
一电影2012在中国大陆开映,引发了一些人的思考,许多老战友问我玛雅文化中卓尔金历法
结束于2012年是怎么回事?这涉及一个历法观的问题,说到底是人类对「时间」的看法,而
东西方的对时间的观念并不一样:
霍金博士在《时间简史》中把宇宙归结为一个「自足自洽的,既无开端,也没有终结的自
在之物。」
既然无始无终,自足自洽,也就是说宇宙并不在乎时间,不存在时间对空间的干预;
而东方的时间观不同,反映在历法观上,西方人一般认为历法是时间的记录,和空间没太大
关系。而中国人一提到时间,想到的是空间:春和景明,秋高气爽,冬雪菲菲,夏雨滂沱;
或者是某某年我在什么地方?
在1949年以前,大陆人一想到清明时节,接下去脑海就会出现这首时令小诗:「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些不忘传统的美学家认为这是时间的「空间化」----清明是时间的节奏,但在这时间的
节奏中,「雨纷纷」、「杏花村」、「遥指」及暗示的春寒都是空间中事物,而且影响到人
:「行人欲断魂」---客观上反映了时间的威力;一年为一岁,二十四节气中「雨水」、「
惊蜇」、「谷雨」:开始降雨,动物熊、蛇等冬眠被惊醒,都是地上空间必须发生的事,「
小雪」、「大雪」,「小寒」、「大寒」也是这笃定要发生的。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间的程序中规定了空间的指令:到什么时间,必须做什麽事,
「误农时」自古是官吏一行大罪,地方官下乡「劝农」播种,是各朝例行公事,误了农时就
要发生饥荒;整个二十四节气就是农民行动的时间表---步履图,
所以已故宗白华先生的生命美学中的「以时统空」,「时、空合一」很有深度,说白了就
是时间对空间的统帅或支配,在中国人「有机的宇宙」(李约瑟语)观念中时间不仅是与
自然季候的合一,也是与社会变化的合一;是与自然史的合一,也是与人类历史的合一。
中国传统的历法观就是时间的节奏与空间的季候、时令的合一,春、夏、秋、冬,季候分明
,都与地球与太阳相对的方位,角度有关系,都与太阳的光照、能量、幅射热的强弱有关,
形成了历法的季候化,春夏秋冬四季形成一年的节奏;晨、昏、午、夜形成一天的节奏;幼
、壮、衰、老形成人一生的节奏;。《尚书》中讲的「天之历数」,宋初邵雍的《皇极经世
》,明初刘伯温的《天地数》都在研究「天之历数」,所以中国人的历法观与玛雅人的历法
观是相通的,都在探寻更大尺度的宇宙的季候与节奏。
在太阳系围绕银河系核心公转一周的2.5亿年中,因为与银河系相对的方位、角度的移动
,也会有空间中的季候变化,所以古玛雅文化中《卓尔金历法》记载了「银河季候」的运行
规律,椐该历法说,地球正在经历笫5个太阳纪,这是最后的一个太阳季,在这个时间段中,整
个太阳系正经历一个5125年的大周期,这与《周易》中「周而复始」、「无往不复」的循
环法则是一致的。
在时间上从公元前3113年起到公元2012年止;在时间上这个5125年的大周期,在空间上就
是围绕银河系核心环行的整个太阳系正在通过一束来自银河系核心的银河射线;在人类已
知的总星系中宇宙射线在许少河外星系中是存在的,这与现代天文学也是一致的。
太阳系在公转一周的2.5亿年中要通过银河射线的光照范围,通过这一束射线的光柱时,光
柱的横切面直径相当于5125年,而太阳系中的地球,最后离开这一光柱的时间是2012年。
并且说每20年是一个小周期,最后的20年小周期(1992--2012)是地球的净化期,地球净化
后,同化于新的银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