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清吧 关注:39,670贴子:1,754,466

[历史怪谈]《尼布楚条约》--康熙“盛世割地”的壮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寻找蛛丝马迹的割地真丆相丆
    
     某些所谓清史专家一向宣传康熙"雅克萨之战"对沙俄的“大胜”,真是无耻。
     无论从过程上还是从结果上看,沙俄的一小撮冒险家跋涉万里,在天时、地利、人和都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与清朝的正规军、地方武装周旋了几十年,满清却不能歼灭,只能围困或暂时击退他们,1689年,满清不得不与俄丆国丆签定有利于对方的"尼布楚条约",割让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在内的大片土地,俄丆国丆人合法获得了在远东的战略前进基地,无非少赚一点但绝不是赔,为清朝昏君后来进一步疯狂割地创造了前提,康熙只不过是“土地换和平”,而且是屈辱的和平,怎么可以吹嘘成“大败沙俄”呢?
    
     这是大学教科书《中国古代史(下)》某版本的原文节选:
    
     “雅克萨反击战...
     在沙俄军队遭受重创、守城士兵只残存几十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的情况下,沙俄被丆迫丆同意和谈。满清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双方于尼布楚正式谈判。鉴于当时西北地区准噶尔部噶尔丹配合沙俄侵扰喀尔喀蒙古,割据叛乱势力十分猖獗,康熙指示谈判代表做出重大让步。而俄罗斯因军事上未能得逞,加上远征克里米亚失败,战线过长,竭力想保持既得侵略权益,也不得不做出相应妥协。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两国东段边界以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分界线,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拆除俄丆国丆在雅克萨和额尔古纳河南岸修筑的据点,撤出侵入的军队。清政丆府丆则放弃贝加尔湖以东至尼布楚一带领土...
    
     清前期签订的中俄条约属于平等条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为什么“盛世”割地就不叫“割让”,而叫做“放弃”?
    
    
     南京条约割了香港岛,该骂;糠稀老贼丧失外兴安岭以北、额尔古纳河以西、贝加尔湖以东,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国土,却...
    
     “做出重大让步”还能签订所谓“平等条约”,
     拜托教育部的大官人再给我找出另一个例子来!
    
    
     盛世”割地的原因,据说是“鉴于当时西北地区准噶尔部噶尔丹配合沙俄侵扰喀尔喀蒙古,割据叛乱势力十分猖獗.......”为什么不鉴于当时俄丆国丆并不是“盛世”,而满清却是头号猪尾天使领导最有方的“最盛世”呢?
     可见,满清的所谓“盛世”,完全是关起门来意淫,自卖自夸,放到国际大背景中,就现了原形。
    
     另一个版本的教科书(张传玺主编)稍好,正确使用了“割让”这个词:
    
    
     “这是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它规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都是中国的内河。
    
     不过在这个条约中,贝加尔湖以东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了俄丆国丆,这是清朝在边界谈判中的失策。”
    
     但是其中却竟然说:“平等条约”可以“领土割让”,真是叫正常人哭笑不得。
    
     作者没有正确历史立场(误把伪清当中国),历史观被扭曲,
    
     这样搞出来的历史教科书,就好比平面镜子被扭曲成了凸凹不平的哈哈镜,内容只能荒唐可笑。
    
         
     康熙纵容俄丆国丆人,只能刺激对方的胃口,所以俄丆国丆压力并没有停,到1728年,雍正学康熙学得青出于蓝,无聊小仗也不敢打就谈判了,也慷慨签订了不平等的《恰克图条约》,贝加尔湖彻底放弃,连同湖西的大片土地(约十万平方公里)又白送俄匪。
    
     
     俄匪得到这个美丽富饶的世界级大湖,高兴之余,才暂时收手。
我们再来看公元1644-1728年,这段时间的俄丆国丆,是什么玩意?
彼得一世1689年改革之前,俄丆国丆非常落后。一般认为,开始改革过了十年以后、也就是"尼布楚条约"十年以后,“俄丆国丆经过18世纪初的北方战争(1700年一1721年),终于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可见签订尼布楚条约条约的时候,俄丆国丆根本不是强国。
17世纪初,瑞典、波兰、土耳其这三个国家中的任何一方,都曾经把俄丆国丆打翻在地踏上两脚。当时一个波兰骗子自称被篡位的前沙皇;波兰国王听信了他的话,派军队帮他“复位”,竟轻轻松松地使之入主莫斯科。
而俄罗斯全国上下连屁都不敢放,任由俄丆国丆女人做波兰大兵的性(百度)奴。
好歹把波兰大爷送走了,瑞典大爷又来了,照样是割地求和送女人那一套。
1660年6 月25日,波军又在白俄罗斯大败俄军;接着10月8 日,再败俄军。9 月,波兰- 鞑靼联军在楚德诺夫围攻俄军,俄军投降。波兰迫使西乌克兰宣布脱离俄丆国丆,效忠波兰国王。



1楼2009-12-05 10:41回复
    1667年四月30日,俄波双方代表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安德鲁索沃签订停战协定: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一部合法归属波兰。
    [插曲:1665年,俄人在雅克萨(Albazin)、尼布楚(Nerchinsk)筑城,索伦酋长根忒木尔投降。康熙一伙满贼无比震惊,要求俄方引渡降人,尼布楚总督冷冷一笑,反而派了一位文盲哥萨克人前来,命令康熙接受俄皇的保护。]
    在17世纪,盲流哥萨克向东扩张,只敢欺负满人在西伯利亚的那些还处于石器时代的通古斯同胞。在中亚游牧的突厥人和东亚的蒙古人他们是不敢惹的。
    俄丆国丆正规军总兵力才15万人,曾经派出1万人的“强大兵力”远征中亚,不想误入西蒙古准格尔汗国的地盘,被西蒙古骑兵包了饺子。1万人只剩下一个弗拉基米尔伯爵,连滚带爬地回去报丧去了。
    他们只好在西伯利亚东部和今中国东北一带的“通古斯圈子”里乱转,不敢南下蒙古高原和中亚。就是“征服”通古斯人,还是靠着他们当地的同盟军----雅库特突厥人帮的忙。
    当时的俄丆国丆在乌拉尔以东那么大的西伯利亚,其实只有两个据点一个是叶尼塞河上的叶尼塞堡,另一个是勒拿河的雅库茨克。两个军事要塞加起来还不到3000人,大炮不到20门(轻炮),用的是老式燧发枪,射程和射速还不如复合弓。不少人还只装备长矛和马刀。
    由此看来清遗说所谓“康乾盛世”时的俄罗斯是强国,纯粹是无知小儿的胡言乱语,看地图就知道,俄丆国丆的中心在欧洲,即使倾其全国之力从西伯利亚来,以当时落后的科技水平和穷困的国力根本无法保障漫长的补给线,何况波兰瑞典土耳其任何一国从背后踹一脚他都得完蛋。
    帕特里克·奥利沙文《战争地理学》:
    “1688年,在摄政王索菲亚统治下的俄丆国丆,和奥斯曼帝国、克里米亚可汗的第一次战争,其动机既不是要求出海口,也不是为解放君士坦丁堡而进行的圣战,而是为了保留基辅,并不愿意履行对波兰的条约义务。
    无论是什么动机,这次战争的地缘政丆治丆的影响还是传播的相当远。......
    俄丆国丆向太平洋的推进,由于当时其军队用以对付克里米亚鞑靼人而未能如愿。”
    完全是土耳其、克里米亚在西方直接牵制俄丆国丆人,才帮了匪首康熙的大忙,让他有“土地换和平”的机会。
    到了18世纪,俄丆国丆崛起,但还不很强大。
    沙皇彼得一世倾全国之力打败瑞典这只病猫(若当时瑞典国王是“北方雄狮”古斯塔夫-阿道夫还在世的话,哪轮到彼得来嚣张?)后,自我感觉良好又去锊土耳其的胡须,此时的土耳其已值暮年情况跟大明帝国后期颇似,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奥斯曼帝国哪会把这一群刚开化的半野蛮的农奴放在眼里?
    以前1695年、1696年彼得一世两次远征亚速。根据1700年 7月俄土《君士坦丁堡和约》,亚速划归俄丆国丆。
    但是,1710年俄土战争又爆发。1711年,彼得一世亲征普鲁特河,陷入土耳其和鞑靼军的重围。根据1711年 7月俄土《普鲁特和约》,亚速重归土耳其。俄丆国丆还被丆迫丆拆毁亚速海沿岸的工事。
    奥斯曼“近东病夫”让彼得“大帝”领悟到了什么叫实力。
    直到1739年9月,俄土签订《贝尔格莱德和约》,亚速才再次归俄丆国丆所有。
    [插曲:1722年,猪尾一号天使康熙鞑帝死去。1725年,彼得一世死去。1728年,清国和“强国”俄丆国丆签订了再一次“盛世割地”的壮举《恰克图条约》]
    小小的克里米亚汗国,是土耳其的小藩属。1430年,拔都之弟秃花·帖木儿的后裔哈吉·格来建立了克里米亚汗国,最后一个成吉思汗汗国克里米亚汗国受到土耳其的保护,在俄丆国丆眼皮底下生存了两百多年。最后1774年,俄丆国丆人强使土耳其承认了克里米亚汗国的所谓“独丆立丆”,1783年才吞并该国。这样,在法国大革丆命丆前夜,欧洲的最后一个蒙古汗国才划上了句号。
    也就是说到这时,俄丆国丆实力才压倒了土耳其;但100年前,糠稀鞑帝已经割地给俄丆国丆了。伪清“盛世”是怎么回事,不必废话了吧。所以后来匪首乾隆的清寇自然而然地被小小国尼泊尔、缅甸打得一败涂地,东亚病夫满清国的画皮被扯得稀烂了!


    2楼2009-12-05 10:41
    回复
      2025-08-26 05:59: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SF


      3楼2009-12-05 13:17
      回复
        LZ首先需要弄清楚,在沙俄入侵之前,中国人并不承认这个世界有与之地位平等的国家存在。外国与中国二者的关系,必然只能是朝贡。而签订条约,则是名义上相互平等的两国之举动。
        就以明为例,明朝拒绝和外国签订条约,即便是开商贸易也必须说成是藩邦朝贡才准放行(隆庆开关之前),边疆之地守不住就退(比如辽东,台湾,西北诸卫等等)。行“土地换和平”之实,却无“土地换和平”之名。
        对于当时的康熙来说,中国境内尚未平定,西伯利亚人烟稀少,只是块不值钱的化外之地,弃之何妨。只是与明朝不同的是,清朝与俄罗斯以双方平等互相承认其独立自主地位的情况下签订了一个条约。


        删除|4楼2009-12-05 15:21
        回复
          由于明朝没有签订国际条约,所以我们多以古代的立场来看待它,昔日唐宋都曾或多或少因为防力不足放弃过大片土地,甚至半壁江山。但因为古代无国界之说,四海之内皆王土。只当是蛮族强横,硬抢了去,咱们也没办法。
          但因为清朝签了这个条约,哈,那人们就多以现代立场来看待它,割土无异于卖国。


          删除|5楼2009-12-05 15:26
          回复
            说人割地前,先得问问那地是你的么。。。


            6楼2009-12-05 15:37
            回复
              楼猪这帖子都老掉牙了


              7楼2009-12-05 20:45
              回复
                • 220.249.72.*
                火器乃中国所长


                9楼2009-12-05 21:56
                回复
                  2025-08-26 05:53: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12.93.6.*
                  回5楼:你似忘了看标题中的“盛世”二字。


                  10楼2009-12-05 22:00
                  回复
                    打了胜仗为什么要割地?更何况是对不到一千的俄罗斯流氓,八旗兵碰到外国人就打蔫。


                    11楼2009-12-06 00:21
                    回复
                      盛世割土谁没干过?朝鲜半岛北部,自秦汉以来便属中国领土,明初曾要求侵占次地的高丽王朝奉还,但遭拒绝。后朝鲜王朝建立,明成祖为达两国之好,将这数千年来本属中国之领土割给朝鲜。算不算盛世割土?


                      删除|12楼2009-12-06 10:58
                      回复
                        回复:11楼
                        太累!您先分析分析当时的国内局势在发表意见吧,谢谢


                        13楼2009-12-06 11:42
                        回复
                          吧主,文章中已经说明了俄丆国并不能构成对清朝威胁,也没这个实力。


                          14楼2009-12-06 13:08
                          回复
                            回复:14楼
                            两线用兵,中原危急,东南郑氏


                            15楼2009-12-06 13:19
                            回复
                              2025-08-26 05:47: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康熙为后世的子孙作了光荣的榜样


                              IP属地:广西16楼2009-12-06 20: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