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请教高人
吴奕策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9点半了,他在客厅来回踱步,究竟要不要打那个电话呢?
他突然停下,毅然拨通了那个电话。
“孙老师您好啊,我是小吴,吴奕策,很抱歉那么晚还打搅您,您有空听我唠嗑两句话吗?”
“是吴奕策啊,你小子居然想起我来了,难得难得啊。”
“孙老师您是省级专家,又是我大学老师,遇到问题找您才是我最正确的方向啊。”
“算无遗策啊,你也已经是专家了啊,有什么问题我们一起分析分析。”
本来说好唠嗑两句话的,可是当吴奕策说完案件始末时,已经半个多小时过去了,他能感受到对方听的很认真,孙老师沉默了十几秒,声音缓缓传来:案件表面看起来简单,却找不到凶手,看来凶手不简单。我现在只能提提几个建议
首先,仇杀是大概率的,否则不会用开枪的方法来泄恨。受害人的仇家都找遍了没有发现的话,有没有调查过受害人家属的仇家,她丈夫,她儿子的仇家,她上一辈人的仇家。
其次,陈盼盼母亲当年的纠纷案件始末应该了解的更详细一些。
再次,如果陈盼盼确定排除了,那些经过的四辆汽车的司机是怎么排除的,即使不认识死者,有没有认识死者家属的,和他家属有仇的?
最后说一句,你说一流枪法的人根本不存在,所以很难抓到凶手,反过来思考,这正是凶手的破绽之处,没有枪法的人基本上都可以被排除,凶手反而让自己陷入极小的排查范围之内,所以说你们的工作还是有效果的,毕竟凶手已经缩小到几个人当中了,只要深入调查,深挖,找关联,细挖,抓细节。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凶手承认,或者找到凶器,都可以破案。倘若还是不行,那你们面对的绝对是一个高智商深谋划的凶手,他可能在策划所谓的完美犯罪,这种角度要放长远,或许他已经计划了数年,或者数十年了。
“好的孙老师,我会认真参考您的建议,非常感谢您,有空多来我这里坐坐,让我好好招待您。”吴奕策能感受到孙老师雷厉风行的铁腕风格,也确实提了一些之前没想到的细节。但都只局限于可能,或许,大概,没有实打实的证据是无法破案的。现在嫌疑人确实已经缩小到寥寥几个,但是都没有证据,最多请来问问话,24小时就得放人走。至于那些高智商的完美犯罪,只存在于电影中,怎么可能存在嘛?明天继续深挖,细挖。
翌日,副队长张金龙传来一个好消息,四辆车里面有两个车主与死者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白色车主翁某,与死者不相识,但是他与死者的亲哥哥确实有过恩怨纠纷,但是已经是十几年前了,翁某当年还在当农民工的时候,在欧秀聪的哥哥欧振华工地上打工,是的,欧振华作为包工头,没有给翁某及一众工友结工钱,翁某发起了一起跳楼讨薪事件,事情闹得不小,后来薪水拿到手了,可是欧工头私下叫人把翁某打了一顿,据翁某自诉:既然我和工友们都拿到了应得的工钱,被打一顿也值了。意思就是不再计较被打的事了,至于心理有没有计较就不得而知了。
另一个车主叫尤金水,是县一中的校长,警员们第一次查到他的时候个个都是客客气气的,很快就排除了嫌疑,可是深入排查行动再次走起来发现,尤校长不仅认识死者,还与死者有过过节。
据知情人(一个学生)表示:他有一次经过校长办公室,看到同学王小军的妈妈,也就是被害人欧秀聪在办公室拉扯大喊,其实好多老师都知道这个事,但是具体是什么事,没人敢问。只知道校长后来答应给成绩一般的王小军调到了实验班中去。
据另一个知情人讲述:我感觉尤校长有暴力倾向,办公室的杯子不知道被摔多少次了。学校里的老师各个都怕他,除了美霞老师。
吴队长当机立断,“继续彻查,我们分两队,张副队你派人去查翁某,我去会会这位校长。”
来到校长办公室,摆设中带点儿混乱,很明显,有人发脾气打乱了书本杂物,还未来得及收拾。尤校长热情道:吴队长请坐请坐,关于你们的案件我一定全力配合。
“校长客气了,只是还有一些小问题想问问校长。”
“吴队长请尽管问。”
“我听说你和被害人有过纠纷,能把纠纷始末说一下吗。”
“虽然这事难以启齿,但是为了配合配合公安部门我必须说明。”说着他检查了一下办公室门是否紧闭。
“事情是这样的,她来的时候,和我要求说把她儿子王小军调到实验班去,可那实验班可不是人人都能去的啊,平时成绩必须一本线以上,是我们学校重点培养的班级,王小军进去了岂不是拉低了实验班的水平吗。她又打着邻村老乡的旗号来闹,虽然我十几年没回村里住了,就是住在村里也不认识邻村的妇女啊。”
“再后来呢?为何你又答应让他调过去。”
尤校长又压低了声线:“是这样的,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平时比较热情开朗,穿着也很时尚,有一次来我办公室差点摔了,我扶了一下,这一扶不得了,被那村妇看到了。本来清清白白的事情,可是在村妇嘴里肯定就变味了,我一个校长名誉不重要吗?即使我不重视自己的名誉,人家有夫之妇的老师名誉更重要啊。我这就想了,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这村妇啥事都敢说敢干的。为了息事宁人,我就答应她的事了。”
吴队长一直观察着尤校长的表情,说话忽慢忽快,想说快却有点卡壳,尚未入夏却已满头大汗,可是他的表述显得合情合理,头头是道,不像说谎的样子。
“尤校长,我听说您年轻时当过兵啊。”
“哈哈,让你见笑了,我现在臃肿的身材一点也不像当过兵的样子,不过确实是当过兵。”
“是哪个兵种啊?”
“我们那个年代大部分是在步兵连的。”
“既然是步兵,您当年的枪法应该不错吧?”
“还行还行,现在肯定不行了,好汉不提当年勇嘛。”
“好的,我也没什么其他要问的了,请您保持手机通畅。”
“好的,没问题,没问题。警民配合是必须的。”
刚走出校门口,“吴队长。”一个声音传来。
“陈盼盼同学,你有什么事吗?”
“吴队长,我上次听说那个人是被枪杀的,我想和你说一件事。”
“什么事?”
“我以前在校长的办公室看过一张奖状,上面写着xx年xx连最佳射击手。可是最近发现那张奖状不见了。”
“哦?有这样的事?谢谢你提供的信息,我们会留意的。请你安心学习,安心备考。”
“好的,我要去上课了,good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