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晚年参加一期电视节目,谈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时,说自己爱吃海鲜,尤其是最近大闸蟹上市了,这星期已经吃了三回。徐老当时年过九旬,主持人赶紧劝她要注意营养均衡。
徐玉兰十二岁学戏,倒不是因为家境困难,而是因为爱好戏曲。但戏班子里的条件确实艰苦,有时候只能吃咸菜豆腐、发霉的黄豆,饭里掺着石子儿。后来成了名角儿,加盟了丹桂剧团,一个月挣三十两黄金的包银,当然想吃啥买啥了。
可有一个人不能够,那就是“三花一娟一桂”中的筱丹桂。她是戏院老板张春帆的妾,不但经济上不能独立,每月包银还要被剥削,因此很清贫。徐老回忆说,那时晚上唱完了戏,大家一起坐黄包车去买点心,可筱丹桂只能坐三轮车,买大饼油条充饥……
1947年10月13日,正好是蟹肥之时,玉兰剧团的姐妹们正围坐着吃大闸蟹,突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越剧名伶筱丹桂饮“来苏儿”自尽了!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无声地飘落在了尘埃里。
多年后,老人回忆起这件事,提起当年早逝的筱丹桂,言语间平静了许多,但眼中依然满含着深情与怀念。
徐玉兰十二岁学戏,倒不是因为家境困难,而是因为爱好戏曲。但戏班子里的条件确实艰苦,有时候只能吃咸菜豆腐、发霉的黄豆,饭里掺着石子儿。后来成了名角儿,加盟了丹桂剧团,一个月挣三十两黄金的包银,当然想吃啥买啥了。
可有一个人不能够,那就是“三花一娟一桂”中的筱丹桂。她是戏院老板张春帆的妾,不但经济上不能独立,每月包银还要被剥削,因此很清贫。徐老回忆说,那时晚上唱完了戏,大家一起坐黄包车去买点心,可筱丹桂只能坐三轮车,买大饼油条充饥……
1947年10月13日,正好是蟹肥之时,玉兰剧团的姐妹们正围坐着吃大闸蟹,突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越剧名伶筱丹桂饮“来苏儿”自尽了!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无声地飘落在了尘埃里。
多年后,老人回忆起这件事,提起当年早逝的筱丹桂,言语间平静了许多,但眼中依然满含着深情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