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吧 关注:1,882贴子:70,065

强大的先秦军队,不是马其顿可以比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智商正常的人都不会认为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军可以打赢战国七雄
统一前
战国七雄总兵力步兵五百多万,骑兵5万多,战车5-6千是没问题的,加上东亚大陆的战略纵深,只要凌成一股绳,亚历山大拿什么打?靠他那几万士兵?


1楼2020-06-07 17:22回复
    统一后
    史记始皇本纪:(秦二世)如始皇计,尽徵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当食者多,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藁,皆令自赍粮食,咸阳三百里内不得食其谷。用法益刻深。
    光是精锐的材士就有5万,比高加米拉亚历山大的总兵力4.7万还多三千,敢问亚历山大拿什么打?


    2楼2020-06-07 17:22
    回复
      2025-08-28 14:39: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而且,马其顿方阵这种极端笨重的重型,中国古代要破太简单了,都不用驽这种大杀器出场,更不用战国,春秋时期的鱼丽之阵就可以做了他们

      看看这个案例,一堆火车就让马其顿的阵型出现了缺口,假如步兵跟在这些火车后面冲锋,马其顿方阵可就扛不住了
      火车冲不散马其顿方阵,但是可以让马其顿方阵为了躲避火车而出现暂时的混乱和缺口,这个时候如果步兵是跟在火车后面冲锋的,完全可以乘着方阵出现缺口的时机,让正对着缺口的步兵冲进缺口打击方阵的侧翼,然后不对着缺口的步兵还是直接刚方阵正面(不要求直接刚赢,只要暂时撑住),这一来就可以形成对方阵的夹击了,击破方阵的概率大大增加。


      3楼2020-06-07 17:23
      回复
        同样道理,高价米拉大流士非得等刀轮战车冲完了步兵才上,如果刀轮战车冲锋的同时有足够的步兵直接跟着冲锋,效果一定好很多
        回复收起回复


        4楼2020-06-07 17:23
        回复
          如果战国时期的中国去打马其顿方阵,也完全可以用春秋时期的鱼丽之阵,
          《左传》鲁桓公五年(西元前707年)「原繁、高梁弥以中军奉(郑庄)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


          让这样的战车居前冲锋,给马全都披上马甲,最大限度减轻马其顿轻步兵对战车的攻击效果,然后重步兵伴随战车后面冲锋,伴随的战车的步兵可以尽量掩护战车不受马其顿轻步兵的攻击,如果战车让马其顿方阵出现缺口,就乘机冲进缺口侧击,如果没有制造出缺口就豁出去刚正面,这样完全有机会主动制造后世狗头山的有利局面,把马其顿的步兵阵型打崩。

          回复收起回复


          5楼2020-06-07 17:23
          回复
            孙膑兵法 略甲篇 说了,对付马其顿这样军阵严整,士气高涨,纪律严明的对人,如果正面硬刚不行,就要想方设法破坏他们的严整性,制造突破的机会,然后派精锐选卒突击,后面众卒跟进,各个环节必须一气呵成,不能有脱节

            西方人想得到的,我们古代的军事家照样想得到,这不破解方法都想好了


            6楼2020-06-07 17:23
            回复
              战国时期要想收拾马其顿人,各国办法多了去了,且不说三十六计这些阴死人不偿命的高端玩法,就说你西方人最喜欢的正面硬刚,战国七雄随便一个都不用怕马其顿人
              最弱的韩国和燕国都不怕
              《史记·苏秦列传》:“天下之彊弓劲驽皆从 韩 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者,皆射六百步之外。”
              攻击距离800米开外的大杀器,问你亚历山大怕不怕?
              而且韩国步兵可不止有驽,人家步兵的铠甲也很好的
              以下是韩国均对精锐的资料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山西省潞城县潞河战国墓出土的青铜匜残片,一般认为是战国初期韩国的墓葬


              这样的强驽,这样的铠甲,再配上这样的阵型
              今秦,虎狼之国,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仇犹、蔡观焉,故使长戟居前,强弩在后,名曰卫疾,而实囚之。
              戟兵前面对住,驽兵后面攻击,你马其顿有多少血去和韩国的箭矢交换?


              7楼2020-06-07 17:24
              回复
                燕国的装备,燕下都44号墓出土的为例,马其顿你有吗?

                除了44号墓,燕下都遗址10号夯土建筑基址东北8米处的断崖上也出土了铁胄,不过复原图被认为有问题




                8楼2020-06-07 17:24
                回复
                  2025-08-28 14:33: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战国时期军力一向不被看好的齐国,也不是亚历山大可以打得过的
                  孙膑兵法,减灶计这了大杀器先不谈,就是正面硬刚,你亚历山大能扛得住齐国的远程火力?
                  六韬 军用:
                  “甲士万人,强驽六千,戟盾二千,矛盾二千,修治攻具,砥砺兵器巧手三百人,此举兵军用之大数也。”武王曰:“允哉!”
                  一万甲士里面陆仟强驽,这火力刚刚的
                  这还不算,齐国一万人里面,有284辆野战驽炮车,你马其顿方阵这么密集笨重的阵型,就等着被穿糖葫芦吧
                  这些努炮车上面立有金鼓旗帜,作为指挥车,战车的左右配有轻重步兵跟随掩护。战时这类战车由军士推着置于军阵前后或者侧翼,掩护步卒作战。这类战车进攻和防守都可以用,宋明时期,这类战车非常流行,尤其是明朝后期那一票的车营,老祖宗恐怕就是这个了,只不过明朝把努炮换成了火器。
                  战车本身形制数量的记载:
                  太公曰:“凡用兵之大数,将士万人,法用:武冲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强努矛戟为翼一车二十泗人推之,以八尺车轮,车上立旗鼓,兵法谓之震骇,陷坚陈,败强敌。(八尺按照战国时期齐国一尺23.1CM,大概就是1.8米多,以那个年代的标准看确实是挺大的了,这个应该是大型指挥车) 武翼大橹矛戟扶胥七十二具,一车十八人推之(这个18人不是进本六韬的原文,而是参考了明代文献《阵纪》中的记载)。材士强努矛戟为翼,以五尺车轮,绞车连努自副,陷坚陈,败强敌。
                    “提翼小橹扶胥一百泗十具。绞车连努自副,以鹿车轮,陷坚陈,败强敌。
                  这里说的"以鹿车轮"挺有意思,鹿车是战国秦汉魏晋时期民间所用的一种小推车,
                  如"搜神记#!其引汉刘向"孝子图#称$%有董永者!千乘人也&小失其母!独养老父!家贫困苦!至于农月!与“辘车”推父于田头树荫下!与入客作!供养不阙
                  后汉书列女传鲍宣妻:......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又杜林传:建武六年"弟成物故"嚣乃听林持丧东归#既遣而悔"追令刺客杨贤于陇坻遮杀之#贤见林身推“鹿车”"载致弟丧"
                  又赵熹传:憙为赤眉兵所围"迫急"乃逾屋亡走"......憙责怒不听"因以泥涂仲伯妇面"载以鹿車"身自推之
                  又任末传任末字叔本"蜀郡繁人也#少悉齐诗"游京师"教授十馀年#友人董奉德于洛阳病亡"末乃躬推鹿车"
                  有观点认为鹿车就是独轮车的雏形

                  如果是的话,那这种用鹿车轮推的战车很想后世明朝使用的人推独轮战车,步兵分列在这种战车两旁协同进攻(材士强努矛戟为翼),只是六韬中这种车上面装的是努炮,,而明朝换成了火器,本质上没有区别。
                  明朝俞大猷在大同镇车兵操法里设想的人推独轮战车

                  大黄参连努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强努矛戟为翼,“飞凫”、“电影”自副。(飞凫,赤茎白羽,以铜为首,电影,青茎赤羽,以铁为乎。)昼则以绛缟,长六尺,广六寸,为光耀;夜则以白缟,长六尺,广六寸,为流星。陷坚陈,败步骑。
                  这类人推努炮战车战场布置的记载:
                  虎韬·必出:......以武冲扶胥前后拒守,武翼大橹以蔽左右......。
                  虎韬·军略:......三军行止,则有武冲、大橹,前后拒守;......
                  豹韬·分险 :......以武冲为前后,列其强努,令行阵皆固。衢道谷口,以武冲绝之。......凡险战之法,以武冲为前,大橹为卫;......
                  虎韬·绝道:......太公曰:“凡帅师之法,当先发远候,去敌二百里,神知敌人所在,地势不利,则以“武冲为垒而前”,又置两踵军于后,远者百里,近者五十里,既有警急,前后相就。吾三军常完坚,必无毁伤。”武王曰:“善哉!”


                  9楼2020-06-07 17:25
                  回复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士兵披三重甲(内外三层防护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别称),持戈配剑,操12石之弩,负矢囊内装弩箭50枝,携三日口粮,半天能走一百里(荀子议兵篇)。
                    魏武卒这种古代特种兵,拿出来也太欺负亚历山大了,不用说那十二石的强驽,就说马其顿方阵16行纵深,魏武卒方阵25行纵深,马其顿萨利萨长枪4.6米,魏武卒的长戟5.5米。吴子 图国 起曰:......以长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先秦一尺23CM,正面硬刚也不是马其顿可以比的
                    尉缭子 经卒令:经卒者,以经令分之为三分焉:左军苍旗,卒戴苍羽;右军白旗,卒戴白羽;中军黄旗,卒戴黄羽。卒有五章:前一行苍章,次二行赤章,次三行黄章,次四行白章,次五行黑章。次以经卒,亡章者有诛。前一五行,置章于首;次二五行,置章于项;次三五行,置章于胸;次四五行,置章于腹;次五五行,置章于腰。
                    尉缭子 勒卒令:百人而教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教成,合之万人;万人教成,合之三军。三军之众,有分有合,为大战之法,教成,试之以阅。



                    回复收起回复


                    10楼2020-06-07 17:25
                    回复
                      赵国,李牧表示亚历山大那几万人不够我十几万大军练手的
                      史书中关于李牧所率北方边军的兵力和兵种的记载



                      11楼2020-06-07 17:26
                      回复
                        楚国,吴起帮人家编练了大量选练之士
                        魏国关于选卒选拔与供养的思想,后期吴起在楚国变法就借鉴了这种思想

                        吴起变法的做法
                        《韩非子·和氏》:“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官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楚国均对作战方式,长短配合,远近皆强
                        参考淮南子 兵略训:昔者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绕颍、泗,西包巴、 蜀,东裹郯、淮,颍、汝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山 高寻云,溪肆无景,地利形便,卒民勇敢。蛟革犀兕,以为甲胄,修铩短鏦, 齐为前行,积弩陪后,错车卫旁,疾如锥矢,合如雷电,解如风雨。然而兵殆于 垂沙,众破于栢举。楚国之强,大地计众,中分天下,然怀王北畏孟尝君,背 社稷之守,而委身强秦,兵挫地削,身死不还。
                        蛟革犀兕,以为甲胄,修铩短鏦, 齐为前行,积弩陪后,错车卫旁,疾如锥矢,合如雷电,解如风雨。
                        战国时期楚军是身穿他们传统的皮甲,近战重步兵排成齐整的队形居军阵前,弓努等远程部队军阵后方,战车不再是步兵的引导者,而是作为机动打击力量部署在军阵两翼,发挥后世骑兵的左右。而楚步兵也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在战场上行动迅捷。
                        修铩短鏦的排布,参考银雀山汉简 陈忌问垒 :长兵次之,所以救其隋也。鏦次之者,所以为长兵□也。,应该是长兵,即修铩在前,短鏦在后,积弩再最后
                        同时,鏦这种短矛,应该可以同时做矛和标枪用
                        《广韵·平声·钟韵》:𫓩,短矛
                        《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吴王出劳军,即使人鏦杀吴王。」
                        哨马逺嘶惊坠镝雄兵遥咤殒"飞鏦" 玉麟
                        总体来讲,楚国军阵形式如下

                        楚国长杆兵器的典型出土文物


                        战国时期青铜器上持鏦兵卒的形象




                        12楼2020-06-07 17:27
                        回复
                          远程步兵技战术方面,楚国有很好的弓努射击传统和技术,并可以对周边产生辐射相应


                          楚人不仅掌握了极其高超的箭法技术,并在此过程中钻研出了一套完备的射术理论。逢蒙乃后羿之徒,习得后羿箭法之精髓,并在其过世之后遗有《射法》二卷,史书《汉书艺文志》亦收录其《逢门射法》二篇和《蒲且子弋法》》4篇。
                          你亚历山大怕不怕?


                          13楼2020-06-07 17:27
                          回复
                            压轴出场的秦国,秦弓驽之强人尽皆知,不用多说,楚辞里都赞美秦国弓驽:《楚辞·九歌·国殇》:“带长剑兮挟 秦 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洪兴祖 补注:“《汉书·地理志》云: 秦 有 南山 檀柘,可为弓干。
                            就说下面这个箭头就有二两重的大型驽箭,你马其顿的亚麻甲挡得住吗?



                            14楼2020-06-07 17:28
                            回复
                              2025-08-28 14:27: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就算不用秦驽这种大杀器,秦军玩长枪照样不虚你马其顿
                              70来个长矛兵器手组成纯队

                              bīng器出土方面,长bīng器里面,9,10两个过洞都没有出土以前考古时多次出土的铍,而是出土了五件矛,第九过洞2件,第十过洞3件,由于未见戈的出土,所以这些应该就是矛,而不是戟,远射bīng器出土的还是只有弩,另外还出土了大量簇,以及各种bīng器的配件。








                              15楼2020-06-07 17: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