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吧 关注:778,208贴子:15,495,662
  • 13回复贴,共1

那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地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年蒸发的水是哪里来的?如果是冰雪融水,冰雪层不是得越来越少?


IP属地:浙江1楼2020-06-03 11:14回复
    你猜沙漠成因之一是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6-03 11:46
    收起回复
      2025-08-14 22:45: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降水量是实际降落到地表的水量。
      蒸发量并非实际蒸发掉的水量。而是有蒸发掉这么多水的能力。但你若没有水,老天爷也拿你没办法。
      我帮你百度一个气象学上的解释。请你自己细细看。


      IP属地:浙江3楼2020-06-03 12:28
      收起回复
        蒸发量气象学意义
        各地气象站都有蒸发量资料,也经常被人们引用。
        人们往往用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数据来说明一个地方是如何的干旱,事实上这种表述存在问题。
        不少地区提供的数据都表明,当地的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但如果果真如此,人类早就无法在那里生存了。
        地球表面地形复杂,在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县,往往有荒漠、绿洲和山区多种地形。
        在山区,降水量远远大于蒸发量;在沙漠和荒漠中,基本上降多少水,就能蒸发多少;而在在绿洲,尽管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由于还有来自山区的地表径流补充,还是适宜人类生存。
        很湿润的地区,气象站测量的蒸发量大约是自然蒸发量的60%。所以利用它粗略分析蒸发量的差别还是可以的。
        但是在干旱地区气象站测量到的蒸发量与实际蒸发量就有非常严重的偏差。
        例如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气象站测量的年蒸发量是3.7米。有人就说那里的蒸发量大得惊人。然而实际情况是那里的年降水量不足1厘米厚。所以当地自然条件下可以提供的蒸发量最多也就是1厘米。这与3.7米就差了370倍。
        把气象站测量的蒸发量作为干旱地区的实际蒸发量来描写显然是扭曲了事实。
        蒸发量实际上是在蒸发皿中测得的数据,只说明这一地区的蒸发能力,而不是实际蒸发量。
        气象部门应当把气象站的【蒸发量改称为蒸发能力】就会减少人们的误会。
        人们在引用蒸发量数据时首先弄明白它的准确含义也会避免这种误解。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20-06-03 12:30
        收起回复
          原来如此啊,学习了@中华农历网


          IP属地:浙江5楼2020-06-03 13:49
          回复
            蒸发量其实就是一年能够蒸发多少水,不看你的降水量多少,本就该蒸发那么多水。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6-03 18:13
            回复
              水面蒸发量。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6-05 02:29
              回复
                海南省东方市年降水量1200,蒸发2500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6-11 13:42
                回复
                  2025-08-14 22:39: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蒸发量主要取决于地表温度,只要给地表降温就可以给西北降温,从而增加降雨,实现“再造中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6-19 21:46
                  回复
                    西北地区,大部分还是缺水的。


                    IP属地:北京13楼2021-11-05 12: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