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32,039贴子:74,640,692

回复:原来清史国家还在俢,民国就仓促间俢了一个清史稿,成书太快,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随便在历史吧找几位“大神”就够了,哪用得了那么多人修。就算修出来步入吧里大神的眼还不是被批的体无完肤。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楼2020-06-03 18:41
回复
    应该聘请吧里自认为对清史了解超过专家的吧友去编修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9楼2020-06-03 20:35
    回复
      2025-08-07 12:59: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砖家里面不能用满清鞑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0楼2020-06-03 20:58
      收起回复
        主要是爱迪生救母亲华盛顿砍樱桃树那伙人还有很大影响力。这是路线方向的决定史观的问题,其它都不是事。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1楼2020-06-03 21:04
        回复
          修清史还是用文言文更有感觉吧。如果修民国史白话文就完了。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12楼2020-06-03 21:17
          回复
            必须再出一个文言的版本,千年定制,可不能坏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3楼2020-06-03 21:28
            回复
              以后是不是就二十五史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楼2020-06-03 22:22
              回复
                司马迁写《史记》时可不是都像《尚书》那样诘屈聱牙。《三国志》的文风也与《史记》不同。所以文风的改变是百千年前就已经发生多次的。因此写《清史》得用现在的书面语,若是搞那些复古的文言文,一者难度大,二者不易懂,三者守旧。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6楼2020-06-03 22:46
                回复
                  2025-08-07 12:53: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文言文修史,是司马迁、班固、陈寿等一代又一代的史官在无形中定下的规矩。但墨守成规是不对的,既然文言文已经不再是主流的书面语,就该果断的使用白话文。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8楼2020-06-03 22:55
                  回复
                    “《清史》编撰委员会戴逸指出,受限于作者水平,在语言上采用了白话文”
                    由此可知,是编者写不好文言文,这是情有可原的。如今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都没拿到国家辞书奖一等奖,而已经得一等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还在不断纠错当中。这些辞书专家尚且没能钻研透文言文,何况这些专业不是研究古汉语的历史学家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9楼2020-06-03 23:19
                    回复
                      前清史还是后清史?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1楼2020-06-03 23: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