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圣吧 关注:519贴子:44,055
  • 1回复贴,共1

宋朝对外军事战略与宋军的胜败(原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朝对外军事战略与宋军的胜败(原创) 
宋朝对外军事战略与宋军的胜败
前言
目前对于宋朝军事实力的评价大多分为两种,一说宋朝军事太弱,一说宋朝胜率很高。不仅仅是普通爱好者,即使是史学界也存在着这样的两种观点。
而我们要讨论这个主题,就要找到一个切入点,作为宋朝军事实力评判的基准。讨论这个话题要保持可观的态度,既不要过分地对宋朝软弱过分地强调,也不要抱有民族主义的亢奋态度。
自古以来,大部分的冲突发生在中原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而且从总的趋势来看,中原民族并不占优势。归其原因,大概分为两种,第一,对于异己试图以文化同化,而非武力征服。孔子曰:远人不服,故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中原民族就是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之下,对于外来民族从来没有过主动出击和征服。这是中原民族在与北方民族战争中处于劣势的文化因素。第二,中原民族为农耕民族,比起北方游牧民族,迁徙性差的多,而北方民族活动性强,居无定所,农耕民族赖以生存的就是土地,因此对于土地的依赖导致了中原民族居住的长期性,战端一开,中原民族的战争成本要比北方民族的战争成本大得多。这是中原民族在与北方民族战争中处于劣势的物质因素。
但是、历史总是有特例的,汉武帝对于匈奴毁灭性的打击,造成了匈奴民族的衰落,同时也造成了汉朝国内经济到达崩溃的边缘。少数民族对于中原民族P缘纳藕颓致匀床换嵩斐伤窃季玫奈;K源泳煤臀镏噬峡矗杂诙苑降拇蚧鳎性褡逡成铣林氐木酶旱#狈缴偈褡逶虿换帷?br>因此,中国古代中原民族对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这种文化上与物质上的劣势导致了战争的劣势。
而到了宋朝除了以上的两种因素外,还有根多起他的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即包括客观上的也包括主观上的,这些不利因素交织到一起,形成了宋朝半壁江山和军事上的守势。
对宋朝不利的客观因素
第一,战略因素。宋朝的北方始终盘踞着一个强大的敌人,辽国。但是自五代以来,石晋却把幽燕十六州拱手送给了辽国。造成了中原地带在辽国面前的门户大开。长城一线的防守作用丧失殆尽,这里成了中原民族政权的软肋,但却成了辽国防止中原各国进攻的战略缓冲地带。
第二,军事因素幽燕十六州的丧失带来的另外一个负面影响是马匹的缺失,古代冷兵器战争对于马匹的需求十分迫切,况且北方多平原少山地,对垒双方,谁有骑兵,谁有占了优势。
第三,地理因素。宋朝都城开封地处平原,在北方民族的进攻下无险可守,这是北宋灭亡的直接因素。因为自唐安史之乱以来,经济财赋多仰仗南方,从南方到开封的水路很方便,而应为汴渠的毁坏,使得粮食物资很难远道洛阳,更不要说长安。  



1楼2009-11-21 20:01回复
    宋真宗在位时与辽国签订的那个什么“之盟”。本来宋军已经占上风了,却签下了这个纳贡条约。


    6楼2009-11-21 20: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