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几年带学生的经历,一般那些平时确实很努力,但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主要有这些特点。第一,购买了大量的复习材料,大量的练习题,恨不得各个机构的材料都买一遍,最后很多书在考试前还是全新的,看过的书也基本就是蜻蜓点水,导致各种材料也只是看过而已。第二,喜欢不断听课,但却不消化,不去做题,不去背诵,认为视频多听几遍自然就会了,实际上课后过两天,不自己复习巩固基本上又忘光了,尤其是文科类。最后导致一年下来听了无数老师的课,甚至还能跟其他同学分享某老师什么讲的不错,什么讲的不如另一个老师,但也就是对老师熟悉,而不是对知识点熟悉。第三,侥幸心理,盲目相信押题。到了最后一个月,拼了命学,拼了命背,背的是各种各样的押题,巴不得把市面上所有的押题材料都背个遍,最后脱离了教材,殊不知把各种各样押题汇总起来,实际上也就是一本教材了。其实任何时候都还是要回归教材的,毕竟最直接的命题依据是教材。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行为,只是最常见的主要是上面三种,希望20考研的同学能够找对方法,好好努力,毕竟从今年的情况看,考研的难度的确越来越高了,尤其考名校,毕竟作为选拔性考试,报考人数增多,再加上推免人数增多导致统招名额变少,报录比越来越高。因此还是早点开始准备,机会更大一些,祝好!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行为,只是最常见的主要是上面三种,希望20考研的同学能够找对方法,好好努力,毕竟从今年的情况看,考研的难度的确越来越高了,尤其考名校,毕竟作为选拔性考试,报考人数增多,再加上推免人数增多导致统招名额变少,报录比越来越高。因此还是早点开始准备,机会更大一些,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