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招尚未结束,北京大学已开始为明年的自主招生“打起了算盘”。日前,北大宣布明年自主招生将启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北大还有计划建立诚信推荐档案,确保高中校长为北大推荐优秀生源。
中学校长推荐上大学,这个外来的招生机制突然一下子在中国大地火了,不仅北大要效仿,清华、上海大学等自主招生的高校也要尝鲜。
尽管目前还无法断言这一招生机制的滋味如何,但就中国高考的现实来看,让人难以乐观起来。
首先是什么样的中学校长才能担此重任让人揪心。校长推荐制是否公平,关键在于校长的人品与识别力。全国中学多如牛毛,北大如何来海选中学校长是必须要面对的第一道难题,如果选择重点高中的校长,对普通高中的校长来说就不公平。因为,重点高中的校长并不意味着人品好、水平高,并不等于是一个好伯乐。
众所周知,目前的高中教育紧紧依附于行政,实施校长推荐制,搞不好就给了某些高中校长巴结权贵的机会,这些有推荐权的校长既有可能成为某些官员重点结交的对象,也有可能成为暴富一族。即便是说,有推荐权的校长人品没有问题,但是否识别“千里马”,让人有些担心。有学者曾提出,实行老师推荐学生上大学制,言外之意是最熟悉学生的人是老师,而不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