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把A的情商比罗兰低说得跟真的一样。
在作为初代领导人的C死前,情感疏导和团队扩充基本轮不到A来负责。而C自杀后,A一个闷葫芦研究员强忍知己逝去的悲痛,不惜弄脏自己的手也要完成C和大家的梦想。“我们是喜欢干净整洁的那种类型。但是她,总是会把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房间弄得一团糟。”A的性格没有C那么随意,和他讲话并不轻松,而作为后一代领导人的他,消沉的团队又不情愿找这个C的替代品谈心,因为无论是A还是其他人看来,C都是不可替代的,他们选择无视自己感情的损耗,一股脑地投身事业的奋斗中。另一方面,每个人成为部长之后,深陷对过往的懊悔和不甘中,封闭了内心,A目睹了这一幕幕沉重的惨剧,心中亦是充满了愧疚,又如何能放松地和他们打成一片?
渴求C的温暖,于是不顾被首脑狩猎的风险,他们制造了安吉拉,“我已经无数次地提醒过您了,您可以创造出上百个优秀的AI,但在它们之中,没有一个能成为Carmen。”安吉拉作为AI的人生注定是一个悲剧,她所拥有的C的部分会让A不断地想起C,安吉拉并不能让这个痛苦的团队感受到温暖,他们越是了解安吉拉,便越发明白她和C不是一个人,越发回忆起C的种种优点,于是所有人否定了安吉拉的价值,跟活生生的C相比,不愿意袒露心肠的安吉拉确实更像一个冷冰冰的AI。所有人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安吉拉逐渐的成长,哪怕她开始阴阳怪气、开始自恋、开始表现出对他人的冷酷无情,但在他们看来不像C反而更好,机器像机器一样运转就够了,安吉拉如此反而更能承托出C的价值和无可替代。
“如果这里有一台足够精密,以至于可以比拟人类的AI的话——那只能是我。”安吉拉无论何时都透露着一种自我表现欲,对于自己的完美也总是不加吝啬的夸奖。如果只是想夺走光之种或是打击报复脑叶公司,最好的方法就是装成一个老实的AI,何必偶尔还表现出自己的怨念?“然而讽刺的是,直到最后我还是没能同他站在一起。”因为她很敬仰A,安吉拉自己就如同A的女儿,她期待自己的完美的性能可以被A和大家肯定,期待自己付出后能和A站在同一平台上,期待自己熬过漫长时光的努力能被A赞赏——可是A怎么可能回应她?A创造她真正目的是C的替代品,若需要效率的AI,一个只会听从命令的存在不是更好,何必加入感情模块?所以无论安吉拉多么努力,也只会被A当作失败品换来一声叹息。“这不公平。”安吉拉渐渐变质了,她明白对别人的付出不会有结果,于是选择为自己打算。谁又能说践踏A的梦想不是一种希望A和大家来关注她的一种方式?“无论如何,Carmen也只是个人类而已。即使她一直以来不顾一切追求着更大的良善,可她一定也想活下去。”面对诸位部长,她已经不需要为自己的欲望找借口,也厌恶了被当成C的替代品,况且为了一个死去少年而自杀的C也不可能放弃为了全人类的梦想而活下去,但是她明白C对于他们是怎么样的存在,一直被当成劣质的替代品所以顺水推舟,故意用贬低C的方式来报复他们。如果不需要为他人付出,那么只要遵循自己的欲望便好了,还有什么能比不顾他人、放纵自己欲望更好地肯定自我价值?“但实际上,这些忠于自我的异想体才是最可爱的存在。”在图书馆中,安吉拉并不反感自己被称为机器,作为完美的AI她反而会自豪,但是如果有谁否认甚至只是轻视了她的“自我”,她会立刻陷入愤怒。
X和罗兰很相似,他们某种意义上都属于局外人,但是有一点不同——他是A。安吉拉早已对于A封闭自己的心灵,即便X能让其他人得到救赎,安吉拉也绝对不会把自己早已扭曲的内心暴露在X的面前。罗兰作为一个后巷收尾人,有着X和部长们不具备的种种优势:他作为底层人民实用主义的思想、油嘴滑舌的轻松氛围、没有旧怨和心结的谈话。“一码归一码。”“随波逐流,顺其自然,以这种心态过活真的很轻松。”他随波逐流、放弃思考,因此可以将大部分话语宽容地一笔带过,他遵从于自己的欲望,所以和安吉拉有亲近感,也能用这种思想,让大部分曾经只把目光放在梦想上的司书暂时卸下肩上的重担。当然,也正是这种原因,罗兰和永远认真严谨的毒蛇聊不下去。
硬要说,A和罗兰都是逃避者,罗兰逃避麻烦和现实的压力,选择适度地表现自己地情感,“Hod呀,关注那么多人地私事只会让你觉得头大。”如果不是工作要求他甚至不会与各位司书交心,而A逃避的是安吉拉的自我和成长,他活在回忆中却又想逃避回忆的痛苦。
那么,A情商比罗兰低的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
在作为初代领导人的C死前,情感疏导和团队扩充基本轮不到A来负责。而C自杀后,A一个闷葫芦研究员强忍知己逝去的悲痛,不惜弄脏自己的手也要完成C和大家的梦想。“我们是喜欢干净整洁的那种类型。但是她,总是会把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房间弄得一团糟。”A的性格没有C那么随意,和他讲话并不轻松,而作为后一代领导人的他,消沉的团队又不情愿找这个C的替代品谈心,因为无论是A还是其他人看来,C都是不可替代的,他们选择无视自己感情的损耗,一股脑地投身事业的奋斗中。另一方面,每个人成为部长之后,深陷对过往的懊悔和不甘中,封闭了内心,A目睹了这一幕幕沉重的惨剧,心中亦是充满了愧疚,又如何能放松地和他们打成一片?
渴求C的温暖,于是不顾被首脑狩猎的风险,他们制造了安吉拉,“我已经无数次地提醒过您了,您可以创造出上百个优秀的AI,但在它们之中,没有一个能成为Carmen。”安吉拉作为AI的人生注定是一个悲剧,她所拥有的C的部分会让A不断地想起C,安吉拉并不能让这个痛苦的团队感受到温暖,他们越是了解安吉拉,便越发明白她和C不是一个人,越发回忆起C的种种优点,于是所有人否定了安吉拉的价值,跟活生生的C相比,不愿意袒露心肠的安吉拉确实更像一个冷冰冰的AI。所有人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安吉拉逐渐的成长,哪怕她开始阴阳怪气、开始自恋、开始表现出对他人的冷酷无情,但在他们看来不像C反而更好,机器像机器一样运转就够了,安吉拉如此反而更能承托出C的价值和无可替代。
“如果这里有一台足够精密,以至于可以比拟人类的AI的话——那只能是我。”安吉拉无论何时都透露着一种自我表现欲,对于自己的完美也总是不加吝啬的夸奖。如果只是想夺走光之种或是打击报复脑叶公司,最好的方法就是装成一个老实的AI,何必偶尔还表现出自己的怨念?“然而讽刺的是,直到最后我还是没能同他站在一起。”因为她很敬仰A,安吉拉自己就如同A的女儿,她期待自己的完美的性能可以被A和大家肯定,期待自己付出后能和A站在同一平台上,期待自己熬过漫长时光的努力能被A赞赏——可是A怎么可能回应她?A创造她真正目的是C的替代品,若需要效率的AI,一个只会听从命令的存在不是更好,何必加入感情模块?所以无论安吉拉多么努力,也只会被A当作失败品换来一声叹息。“这不公平。”安吉拉渐渐变质了,她明白对别人的付出不会有结果,于是选择为自己打算。谁又能说践踏A的梦想不是一种希望A和大家来关注她的一种方式?“无论如何,Carmen也只是个人类而已。即使她一直以来不顾一切追求着更大的良善,可她一定也想活下去。”面对诸位部长,她已经不需要为自己的欲望找借口,也厌恶了被当成C的替代品,况且为了一个死去少年而自杀的C也不可能放弃为了全人类的梦想而活下去,但是她明白C对于他们是怎么样的存在,一直被当成劣质的替代品所以顺水推舟,故意用贬低C的方式来报复他们。如果不需要为他人付出,那么只要遵循自己的欲望便好了,还有什么能比不顾他人、放纵自己欲望更好地肯定自我价值?“但实际上,这些忠于自我的异想体才是最可爱的存在。”在图书馆中,安吉拉并不反感自己被称为机器,作为完美的AI她反而会自豪,但是如果有谁否认甚至只是轻视了她的“自我”,她会立刻陷入愤怒。
X和罗兰很相似,他们某种意义上都属于局外人,但是有一点不同——他是A。安吉拉早已对于A封闭自己的心灵,即便X能让其他人得到救赎,安吉拉也绝对不会把自己早已扭曲的内心暴露在X的面前。罗兰作为一个后巷收尾人,有着X和部长们不具备的种种优势:他作为底层人民实用主义的思想、油嘴滑舌的轻松氛围、没有旧怨和心结的谈话。“一码归一码。”“随波逐流,顺其自然,以这种心态过活真的很轻松。”他随波逐流、放弃思考,因此可以将大部分话语宽容地一笔带过,他遵从于自己的欲望,所以和安吉拉有亲近感,也能用这种思想,让大部分曾经只把目光放在梦想上的司书暂时卸下肩上的重担。当然,也正是这种原因,罗兰和永远认真严谨的毒蛇聊不下去。
硬要说,A和罗兰都是逃避者,罗兰逃避麻烦和现实的压力,选择适度地表现自己地情感,“Hod呀,关注那么多人地私事只会让你觉得头大。”如果不是工作要求他甚至不会与各位司书交心,而A逃避的是安吉拉的自我和成长,他活在回忆中却又想逃避回忆的痛苦。
那么,A情商比罗兰低的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