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多瘤病毒
鸟类多瘤病毒,别名法兰西斯掉羽症,只有药物支持疗法
中文名
鸟类多瘤病毒
外文名
Avian Polyoma Virus
字母缩写
APV
别名
法兰西斯掉羽症
快速
导航
传染方式
诊断方法
预防方法
治疗方式
整体概述
此疾病首先发现在1980年代初期的虎皮鹦鹉﹙Budgerigar﹚,感染的虎皮鹦鹉,腹部及背部长不出绒羽,因此病也被称为虎皮鹦鹉掉羽症﹙Budgerigar fledgling disease,BFD﹚。后来又陆续发现病毒于金刚鹦鹉、锥尾鹦鹉、折衷鹦鹉、月轮、凯克、爱情鸟、吸蜜鹦鹉、亚马逊鹦鹉、灰鹦、鹰头及巴丹等鹦鹉身上。
传染方式
属于高传染性病,患鸟的血液、羽屑粪便、嗉囊分泌中都可分离出病毒。其中又以羽屑为最重要的散布来源,因此若饲养环境中有感染者,容易经由羽屑散播。因为幼鸟的免疫系统较不健全,所以容易受到感染,三岁以上的鸟儿大多能有较强的免疫力而不会发病。
诊断方法
免疫抗体萤光染色法﹙Immunofluorescent antibody staining﹚,病毒中和反应试验﹙Virus Neutralization﹚,in situ hybridization,电子显微镜检法 (Electron Microscopy ),及分子生物PCR检验法( PCR test) 。以分子生物PCR检验法为灵敏度最高、特异性最好的诊断方式。而研究显示鸟儿受感染潜伏期的血液中即可侦测出APV病毒 ,远比其他检验方式来的敏感、快速、正确。1
预防方法
1.预防可利用APV疫苗,对成鸟和雏鸟都是安全有效的。
2.定期对饲养环境,笼舍,器具等使用有效成分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3.让鸟儿拥有强大的免疫力是让鸟儿免于病毒侵害的好方法之一。
4.新引进的鸟儿最好都能进行分子生物PCR血液筛检,发现病鸟并及时隔离。
治疗方式
只有药物支持疗法。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