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色吧 关注:7,019,838贴子:99,461,647

控遗笔记分享帖(十分重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空着


IP属地:湖南1楼2020-05-15 07:40回复
    本书难免挂一漏万,加之受知识水平所限,一定有谬误, 愿读者诸君不吝赐教。
    季森特别提醒:一个月两次的遗精是正常的,完全没有问题,不需要看本书,开开心心,积极乐观的迎接未来吧, 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
    正常遗精是指男子长期未泄精精满自遗,精满之后将神经反射信息传递给大脑,多数情况下会梦中交合遗精,青壮年气盛,精满而泄,无疲劳或者略微疲劳感,属于正常情况, 完全不需要担心。
    频繁遗精大概是男性最困扰的一个问题了。回顾自己的青春,很多年的时间,都在和频繁遗精做无谓斗争,多少次辗转反侧,梦中惊醒,甚至于无梦而滑。人生最美好的年龄,别人像八九点钟的太阳,我却忧心忡忡,萎靡不振,双眼无神,毫无生气。还好天无绝人之路,否极泰来,今天已经从痛苦中走了出来,彻底摆脱了频繁遗精,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这十年当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咨询了很多专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的和失败的,我相信一定会对有同样困扰的人有借鉴意义。频繁遗精不是病,没有恢复不了的频遗,大家不要担心。
    没有一本专门探讨频繁遗精的著作出现,实为一件憾事。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是很难了解频遗之人的绝望的痛苦和急迫的期待的。
    首先特别需要声明一点:本书探讨的是频繁遗精,指一周几次甚至于每天都遗精的情况,有的年轻人身体很健康,饮食也很好,偶尔一个月遗精一两次三四次都是正常的, 属于正常的生理性遗精。 正常遗精是指男子长期未泄精精满自遗,精满之后将神经反射信息传递给大脑,多数情况下会梦中交合遗精,青壮年气盛,精满而泄,无疲劳或者略微疲劳感,属于正常情况, 完全不需要担心。
    jingye能在人体需要时自行分解出一种荷尔蒙回到血液,刺激细胞再生,从而加强机体功能,恢复人体精力, 这说明精与神气有相互转换关系。
    我们国家这方面做得并不到位,科学的性卫生教育知识很少,反而到处都是一些色情纵欲的信息,多少年轻人因为好奇染上邪淫的习惯,或者为正常的遗精恐惧担忧。
    周恩来总理曾大力地推动性教育事业发展,他特别提出女孩子进入月经期前,男孩子遗精前,都要进行科学的性教育,要对全国青春期的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将生理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少年,让他们用科学的知识保护自己的健康,促进正常发育。
    遗精对人的影响,首先是心理上的困扰,其次才是身体上的连累,遗精对心理上伤害,远远超过了生理上伤害。心理困扰造成的神劳对身体的损害比遗精更大。
    因为对生理知识的无知,对正常遗精的恐惧和疑心疑鬼对人的伤害往往最大,即使是病理性的频繁遗精,恐惧担忧也没有任何必要,越是身体出现问题,越要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乐观面对,心态越积极,恢复的速度越快。后面会详细谈负面情绪对遗精的影响。
    频繁遗精不容易恢复,是因为导致频繁遗精的原因很细微难以察觉,有网友将频繁遗精叫做不死的癌症,我觉得过于夸张, 一旦这样称呼就容易导致我们的担心害怕紧张等不良情绪 产生,而不良情绪是导致疾病迁延不愈的头号功臣。
    要知道,绝大多数癌症患者都是被吓死的,心态消极自然会影响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必须强调既要肯定精气的重要性, 又不要被频遗吓破了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就是 我们的积极乐观的心态。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 人,战略上勇于进取,战术上稳扎稳打。


    IP属地:湖南4楼2020-05-15 07:53
    回复
      2025-11-24 01:21: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二:紧张恐惧焦虑激动等负面情绪
      道家医生张绪通在《自医之道》上写道:紧张和压力是健康最具腐化作用的敌人,道学认为所有疾病都是紧张和压力造成的。西医和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不良情绪是导致病症的 主要原因。
      《黄帝内经》上面对遗精有一段论述,对遗精认识非常到位,其中《灵枢本神篇》记载:是故忧剔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而不止。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心忧剔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忧愁担心紧张会导致神伤,恐惧不解,然后肾气亏虚,遗精频繁。
      台湾中医JT叔叔有一篇文章写得很好,《什么最伤肾? ——论肾气与志气 》大家可以看看,有一段话是这样的:在 「肾藏志」之外,肾所主的情志叫做什么?叫做「恐」。也就是有个和「志」对立的东西,让你的肾好起来的能量叫做 「志气」,让你的肾坏下去的能量叫做「恐惧」。
      失志或者恐惧都会极伤肾。肾虚和恐惧会互相影响,恐惧导致肾气虚,肾气虚又会导致恐惧,频繁遗精者大多都是负面情绪的叠加状态,有的人甚至心理压力过大出现了焦虑和神经衰弱,更加重遗精,遗精又反过来加重负面情绪和恐惧以及神经衰弱。
      在 「肾藏志」之外,肾所主的情志叫做什么?叫做「恐」。也就是有个和「志」对立的东西,让你的肾好起来的能量叫做「志气」,让你的肾坏下去的能量叫做「恐惧」。失志或者恐惧都会极伤肾。
      只要人一恐惧,「命门火」就会立刻熄掉。 情志会影响到命门火的状态:人恐惧,肾中的正的能量 「志」就会萎缩,志气一少,命门火就熄,身体、心理都会受损。肾主骨。为什么肾主骨,因为肾是敛藏能量的,所以它一定对应到人最里层的器官。那骨头里面有骨髓,骨髓到顶上变脑,所以头发也是肾在管的,所以有人太恐惧、太焦虑了,「一夜白头」对不对?一般俗话说的对应点也是很对的。如果人失志的话,肾脉会变没有。
      当回到可以合乎志向的环境,肾脉就回来了。 这是肾的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如果那个人的潜意识中有一张他这一辈子要走的蓝图,你把他推到另外一条不相干的轨道,他的肾就毁了。如果一个人处在「失志」的状态,有可能他的性欲也会变得特别的大,因为他人生的进步已经被切断了,肾气没有机会往上走了。
      恐惧烦躁紧张等负面情绪会直接导致肾气虚弱,长期这样的状态补肾也是难以补进去的,对频繁遗精是没有任何好处,可以说,绝大部分频繁遗精患者都有心理问题。明朝中医大家张景岳说:但见伶俐乖巧之人,多有此病(遗精),而田野愚鲁之夫,多无此病,其何故乎?亦总由心之动静而已。
      心之动静不仅仅包括意淫,也包括心里的情绪,恐惧敏感多疑等,大多频遗者小时候比常人更加聪明,更加敏感,脑力活动更快。看看我们周围是不是这样的,聪明敏感思维活跃的不得意者更容易频繁遗精?


      IP属地:湖南6楼2020-05-15 07:54
      回复

        红楼梦中有个案例,秦可卿的弟弟秦钟,生得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怯怯羞羞的有些女儿之态。伶俐乖巧又腼腆,与尼姑智能儿几次幽会缠绵,又受了些风寒,回来时便咳嗽伤风, 饮食懒进,智能儿随后私自逃入府中来找秦钟,不料被秦父知觉,把智能儿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秦父自己气得老病复发,三五日便呜呼哀哉了。
        秦钟本性怯弱,且带病未痊, 受了笞杖,今见老父气死,又添了许多病症,不几日也死了。 秦钟为何几日就命丧黄泉,和智能儿偷会邪淫是重要原因,秦钟从小身体虚弱,禀赋最弱也是原因,还有一点就是秦钟和智能儿幽会被贾宝玉逮住,吓得魂飞魄散,惊恐伤肾,又遭老父暴打,惊恐更甚,父亲死后更加悔恨焦虑,几天就一命呜呼了。


        IP属地:湖南7楼2020-05-15 07:54
        回复
          多少频繁遗精者吃了很多药也没有效果,越补肾肾越虚,遗精越频繁,是医生不行还是其它原因呢?我希望从光绪皇帝遗精病谈起,古代皇帝的衣食住行都有记录,健康状况更是重中之重。
          光绪皇帝的病史病情记载在档案上,由于光绪平时就体弱多病,对疾病的记载很重视,这本档案可信度很高。36周岁那年,也就是死前一年,他这样写道:“遗精之病将二十年,前数年每月必发十数次,近数年每月不过二三次,且有无梦不举即自遗泄之时,冬天较甚。近数年遗泄较少者,并非渐愈,乃系肾经亏损太甚,无力发泄之故。”
          翻译成白话就是:我频繁遗精将近 20年,前几年每月遗精十几次,近几年每月二三次,有时候夜里没做性梦、也没有夜间勃起就自行遗精,(这就是滑精了,肾虚极严重)冬天较为严重。近几年遗精次数少了,原因并不是病情好转,而是肾经过于亏虚,导致**无力泄出。这就是说,他从青春期起就患了遗精之病,每月多达十几次。30岁出头,便到了几乎无精可泄的地步。在叙述遗精病初起的原因时,光绪写道:“初起昼间一闻锣声即觉心动而自遗泄,夜间梦寐亦然。”早晨一听到锣声就感觉心中惊动(恐惧),发生遗精,夜里睡觉时也是如此。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时自下。
          光绪帝从小生活在慈禧淫威之下,情志失调,惊恐不安,空有满腔抱负无从实现,戊戌变法失败后更是被囚禁起来,心情更加郁闷恐惧,从而使遗精病迁延加重,即使是太医院御医多加调制也用处不大。太医院御医并不是庸医草包之辈,但是光绪疾病却从未治好,一方面是光绪纵欲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心情影响甚大,光绪被慈禧太后囚禁瀛台达十年之久。
          “心病”不除,即使药物再灵验,也无法根治他的遗精病。黄帝内经和红楼梦以及光绪皇帝案例都说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之大,所有频繁遗精者都不要管什么遗精病等说法,频繁遗精是身体虚弱和心理虚弱的结果,先把自己心病去除,放下错误的恐惧紧张心态,乐观积极的面对每一天才是基本恢复之道。


          IP属地:湖南8楼2020-05-15 07:55
          回复
            很多人因为考试紧张遗精,回想我以前的频繁遗精状况,恐惧紧张烦躁占了一定成分,记得有一段时间考驾照, 因为反应迟钝,加上情商低不懂社交,经常挨教练批评训斥, 每天回家都紧张担忧的翻来覆去睡不着觉,那些天基本天天遗精滑精,因为遗精导致大脑更加反应迟钝,接连三次都通不过考试,后来在家歇息半年,和教练搞好了关系,再去练 习,不在受训斥,紧张恐惧很少,遗精也大大减少,就一次性通过了考试。越是紧张,遗精越容易发生。
            有医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遗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体内的紧张,造成一种生理上的平衡。我认为是相反的,紧张会造成遗精,遗精之后紧张会稍微缓解。有的的年轻人梦中因某种事情感到紧张,比如奔跑,登高,或者克服什么障碍被惊醒,已经发生了遗精。恐惧担忧紧张等情绪会对一个人造成极大的伤害,网民宣传邪淫危害,但是绝对不可以仅仅是为了吓唬别人,要理性宣传。


            IP属地:湖南9楼2020-05-15 07:55
            回复
              黄帝内经上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一切的负面情绪都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让身体不健康,和频繁遗精直接相关的就是恐惧焦虑和紧张,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心态平和是每一个频繁遗精者最重要的修行,我们总是被自己最关心的事情伤害的最深,不害怕它,它反而不敢为非作歹。
              为什么乌龟最长寿,为什么静坐是中国传统修道者认为最好的运动,人在静坐状态下身体的很多病症自动恢复,就是因为静坐状态下人是没有各种杂念身体最放松。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心态平和,岂不是拥有静坐一样的效果?神宁心安,心安清净,清净无物,无物气行,气性精生。
              有时候我总在思考,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对每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人是自己,让负面情绪伤害自己,是不是就是最大的恶呢?恶有恶报,所以负面情绪者,陷入担心紧张恐惧中的人身体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不就是因果么?反过来,让自己正能量饱满,尽量不要有太多负面情绪,乐观积极放松自己,笑口常开不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善么?


              IP属地:湖南10楼2020-05-15 07:56
              回复
                几年前有一篇真实案例是这样的:
                48 岁的大卫·威斯里,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健康科学研究中心的首席调查员。医生预测他的朋友韦德和朋友的妻子都只能有三个月的生命。两个人在伤心的同时,列出了在死之前要做的50件事。
                2003 年 4月,当他们在生命进入倒记时时,他们只剩下最后一个心愿: 去周游世界。2004 年 11 月 7日,威斯里突然接到韦德从英国打来的电话,韦德告诉威斯里,他们刚结束了环球旅行。他们回到英国后,到最权威的伦敦皇家医院进行检查,他妻子的癌细胞已全部消失,他的冠心病也处于没有危险的稳定期。威斯里详细询问了他们旅行过程中的身体状况。韦德直言,两人只贪恋旅途中的美景,根本没空想自己的身体状况。
                在北冰洋的冰川、极地不落的太阳中尽情体验生命的美好和世界的奇妙,只想让这一刻长久再长久,不知不觉就活过了医生预言的最后期限。后来在夏威夷的海滩边度假时,他们感觉自己身体的种种不适似乎都不见了,而且精力越来越充沛。此后两人干脆不把自己当病人了,只把自己当成世界上最幸运最划算的游客。到 2004 年 11 月 7 日,环球一周后回到英国,距离他们出发前的2003 年 5 月,时间已过去整整一年半。
                听到这里,威斯里心里已经非常有数了,发生在老朋友身上的,正是人类一直没从“发生学上揭开谜底”的“自愈”奇迹!正是在“超值享受”的旅行中,他们对壮丽大自然美好体 验中,渴望生命长久长久的意念,让他们的身体细胞结构产生了奇妙的变化,成功击退了医学手段无法解决的病魔。


                IP属地:湖南11楼2020-05-15 07:56
                回复
                  2025-11-24 01:15: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西医鼻祖希波克拉底早在公元前 5 世纪就说过:并不是医生治愈了疾病,而是人体自身战胜了疾病。
                  人的情绪越高昂,心情越愉悦,心脏分泌的荷尔蒙越充沛;反之, 人处在痛苦、担忧、抑郁恐惧等消极状态时,心脏几乎完全停止分泌这种激素物质。由此,千百年来困绕人类的绝症自愈底牌被彻底揭开了,身患重病时只有在保持心情愉悦,积极求生的患者,心脏才能分泌救命的荷尔蒙,当这荷尔蒙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能杀灭体内的癌细胞或抑制它们的生长,从而达到不治自愈的生命奇迹!
                  人没有心事,心态平和积极乐观的时候身体会进行自我调节的,心理问题解决了,对身体的其它问题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调理之后就自然恢复健康。


                  IP属地:湖南12楼2020-05-15 07:56
                  回复
                    唐永泰元年无际大师就曾开出一帖《心药方》以济世, 这是他明心证道以后,用来应世利生常用的治病方法。
                    大师谕世人曰: 凡欲齐家、治国、学道、修身,先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药材:慈悲心一片,好肚肠一条,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 方便不拘多少。
                    制作: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如菩提子大。用法: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
                    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 禁忌: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中箭,肚中毒, 笑里刀,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戒之。
                    疗效:此前十味,若能全用,可以致上福上寿,成佛作祖。若用其四五味者,亦可灭罪延年,消灾免患。各方俱不用,后悔无所补,虽扁鹊卢医,所谓病在膏肓,亦难疗矣; 纵祷天地,祝神明,悉徒然哉。 况此方不误主雇,不费药金,不劳煎者,何不服之?


                    IP属地:湖南13楼2020-05-15 07:57
                    回复
                      第三,心理问题解决后,身体具体调节方法
                      中医和西医对频繁遗精认识不太相同的地方,也有共同的地方。先从中医说起。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将遗精分很多种,一般认为有心肾不交型,阴虚火旺型,肾气不固型,心脾两虚型,肝火亢盛型,湿热下注型,痰火扰精型,这么多类型的遗精大多数人看到就头晕缭乱,分不清自己属于哪一种,甚至于感觉每一种都和自己症状相似,咨询专业医生,不同的医生说出不同的答案,有的人医理说的头头是道,治疗起来毫无效果。尤其是明清以来,中医各派林立,互相对峙,道理很多,疾病最终却没有解决。
                      治病必求与本,医圣张仲景是最早治疗频繁遗精病的,仲景之方疗效显著又称经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就是对应治疗遗精的经方,但是这个方子频遗者吃了很多都没有什么效果,为什么?在张仲景的年代,桂枝汤是非常好的营养补充剂和温补剂,那个年代的人饮食很简单,红枣生姜就是最好的脾胃补养药物。但今天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的饮食千奇百怪,一天吃的油腻可能是古人的多少倍,频遗者虚火横生,


                      IP属地:湖南14楼2020-05-15 07:57
                      回复
                        脾胃湿热或者寒湿严重,生姜红枣只会加重湿热或者寒湿,又如何治病? 频遗者首先应该注意的是自己的饮食习惯,而不是吃药,甚至于吃补肾药,饮食的控制至关重要。
                        虚不受补很多人都听说过,并不是肾虚不受补,而是因为脾胃虚弱导致不受补,补药更容易导致脾胃湿盛,消化功能更差,补药不能吸收。光绪皇帝频遗滑精,因为光绪从小就脾胃虚弱,加之心情郁闷,每日担惊受怕,虚劳无疑,药物无法吸收。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是精藏于肾,而非生于肾也。譬如钱粮储存于库中,然非库中自出,须补脾胃化源,补脾胃,肾精才有不息生化之源泉,不需补肾而精自满,脏腑功能协调,频遗自然消失。
                        脾胃虚弱,饮食不化,湿气横生,邪气流连,肯定波及下焦,肾(睾丸等生殖器官属于外肾)为藏精之所,又为胃之关,主二便,管开阖。湿热下扰,势必遗精频作。脾胃为后天之本,必借谷气以养之,故多食以自救,但功能虚弱,多食又滞胀也。胃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皆禀气于胃,胃之盛衰,关系到人生命活动及生死存亡。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叶天士曾说:精滑之症,补涩无效者,大都有脾胃湿热所乘。补脾使食欲振,则精有源泉。养阴是阴液足,则肾精自守。
                        脾胃为土脏,生养万物,脾胃功能正常,自然水谷精微有化源,肾精恢复,身体健康,精力充沛。频繁遗精不是病,是身体脏腑虚弱失调的结果(虚劳),饮食不化,成为湿热,情绪欲望迭起,相火更旺,遗精不断发生。


                        IP属地:湖南15楼2020-05-15 07:57
                        回复
                          怎么去消灭频遗?
                          一切难以消化的,热性过大的,油腻的食物,寒凉的食物暂时都不要吃,补药更不要随便吃, 多吃五谷杂粮,早上是脾胃运行时间,因此早上要吃早饭,五谷杂粮就是最补养的食物,对脾胃功能很好,性平味甘,可以吃点瘦肉,蔬菜要吃,营养要全面,晚饭不要吃过饱, 但也不要不吃。
                          少吃烟、酒、茶、椒、蒜、姜、韭菜等刺激性食物,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品,不要盲目的服用具有强壮兴奋性质的药物。虚劳(房事,过劳,过思等都是消耗精气行为,都会造成虚劳)要慢慢补养,有湿热可以吃点薏苡仁,山药莲子芡实都是很好地健脾食物,很平和,可以经常吃,晚上不要吃山药,早上吃最好。
                          既然是虚劳,就不要熬夜,熬夜会加重虚劳,平时早睡早起,养生锻炼,锻炼过度也会加重虚劳导致遗精,散步就很好,后面会介绍点简单的固肾养生功法。吃五谷杂粮健脾食物,脾胃功能不断恢复, 水谷精微转化为肾精,肾精自然充足,各脏腑功能协调,健康恢复。没有湿热,相火等邪气的侵扰,肾恢复藏精,岂有不藏之理?


                          IP属地:湖南17楼2020-05-15 07:58
                          回复
                            西医关于频繁遗精的康复
                            西医认为为什么会遗精?
                            1、精神与心理因素
                            缺乏正确性知识,思想过多集中于性的问题上,或经常沉湎于色情问题,致使大脑始终处于性的兴奋状态。(意淫过多)
                            2、疾病因素
                            主要是外生殖器病变及下泌尿道疾病,如包茎、包皮过长、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病变的局部刺激,容易诱发性器官充血。(手淫多或者不良的卫生习惯导致湿热汇聚,出现炎症)
                            3、体质因素
                            并非有什么疾病,只是体质较差或过度疲劳,造成神经、内分泌功能一时性失调。(中医认为是虚劳,也有的有其他疾病,如淤血,痰症等,大多属于某些脏腑功能弱化,肺结核也为虚劳,很多肺结核患者都有遗精,光绪皇帝频繁遗精,从小就脾胃虚弱,并且还有肺结核)
                            第四,生活因素。
                            虚劳患者容易遗精,再次强调,是身体的虚弱,虚劳导致了遗精,很多肺结核患者也有遗精,虚劳调养恢复之后遗精就会消失。


                            IP属地:湖南18楼2020-05-15 07:58
                            回复
                              2025-11-24 01:09: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下面是一篇英国人的文献资料(文中括号里的文字不属于原文,而是本人加入的自己的理解。)西方人更注重频繁遗精的心理问题,这是很多中医所忽视的,临床上确实有是情绪差紧张恐惧导致的频遗,我们不能忽视。兼收并蓄,摆脱频遗。
                              由此开始:不存在一个适合所有人的定律(正常的遗精频率因人而异)。就像我们没法确定一个人在不受伤的情况下能吃多少牛排。遗精间隔在不同的 能保持健康状态的人当中也是截然不同的。有些人两周遗一次,也有些人一周一次,但依然很健康。
                              针对于特定的个体可以做出判断, 除非出现了伴随遗精的头痛、背痛、失眠、精神沮丧以及身体倦怠等症状,否则不能说遗精损害了健康。
                              事实上遗精很可能是由于身体整体虚弱导致的(和中医看法一致,仲景认为频繁遗精是虚劳);有时候大量努力被浪费在治愈遗精上,而实际上应该花在如何改善整体的健康状况(是身体的虚弱导致了频遗,脾胃的调理是治疗身体虚弱的根本), 因为这种整体健康的改善必然会减轻或者治愈频遗(很多人的频繁遗精是在脾胃出了问题,身体整体变虚弱了之后才出现的,脾胃的虚弱和饮食不调会让身体出现很多虚假的症状)。
                              如果白天出现**溢出,则证明身体确实有病,要么是性器官,要么是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了问题。如果遗精由于轻微的兴奋或者皮肤的摩擦,或者淫念导致,那么很有可能问题的根源是性器官。


                              IP属地:湖南19楼2020-05-15 07: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