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说吧 关注:55,265贴子:314,714
  • 8回复贴,共1

【原创】提剑出西京(不开金手指,奋斗流,工业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多年老白冒个泡,疫情期间无聊写了点,纯当一乐。大家笑一笑就好
大纲简介:
第一代穿越者穿越元末,改造世界,致力于改变封建社会,走向近代化,辅佐张士诚,统一南方。却因为修改了原有的历史轨道导致北伐失利,没有像明朝一样统一天下,同时北方也来了一位新的穿越者,帮助元朝稳住脚跟。1382年,张士诚驾崩,南朝幼帝即位,改元永乐,与此同时当初入川的一支偏军蜀公逐渐开始做大,不服中央号令。北方则改元康熙,形成藩镇格局。1385年,南周二次北伐。主角加入,并辅佐第一代穿越者改造封建社会、统一全国。


IP属地:贵州1楼2020-05-14 21:17回复
    序章
    “我们要实现的,不是一个陷入传统治乱循环的封建王朝。而是一个工业的、现代的大时代。”
    大周永乐元年(1383年),晋公汪宪之于南京大学发表演讲的最后一段话如是说道。
    就在去年,大周方才组织了第一次北伐。太祖皇帝张士诚、国务卿汪宪之亲征,大军一路北上,直抵京畿门户——德州。先头侦察部队的游骑兵甚至出现在了高大的燕京城墙下。大都的元廷一日三惊,蒙古贵族纷纷外逃,河南、山东等地的汉军世侯也纷纷望风而降。而在西路偏军,西进大元帅府邱子龙则攻克三峡,敲开夔门,大军纷纷从巴东涌入川蜀。大夏末代皇帝、明玉珍之子明升投降。巴蜀也被纳入了大周的版图,一切形势看起来都无比大好。
    直到,太祖皇帝张士诚不幸病逝于军中,一切大好局面都戛然而止了。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前军溃散,大军撤回徐州大本营。
    天佑十三年(1382年),时任国务卿汪宪之根据张士诚生前秘密立储制,辅佐张士诚幼子继位,改年“永乐”。
    次年,国务卿汪宪之加晋公。出镇庐州,开庐州幕府。
    同年,北元皇帝驾崩,新帝登基。改年号为:康熙。
    大周永乐三年(1385年),北元康熙三年,经历休养生息三年后,大周起三路大军开始第二次北伐。晋公汪宪之亲自坐镇徐州大营,国务卿张士信留守应天府辅佐幼帝。东路军从徐州出发,北上淮泗。中路军从襄阳出发,经唐州、蔡州,兵锋直指汴京。西路军出剑门关,再度兵临汉中。
    赤旗席卷天下,汉家江山光复,似乎指日可待。


    IP属地:贵州2楼2020-05-14 21:18
    回复
      2025-08-06 00:19: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二章:骑士
      这次汉中攻城战中,主攻方向是在西门和南门,分别由原本驻扎在贵阳府的中央军第十六师和蜀军的忠贞营作为主攻方向,东门和北门则是安排了少量部队作预警、围城作用。然后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角各安排一个团的中央军作为预备部队,随时支援。
        那个大胡子团长叫卢友宾,是这次围城战中西北角的第十师第五团的团长。另外一个大汉姓吴,是他的一营长。
        本来他这支部队就是作为这次汉中围城战中西北角的预备部队,随时策应支援的。所以即使北门的蜀军不跟他讲“袍泽情谊”,卢友宾照样是会去拉他一把的。但是让卢友宾没想到的,这次蜀军败得这么快,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北门的蜀军就全线崩溃了。直到听到那凄厉的哨声,卢友宾才心中一沉,暗骂晦气,知道这次蜀军是踢到硬铁板了。
        “你怎么看?”
        骑在马上、一脸阴沉的卢友宾回头望向肩扛大刀的一营长。
        吴营长一愣,想了半天才一个字一个字地顿道:“谁以后再在老子面前拽文老子非打死他不可。”
        “废话。”卢友宾给了吴营长一个爆栗,“谁问你这个了,我问你对战局形势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干就完事了呗。”
        吴营长是群雄逐鹿时代的老兵了,当年是伪吴王朱元璋手下的一个小兵,被俘虏后就跟着大周皇上张士诚吃皇粮。跟着大周朝廷打过朱元璋,干过陈友定、方国珍、何真等南方群雄,还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和正儿八经的蒙古骑兵见过红。觉得关陕的刀客虽然听起来名头偌大,倒也没什么特殊感觉。
        相比如此,倒是刚才那个蜀军士兵文绉绉的说话方式让他很不爽——他是正儿八经的南直隶凤阳府人,理论上还和朱元璋是老乡,虽然进了中央军后当了军官,在扫盲夜校里上过几天课,但是要说文化和体面那还是真的没有。要是不说新话,那天南海北的口音他压根就听不懂了,更不要说还拽文,这在吴大营长面前简直是罪加一等。
        不过吴营长也知道自己这话说着是在理,但是也是混账话,看着卢友宾越来越不好的脸色赶紧说道:
        “忠武营当年也是咱们禁军系统出来的,人数满打满算也有1000战兵,算上各类辅兵也有3000人了。领兵的赵游击也是系统学过咱们步兵操典出身的。虽然这几年改组蜀军后染上了不少旧军队恶习,空饷估计也吃了不少,但是3000人的战力,能一个时辰直接给击溃了,看来鞑子的刀客主力基本可以确定在这了。”
        “说的不错,继续说。”卢友宾点点头,“还有你这说话方式也得改改,什么禁军厢军的,那是前宋的说法,本朝不兴这套,按照晋公的说法,我们可是正儿八经的“野战军”。实在不行叫中央军也行——反正那帮杂牌军也都这么喊我们的。
        还有那个赵大宝,别叫他啥游击了,他在没跟蜀公入川前就是个中央军连长,比老子还低两级了——现在倒好,一个个改名啥“总兵”、“参将”、“游击”的,听着霸气,实际上不就是个破团长吗。也是他们蜀军缺军官,兵都是本地的旧军队原地改编的。所以矮子里挑高个才让他上的——你看他们自己军队内部系统里,都还管他叫连长了。”
        “是是是。”吴营长唯唯诺诺附和道,连忙打岔转移话题。
        “前段时间师里面不是开会吗。说这次北伐兵分三路,晋王亲自统东路军从徐州大营出发,目前已经和襄阳出发的中路军在河南的朱仙镇汇合云集,准备在河南打一场大战。李思齐那老贼已经带领主力兵出潼关、去河南打会战去了。上面的当时还说这次机会难得,我们西路军压力不大,要我们按住汉中城往死里打,一定要在三天内打下汉中城。然后配合朱仙镇那边,北出秦岭五道,来个直入关中、饮马灞水,光复两京……”
        “看样子,你开大会的时候没少记师长发言啊。”看着吴营长手舞足蹈的姿态,卢友宾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那可不,结果说好的三天之内,现在突然冒出来了一堆关陕的刀客——看样子李思齐那小子压根没出潼关,还准备跟第一次北伐一样,在汉中这块地皮老老实实地等着和我们耗了。”
        卢友宾点点头,关陕刀客历来被视为关中军阀李思齐的贴身卫队。有关陕刀客在的地方,基本可以等同于李思齐亲至了。三年前的第一次北伐,西路军就是从剑阁大营出发,结果在汉中城下撞了个头破血流,其中关陕刀客就造成了极为惨重的伤亡。
        事实上,卢友宾想的比吴营长要想的多很多。和出身旧军队系统的吴营长不同,他是湖南人,却是正儿八经的安庆讲武堂第一期步兵科毕业,连自己上司黎师长都是和自己同一期毕业的。身边的交际圈不说都是达官显贵,也基本都是大周军中的中坚力量。而且团长和营长虽然只差一级,却也是战役级和战术级基本单位的区别,因此他的消息源也灵通不少。
        自从三年前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后,朝廷上颇有些晋公擅动刀兵、穷兵黩武的非议。不过鉴于第一次北伐是因为太祖皇帝张士诚在军中病死才功亏一篑,非战之罪。当时大军前锋已经打到德州,燕京的蒙古皇帝一日三惊、甚至准备迁都以避锋芒。因此这样的非议并没有闹太大动静。
        不过当晋公扶柩回到南京后,另一股暗流又开始涌动起来。据说太祖皇帝在军中病死,颇有些赵武灵王、秦始皇沙丘故事的意思。虽然太祖皇帝病死的时候,秦王张士信以及军中诸将都在身边,晋公想冒天下之大不韪,行不忍之事的难度约等于升天。但很有些人想利用这次事件将晋公给搬下台。
        安庆讲武堂是晋公于20年前“安庆改制”时设立的,是天下公认的“晋公系”,与晋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特别是作为安庆讲武堂第一期生,卢友宾几乎对晋公系的每一件事都特别敏感。在他看来,这次三年后的二次北伐,完全是第一次北伐的延续。钱帛、粮草、战马完全是用第一次北伐剩下的物资,包括三路北伐的战略方针都跟3年前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3年前大周朝廷第一次北伐时,华夏震动,中原军阀、汉军世侯纷纷陷入混乱。但是经过三年的整合和反应,如今第二次北伐,中原军阀们已经不再像3年前那样震惊了。
        同时,因为后勤和来自朝廷的压力,卢友宾听自己在东路军的同学说,晋公准备在河南朱仙镇打一场大会战,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中原各路军阀主力,随后直捣燕云,混一乾坤。
        这样的战略是对是错卢友宾不知道,不过他知道当初设想的关中、河南、燕云、山西、齐鲁等地的军阀和汉军世侯纷纷云集朱仙镇的情况恐怕不会存在了,至少在关中这一块,李思齐的刀客已经出现在了汉中。那就证明至少关中这一块,李思齐不会出现在朱仙镇了。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卢友宾连忙从回忆中惊醒。
        疾驰靠近的是数十名装备精良的骑士,全都披着鲜红的皮甲,皆是一人三马,如奔腾翻涌的火焰。在看到骑士的颜色后,卢友宾反而安心不少了,下令各部勒马停止前行。
        数十骑士奔着卢友宾的位置而来,看到骑在马上后的卢团长、吴营长后,便稍微迟疑了下,大声喊道:
        “口令!天王盖地虎!”
        “小鸡炖蘑菇!”
        “你们是哪一部的官兵,在此作甚?”
        核对完口号后,为首的一骑士心中大定,翻身下马向卢友宾行了个军礼问道。
        “我们是城西北的第十师第五团,接到了城北忠武营的求援得知城北有大量鞑子,不敢怠慢,因此就急忙点起儿郎们前来支援了。”
        “你是何人?官居何位?”骑士看了看卢友宾问道。大周中央军没有军衔这一说,又不像前宋武将还有各种补子,因此骑士只能根据卢友宾有马骑、装备看起来还不错来猜测眼前这个人官位不小。随后他突然反应过来自己还没自报家门,连忙再敬了个军礼:
        “皇周西路军第十师警备营第二连连长,刘三春。”
        “卢友宾,皇周西路军第十师第五团第五团长。”
        卢友宾下马回敬了个军礼,同时上下打量了这个骑士几眼。
        “居然是警备营的!
        没想到这小子年纪轻轻的,居然已经是亲兵队的连长。”卢友宾心里暗想。
        “你就是第五团的卢团长?”骑士上下打量着他,“原来是位首长,失敬失敬——只是首长只带这么点人,去救援北门的蜀军吗?”
        “情况有变。”卢友宾正色道,“这次北门出现的是关陕刀客的主力,蜀军忠武营现在估计已经崩溃了。我带这么多人去,主要是收拢乱军、观察敌情为主,带多了反而目标大、更容易吸引敌军注意。”
        骑士微微颌首——关陕刀客战斗力是整个西路军有目共睹的,因此卢团长这番举动在他眼里完全是正确的。
        “对了,我们师长了?你赶快去面见师长,向他通报这件事。就说关陕刀客已经出现在汉中,伪王李思齐必……”
        “师座已经知道了。”刘三春一脸古怪地笑着,“蜀军忠武营撑不到一个时辰、转眼被灭,游击将军赵大宝战死殉国,全军震动。目前敌军已经占领北门外的阵地,从北门外鱼贯入城。师座已经亲身从大营动身,前往北门一带观察敌情了。”
        “你是说,师座已经到北门了?”卢友宾望着刘三春一脸古怪的表情,心里顿时意识到不对,整个北门范围属于第十师的部队不是只有……
        “没猜错的话,师座现在已经在团座您的大营里了。”
        “而且这消息,还是我们才从北门那探来的。”
        


      IP属地:贵州4楼2020-05-14 21:22
      回复
        差不多了,前三章先放出来,如果有人看就继续更


        IP属地:贵州6楼2020-05-14 21:26
        回复
          贴吧说有广告帖。。。没法发,就离谱。看看有没有时间转成照片发贴吧里吧
            


          IP属地:贵州9楼2020-05-15 21:45
          回复
            “自古由汉中入关中,有五道可走——从西往东分别是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
              祁山道就是当年诸葛武侯北伐所走的道路,它北上穿越大巴山脉的西端,进入陇西高原,再东出陇山,进入关中。具体而言则是从从汉中出发,经由勉县、略阳、徽县、成县、西和,进入陇右。再从陇右北上至天水,东出即为关中的陈仓关。
              当年诸葛武侯就是由这条路,攻略陇右三郡,使关中震动。但走这条路最大的缺点就是路线太长了,还要绕路陇右,后勤压力倍增,往往运二十石粮食,最后到前线能交割一石就不错了。
              第二条道,则是陈仓道。由他的终点“陈仓”而得名。又由于渭水平原西端进入秦岭的关口是著名的“大散关”,也被称为“散关道”,也就是前朝陆放翁所言“铁马秋风大散关”所在。同样由汉中出发,经由勉县、略阳,再徽县初转折,近乎直线地经两当、凤县,直插陈仓关。
              当年兵仙韩信就是由此“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北上攻克三秦。而三国魏将郝昭也是在此凭借一千人马,在此抗拒武侯数万精兵昼夜相攻二十余日,最后逼得武侯退军回蜀。
              走这条路的好处在于,线路更接近于直线,但是坏处在于,这一段大约一千里,全是山路。沿途山高水险,每一个谷口都是天然的关隘,古人形容为“时而扶摇上云霄,展时而转峰回下幽谷,车行万丈深渊之端,人走摩天峭壁之侧。”
              第三条道则为褒斜道,通常来说是条件最好的大道了,一般大军出川或入蜀都经由此道。由汉中出发,经留坝、太白县,直抵郿县、扶风。汉高祖当年烧毁之“栈道”即为此处栈道,烧完意为昭告天下,此生不再欲出川。
              第四条道,则为傥骆道。这条道其实压根已经不算道路了,其道山高水险、险峻狭隘,只能算民间自己踏出的道,大军于此处根本无法通行。不过其由汉中出发,经洋县、佛坪,便可直达关中周至县。”
              “第五条道。”刘三春竖起自己的第五根手指,“也就是子午谷了。”
              走到悬挂的巨幅地图前,拿着手中的教棒,刘三春给江安道和李晨画出一道弯弯曲曲的折线。
              “这条道从汉中出发,经过西乡、石泉、宁陕诸县,便可出秦岭,直抵长安。
              当年三国时,魏延便是向诸葛武侯请提一支精兵,由此出汉中,直达长安,使关中顷刻反覆。”
              江安道听着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一旁的李晨倒是听的津津有味,觉得这就是当年族学里老学究提到的屠龙之术,刘三春这个大学生看样子还是有真材实料的。


            IP属地:贵州10楼2020-05-15 23:19
            回复
              “那既然子午道如此方便,为何诸葛武侯当年不走这条道了?”
                江安道举手提问道。
                “因为这里太过险峻狭隘了,压根缺乏回旋的余地。人家只要再谷口放上千把人,就能把你数万大军彻底堵死。自三国武侯北伐开始,到前宋吴玠治蜀,二千年来,子午谷就没有成功的案例。”
                刘三春讲到这里摇摇头叹道。
                江安道点了点头,在另一个时空的大明朝著名快递员李自成的老大、闯王高迎祥似乎就走过这条路,当然结局就是被明朝官兵直接给堵死在子午谷了。不过鉴于这个时代大明朝还没开始就被终结,现在是一个魔幻版的大周在和北方蒙元朝廷作战,也就不考虑把这件案例拿出来秀优越感了。
                “总而言之,自汉中入秦只有三条大道可以走,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祁山道太远,陈仓道太险,所以这次西路军诸位首长的意思,还是保险点,打下汉中之后,由褒斜道入秦。”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啊。”李晨感叹道。
                “正是。”刘三春点了点头,随后瞟了一眼江安道的反应。他这次讲述的内容和展示的大幅军用地图,是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一定接触到的知识,即使是像黎师长这样安庆讲武堂一期毕业的早期毕业生,除非在此地工作,不然都没机会接触到这样精细的地图。
                然而,一旁江安道无动于衷的表情却让他微微失望。


              IP属地:贵州11楼2020-05-15 23:20
              回复
                “莫不是宗室?”刘三春心里一动,听说宗室里有不少青年现在都是在皇宫大内里采取“大学式”教育,还专门请京师两所大学的教授过去给他们授课。若是宗室的话,博文强识、专业知识强悍他也可以理解了——毕竟教给宗室的东西总要比教给他们多一点对不对。而且刚才聊到地方民俗上,他对地方的风土人情几乎一无所知,还搞笑地说民间结婚男女双方都是一身大红、胸前戴朵大红花——这样的笑话,简直要把刘三春鼻子给笑歪了。
                  “博闻强识,熟悉天下地理但是对地方民俗一无所知。总不能是他一辈子走遍天下却不和当地人打交道吧?嗯,看起来很像养在深宫高墙后面的宗室了。”
                  但是很快刘三春就摇了摇头,否决了自己这个想法。
                  “不像,他对圣人儒门一脉著作了解近乎无知。看样子别说四书五经了,就是《论语》他都没读过——要是哪个宗室有这水平,他的西席可以自裁以谢天下了。”
                  


                IP属地:贵州13楼2020-05-15 23:25
                回复
                  2025-08-06 00:13: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大学里,风气开放,刘三春见过很多标新立异、视儒学为粪土、喊着“孔学为天下第一大害”的学生,但是这绝不包括大周朝的宗室。大周朝的宗室,可还是要严格学习“皇周(hexie)钦定”儒门十三经。纵使有哪位王子生性顽劣,也断不至于儒学素养如此低下,连刘三春刚才引用的最基本的《春秋》里的典故都不懂。
                    正当刘三春还在冥思苦想江安道身份之际,旁边的当事人谈 xiao(hexie) 风生的一句话倒是让刘三春茅塞顿开:
                    “我看刘兄逻辑性那么好,大学专业怕不是学数学出身的吧?”


                  IP属地:贵州14楼2020-05-15 23: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