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P2P公司的分水岭。2018年下半年,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债券违约率上升,P2P平台迎来密集的暴雷潮。
2019年1月,监管在《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175号文)明确提出:将坚持以机构退出为主要工作方向,除部分严格合规的在营机构外,其余机构能退尽退,应关尽关,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和速度。
2019年12月监管进一步趋严,监管发布《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83号文)。
83号文已经明确了P2P平台的清退时间:网贷机构存量业务按照到期即还的原则,原则上在1年内清退完毕;存量业务规模在50亿以上且借款期限大部分在1年以上的,原则上应在2年内清退完毕,且不得新增网贷业务。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0年开年突然冒出了疫情这只黑天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Q1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9%,为近年来首次下降。
而P2P平台的借款人群是银行、持牌消金公司之后的高风险人群,这些人的偿贷本身就是在借新还旧的基础上、再迭加疫情的冲击,正是收入影响最大的那部分人群。因此疫情影响下,P2P公司的坏账率势必提升,这也将增加P2P平台正常运营的难度。
综上,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P2P平台的退出并非像部分出借人所说,平台退出是蓄谋已久的有意退出,目的也不是收割“韭菜”。
P2P退出的根本原因是商业模式本身存在BUG:因为借款人质量较次,以及风控技术的不完善,导致坏账率居高不下,因此大多P2P平台很难实现盈利。而监管和疫情则加速了P2P行业退出历史舞台。
从这些方面看,P2P行业的退出是大势所趋。
那么,P2P公司都在做什么?
P2P退出历史舞台,已经接近尾声。各地地方监管也采取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因其经济比较活跃、IT技术人才集中,此前注册了大量的P2P公司,因此在这一波的清退潮里,也成为了广大出借人眼里的四大雷区。
各地地方监管在响应执行清退的过程中,根据属地平台的特点,措施有别,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效率、减少对社会的危害。像极了各国政府在新冠疫情下的不同防疫举措。
深圳早在去年年初,就出台了《深圳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良性退出指引》,为平台退出过程提供了规范路径,并且开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保障公信力的“统一投票表决系统”,便于出借人的确权与参与重大事项表决。
那么在政府的引导下,P2P平台的退出又都是怎样做的呢?
以深圳最近宣告良退转型的随手记为例,其因为P2P商业模式的缺陷以及强监管环境,经营情况每况愈下,在2018年,随手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1.4%,净利润同比下降76.3%。而疫情又加剧了平台运营的难度,因此在具备申请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向网络小额贷款公司转型。
所以随手记的P2P业务也正在监管的引导下进行良性退出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随手记等良性退出转型平台,为了保证出借人的利益,根据深圳的良退指引通常会采取两种手段。
一是,外部聘请律师和会计师团队以锁定资产并进行清产核资。二是,通过网络投票方式,通过出借人大会选举成立出借人监督委员会,以监督平台的良性退出快速、保质、保量。
在P2P行业消失不可逆转的情况下,P2P平台的良性清退,为出借人的资金退出,提供了一种合理、合规的退出方式,尽可能的保住了出借人的利益。
2019年1月,监管在《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175号文)明确提出:将坚持以机构退出为主要工作方向,除部分严格合规的在营机构外,其余机构能退尽退,应关尽关,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和速度。
2019年12月监管进一步趋严,监管发布《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83号文)。
83号文已经明确了P2P平台的清退时间:网贷机构存量业务按照到期即还的原则,原则上在1年内清退完毕;存量业务规模在50亿以上且借款期限大部分在1年以上的,原则上应在2年内清退完毕,且不得新增网贷业务。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0年开年突然冒出了疫情这只黑天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Q1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9%,为近年来首次下降。
而P2P平台的借款人群是银行、持牌消金公司之后的高风险人群,这些人的偿贷本身就是在借新还旧的基础上、再迭加疫情的冲击,正是收入影响最大的那部分人群。因此疫情影响下,P2P公司的坏账率势必提升,这也将增加P2P平台正常运营的难度。
综上,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P2P平台的退出并非像部分出借人所说,平台退出是蓄谋已久的有意退出,目的也不是收割“韭菜”。
P2P退出的根本原因是商业模式本身存在BUG:因为借款人质量较次,以及风控技术的不完善,导致坏账率居高不下,因此大多P2P平台很难实现盈利。而监管和疫情则加速了P2P行业退出历史舞台。
从这些方面看,P2P行业的退出是大势所趋。
那么,P2P公司都在做什么?
P2P退出历史舞台,已经接近尾声。各地地方监管也采取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因其经济比较活跃、IT技术人才集中,此前注册了大量的P2P公司,因此在这一波的清退潮里,也成为了广大出借人眼里的四大雷区。
各地地方监管在响应执行清退的过程中,根据属地平台的特点,措施有别,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效率、减少对社会的危害。像极了各国政府在新冠疫情下的不同防疫举措。
深圳早在去年年初,就出台了《深圳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良性退出指引》,为平台退出过程提供了规范路径,并且开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保障公信力的“统一投票表决系统”,便于出借人的确权与参与重大事项表决。
那么在政府的引导下,P2P平台的退出又都是怎样做的呢?
以深圳最近宣告良退转型的随手记为例,其因为P2P商业模式的缺陷以及强监管环境,经营情况每况愈下,在2018年,随手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1.4%,净利润同比下降76.3%。而疫情又加剧了平台运营的难度,因此在具备申请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向网络小额贷款公司转型。
所以随手记的P2P业务也正在监管的引导下进行良性退出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随手记等良性退出转型平台,为了保证出借人的利益,根据深圳的良退指引通常会采取两种手段。
一是,外部聘请律师和会计师团队以锁定资产并进行清产核资。二是,通过网络投票方式,通过出借人大会选举成立出借人监督委员会,以监督平台的良性退出快速、保质、保量。
在P2P行业消失不可逆转的情况下,P2P平台的良性清退,为出借人的资金退出,提供了一种合理、合规的退出方式,尽可能的保住了出借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