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天骄吧 关注:614贴子:19,757
  • 81回复贴,共1

伟大的汉民族对阵游牧民族的全胜纪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防吞


IP属地:广东1楼2020-05-11 12:55回复
    战国:
    赵国: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史记
    燕国:秦开为燕将,大破东胡,却敌千里,直抵辽河。
    秦国:始皇命蒙恬将军三十万北击匈奴,取河南地。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综述:司马迁有云,战国冠带七,近边者三。这三国就是秦,燕,赵三国。纵观战国时期,伟大的汉族先民屡屡暴打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吞并一大堆牧场,开疆辟土,取得辉煌的胜利!


    IP属地:广东2楼2020-05-11 13:02
    收起回复
      2025-08-12 21:57: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两汉:
      汉武帝时期:
      第一次河西之战:霍去病翻越腾格里沙漠,屡破河西匈奴诸王,为后来汉朝统一西域奠定基础。
      第二次河西之战:霍去病越贺兰山,绕道居延海,至匈奴休屠王,浑邪王背后猛攻,歼敌三万,俘虏5王及5王母,还有大小匈奴贵族63人。后霍去病逼降浑邪王,将其意欲逃跑的8000部众全部斩首,耀武而胡安。
      河南之战:将军卫青、将军李息急速出兵云中,突袭匈奴防守薄弱的河南地。卫青、李息率部出塞后,从云中向西大迂回包抄,突然掩袭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并一举击溃之。是役,汉军歼敌数千人,俘获“伏听者3071人及牛羊百余万头,收复了河南地全部土地,穿行千余里到达陇西,”。汉匈河南之战是汉匈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得益于河南地的收复,西汉王朝的北部边防线北推至黄河沿岸。役后,汉武帝在河南地置五原郡与朔方郡,并听从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修筑朔方城,并招募十万内地居民至朔方实边。昔日匈奴刺向汉朝后背的利刃,迅速转变为汉军指向匈奴前胸的长戟。
      漠南之战:元朔二年,河南(今黄河河套南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之战后,匈奴不甘心失败,先后袭掠代郡(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雁门(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城南)、定襄(郡治成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市南鱼河堡)等地。汉武帝刘彻遂决定对右贤王和匈奴单于发起反击。五年春,武帝以10余万骑兵反击右贤王。漠南之战以车骑将军卫青率3万骑出高阙(今内蒙古狼山中部计兰山口),并指挥游击将军苏建、强弩将军李沮、骑将军公孙贺、轻车将军李蔡四位将军俱出朔方,远程奔袭右贤王庭;同时,以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率部出右北平(郡治平刚,今辽宁凌源西北),牵制左贤王部。卫青军出塞数百里,乘夜包围袭击右贤王。右贤王毫无防备,率数百精骑逃走。卫青俘获其男女1.5万余,牲畜数十万头。六年春,武帝命大将军卫青率中将军公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后将军李广,强弩将军李沮等六将军共10余万骑出定襄击匈奴,斩首数千而还,休整于定襄、云中、雁门。同年夏,卫青率六将军10余万骑又一次出定襄击匈奴,斩杀和俘虏1万多人。两出定襄累计斩杀匈奴1.9万人。
      漠北之战: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及数万步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力求彻底歼灭匈奴主力,并组织步兵数十万、马数万匹以保障作战。西汉与匈奴的漠北战役,是汉武帝向匈奴战略进攻的顶点.也是匈奴伊稚斜单于与西汉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大决战。漠北之战最终以汉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在这次战役中,共歼灭匈奴军9万余人。西汉亦损失兵力万人。匈奴左右两王所部主力几乎全部被歼。 [5] 伊稚斜单于因与兵众失散十余日,以致于被误认为战死沙场,右谷蠡王自立为单于,十几天后伊稚斜单于复出,右谷蠡王乃去号,匈奴王廷的混乱与狼狈状态由此可见其严重。由于大批有生力量被歼、大批物资丧失,匈奴单于不敢再在大漠北缘立足而向西北方向远遁,因而出现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如果说漠南之战后匈奴单于移王廷于漠北还可以看作是一种战略转移的话,那么,漠北之战后的“漠南无王廷”则标志着匈奴势力大范围的退缩。此后,双方暂时休战,经过这次大决战,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基本得到解决。


      IP属地:广东3楼2020-05-11 13:13
      回复
        汉武帝以后:
        昭帝时期:防守反击,使赵破奴大破匈奴,斩首九千,无一伤亡,创造古代战争零伤亡的奇迹。同时,使范友明突袭乌桓,斩首六千,大胜而归。
        宣帝时期:乌孙之战。派出十五万大军五路北伐匈奴,同时校尉常惠指挥乌孙军队夹击匈奴,歼敌五万,加上雪灾影响,匈奴损失惨重。不久,南匈奴归降大汉,成为众多跪舔大汉民族的蛮夷附庸之一。大汉威武!
        元帝时期:北匈奴藐视汉庭,杀害汉使。陈汤召集西域驻军及个附属国军队,越葱岭直达大宛,康居,成功斩杀北匈奴郅支单于,将其头颅挂在长安城门上,震慑各路蛮夷!南匈奴畏惧,对大汉更加进行各种无底线的跪舔,哈哈,大汉威武,大汉威武!


        IP属地:广东4楼2020-05-11 13:23
        收起回复
          注意:本文将排除金国,清朝,因为本文主题是汉民族VS游牧民族,女真金国和满族清朝属于渔猎民族,所以不进行讨论。另外,鲜卑也不在讨论范围内,因为鲜卑不是打败中原王朝而进来的,而是趁着中原战乱不休和其他几个胡族迁徙进来的,类似欧洲蛮族入侵罗马一样。而且鲜卑极少和南朝打仗,大多数时候是和其他鲜卑族国家进行战争,所以鲜卑也不在本文主题之内。


          IP属地:广东7楼2020-05-11 17:37
          收起回复
            唐朝:
            前言:大唐帝国是继汉朝后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也是大汉民族首次征服大漠南北,成为游牧蛮夷之主,攫取天可汗头衔的辉煌时代!
            一,唐灭东突厥之战:
            突厥犯河西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东突厥将军雅尔金和阿史那杜尔率军进扰河西。肃州(治酒泉,今甘肃酒泉)守将张士贵、甘州(治张掖,今甘肃张掖)守将张宝相互相统兵结成掎角之势,坚壁清野,利用城池阻挡突厥骑兵,最终使突厥人无功而返。这为李世民反击突厥找到了出兵的借口。六路大军将军张公瑾上书唐太宗李世民,列举了六条出兵突厥的理由。唐太宗以突厥进攻河西为借口,于二十三日诏命兵分六路出兵剿灭东突厥。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率领中军;并州都督英国公徐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资治通鉴》作通汉道,疑为“汉”和“漠”繁体字形状相近而产生的失误),由东路率主力直接进攻东突厥腹地;华州刺史霍国公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在西路顺黄河前进,与李靖、徐世勣遥相呼应;礼部尚书任城郡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为副,从灵州往西北挺进;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镇守燕云地区防止突厥军队东逃;灵州都督薛万淑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借道东北出击突厥后方,监视突利可汗。大军10余万皆受李靖节度,分6路反击突厥。突袭定襄四年正月,李靖率3000骁骑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进屯恶阳岭(今山西平鲁西北),乘夜袭占襄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颉利可汗未料到唐军突至,认为李靖敢孤军深入,定有主力随后(“兵不倾国来,靖敢提孤军至此?”),慌忙将牙帐撤至碛口(今内蒙古善丁呼拉尔)。李靖又派间谍离间其部众,颉利的心腹大将康苏密挟隋炀帝皇后萧氏及其孙杨政道至定襄降唐。颉利见康苏密降唐,不敢停留,继续率部向阴山撤退,在浑河边与柴绍的金河军交战,之后又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遭到兵出云中(今山西北部)的徐世勣率领的通漠军截击,大败。颉利退屯铁山(今内蒙古白云鄂博一带),收集余众数万。颉利自觉已不是唐军对手,即派执失思力为特使,到长安向唐太宗谢罪请降,表示愿举国内附。实际上企图待草青马肥之时,再转移到漠北,伺机东山再起。夜袭阴山唐太宗派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等去突厥抚慰,令李靖率兵接应。二月,李靖引兵至白道与徐世勣会合。徐世勣说:“颉利虽然战败,人马还多,如果走过沙漠,得到九姓铁勒的庇护,道路遥远险阻,就很难追上他们了。如今下诏派唐俭到那里去,突厥必定放松戒备,我们随后去袭击,这样就可以不战而平定贼寇了。”李靖握着徐世勣的手腕高兴地说:“您的这番话,就是韩信灭田横的策略啊。” [1] 副将张公瑾怕这么做会使唐俭等人身陷险地。李靖说只要能剿灭突厥,唐俭等人根本不用去考虑。于是李靖率精兵连夜出发,徐世勣统大军续后前进。李靖军冒雪至阴山,遇突厥营帐千余,尽俘之以随军。颉利见唐使前来抚慰,以为安然无事,未加戒备。初八,李靖派偏将苏定方率200骑兵为前锋,在浓雾掩护下衔枚疾进,至颉利牙帐七里才被发现。苏定方长驱直入攻下了突厥颉利可汗的牙帐,颉利乘千里马西逃。李靖率大军跟进,突厥军溃散,被歼万余人,被俘男女10余万。唐俭、安修仁趁乱脱险而归。颉利被俘颉利可汗在阴山被击败后,仓皇由云中向西逃窜,意图投奔吐谷浑国王慕容伏允或高昌国王麴文泰。在半路上,部将大多叛逃。其子叠罗施也与他走散。不久,身边只剩下数十骑兵的颉利可汗迎头撞上了李道宗的大同军。一番激战后,唐将张宝相将颉利可汗擒获。
            从此,颉利可汗布其南匈奴祖先的命运,要在汉人监视软禁下度过余生,哈哈哈哈。


            IP属地:广东8楼2020-05-11 17:43
            回复
              二,唐灭西突厥之战
              显庆二年闰正月二十一日,唐以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率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发唐兵与回纥兵万余人,从北道讨伐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又命右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和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为流沙安抚大使,自南道招集西突厥余众。十二月,苏定方率军在金山(今阿尔泰山)北,击破处木昆部,其俟斤懒独禄等率万余帐归降,苏定方征调其千名骑兵从军。唐朝采纳右领军郎将薛仁贵建议,争取泥孰部(弩失毕五俟斤之一)共袭沙钵罗。苏定方率唐及回纥兵万余人至曳咥河(今新疆额尔齐斯河)西,沙钵罗率十姓兵10万将其包围。苏定方命步兵持矛环据南原,自率骑兵列阵于北原。沙钵罗军三冲南原未逞,苏定方率骑兵乘势反击,大败沙钵罗军,追击30里,斩获数万人。次日,唐军继续前进,胡禄屋等五弩失毕举部归降,沙钵罗与处木昆屈律啜数百骑西遁。五咄陆部闻沙钵罗兵败,也归附阿史那步真率领的南路唐军。苏定方于是命令萧嗣业与回纥婆闰率骑兵向邪罗斯川(曳咥河南)进发,追击沙钵罗,苏定方与任雅相率新附之众继后。时遇大雪,深约二尺,诸将建议待天晴后再进军。苏定方说服部众,利用沙钵罗以为唐军必然休兵的侥幸心理,踏雪昼夜兼程地继续追击。进至双河(今新疆伊宁北),南北两路唐军会师,又长驱200里,直抵金牙山(今中亚塔什干东北)沙钵罗牙帐。沙钵罗及其将士正准备外出打猎,苏定方乘其无备,突然发起攻击,斩俘数万人。沙钵罗与其子咥运、婿阎啜等逃往石国西北之苏咄城。苏定方乃息兵,令西突厥各部落返回居所,修通道路,设置驿站,掩埋尸骨,慰问疾苦,划定疆界,恢复生产。并将沙钵罗掳掠的牲畜、财物等,全部归还原主。苏定方命萧嗣业率兵继续追击,自引大军凯旋。沙钵罗逃到石国,被石国人诱捕,送交萧嗣业。十一日,唐在西突厥故地设置漾池、昆陵二都护府,以阿吏那步真、阿史那弥射为都护,分统其十姓各部。


              IP属地:广东9楼2020-05-11 17:44
              回复
                唐灭薛延陀之战,是唐太宗时期灭亡漠北薛延陀的战争。贞观前期,唐朝曾与薛延陀结盟,对付强大的东突厥汗国,630年击灭东突厥。东突厥失败后,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接管了东突厥的故土。薛延陀臣服于唐,暗中在扩大自己的力量。639年,唐太宗试图恢复东突厥,拥立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以抗衡薛延陀的崛起,薛延陀与新恢复的东突厥进行多次战争,以防止唐朝的抗衡。为了避免薛延陀打败东突厥,唐将李勣在641年战胜薛延陀。但是644年,趁唐太宗征讨高句丽的机会,薛延陀部队发起新一轮攻势,击败东突厥,迫使阿史那思摩逃回中原。随后,高句丽寻求薛延陀的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与唐朝直接战斗。645年,夷男死后,他的儿子多弥可汗拔灼开始和唐朝大军作战。646年,唐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回纥出兵,将他杀死。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灭亡。
                这一战过后,低贱的游牧蛮夷们终于明白大汉民族的高贵和高级,俯首称臣,跪舔唐太宗,尊称其为天可汗。李世民也成为首个一统中原和大漠的伟大君主,比忽必烈早了六百多年。


                IP属地:广东10楼2020-05-11 17:47
                回复
                  2025-08-12 21:51: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四,唐灭突骑施之战
                  突骑施汗国在苏禄可汗当政时期达到了鼎盛时代,向西屡破大食,阻止其东扩,并归顺唐朝,唐玄宗册封其为左羽林大将军、顺国公,金方道经略大使,并以交河公主妻之,苏禄按时入朝进贡。但是,苏禄一直野心勃勃,不满足于做唐朝属国,一直垂涎于唐朝的安西,北庭属地。开元五年(公元717年),苏禄联合大食,吐蕃军队进犯安西,被安西副大都护汤嘉惠派兵击败。苏禄上表称臣,玄宗允之。不久,苏禄攻占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以之为牙,正式建立汗国。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苏禄趁机劫掠安西四镇,第二年,又联合吐蕃进攻安西,被击败。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十月,苏禄再次侵扰北庭及安西拔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唐朝决心反击。北庭都护盖嘉运于次年正月统兵出击,二十六日,大败苏禄军,苏禄请降。此后,突骑施汗国日衰并最后分裂成黄黑两姓,不久苏禄可汗被杀,吐火仙可汗立,余部互相攻伐,最终被唐朝平定。


                  IP属地:广东11楼2020-05-11 17:51
                  回复
                    综述:有唐一代,和东突厥,西突厥,薛延陀,突骑施,回鹘等各路游牧民族从初唐激战到晚唐,经历过征服,失利,再征服,终于最后获胜的艰苦过程,大唐终于笑到最后,把各路游牧蛮夷全部打服,经历各种藩镇割据后,将一个还算完整的河山交给了宋朝(宋朝太挫,那是后话)。大唐不愧是大汉民族的辉煌时代,继承汉朝光荣暴打各路蛮夷的同时,让它们心服口服奉上天可汗的称号,当年长安到处有归降蛮夷们的美女,任由我大唐男儿好好赏玩,用各种姿势跪舔伺候汉族男人,哈哈哈,正如李白的唐诗有云:“胡无人,汉道昌!”


                    IP属地:广东13楼2020-05-11 18:02
                    回复
                      真的很伟大,尤其是从你这满族人口里说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7-17 23:59
                      收起回复
                        我明明是大汉民族,啥时候变成满族呢?再说,我对满族同胞还是挺欣赏的。


                        IP属地:广东15楼2021-07-21 01:19
                        收起回复
                          本来想再写点大明洪武永乐大帝横扫草原和民国徐树铮拿下外蒙的英雄伟绩的,但怕人家骂我大汉族沙文主义,为了照顾这个吧某些人脆弱的自尊心,我就不继续写了,哈哈哈哈


                          IP属地:广东16楼2021-07-22 19:53
                          收起回复
                            古文明里,中国应该是属于对阵游牧民族时战绩最漂亮的一个了吧。苏美尔巴比伦古埃及都被灭了。印度倒是还在,但印度一直被蹂躏,从来没有反攻过。只有中国时不时能打败游牧帝国,到了现代还能占领他们的一大块地盘作自己的领土。哈哈,大汉民族万岁!


                            IP属地:广东17楼2022-04-03 09: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