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拿到测评结果,语言的进展一直都比较缓慢,所以看到语言这块的结果,也在我的预料之中。
把表格拿出来,让大家对照一下。


CARS的3分项现在是5项,第一次测评是11项,半年的时间,消灭了6项。
10.16日 语言6.77个月 5.5日 语言10.5个月
10.16日 社交9.1个月 5.5日 社交 15个月
10.16日 精细动作 12.6个月 5.5日 精细动作 20个月
10.16日 大动作 18.9个月 5.5日 大动作 27个月
10.16日 适应性 3.97个月 5.5日 适应性 26.5个月
我要感谢我的孩子,他这么的认真,这么的努力,这么的配合,给我这么大的安慰。
表格上写着,33-36分,3分以上的选项如果小于5项,就已经是轻度的了。但是由于语言落后的影响,即使低于5项,也不会逃脱中度的范围。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他语言的落后,完全是因为我这个不负责任的妈妈,从来没有认真的教过他,总是想努力赚钱,给他更好的生活,却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有的技能,没有注重他的发展。我曾经也一度的内疚,自责,无法自拔。可现在,我选择了用更好的方法去教育他,化压力为动力,用我所有的能力去给他一个好的教育环境。
从开始干预到现在已经半年了,期间的辛酸和艰难不言而喻。从最初的不敢相信,不想相信,被迫相信,已经转变为现在的坦然接受并积极面对。
我主页一共写了十篇文章,洋洋洒洒的记录了这半年来的点滴和心得,大家有需要的可以去查阅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孩子成长的点滴,过多的细节没办法在这里一一记录,我总结了一些,以供大家参考。
以下顺序不代表执行的时间顺序
1、认知
认知是一个难题,我记得他第一个词汇学习了大概十天左右,是酸奶,因为当时他喜欢的零食只有酸奶和薯片,我真的是用尽了所有的办法,每次喝酸奶都要耐心的设计一番,既让他有明确的动机,又需要大人的求助,这个酸奶功不可没,联结着柜子,盒子,箱子,冰箱等等的名词。
这一块,是我比较自责的地方,总是觉得孩子大了就懂事了,慢慢再教,殊不知孩子这种情况,不教永远都不会。所以当时去医院测评的时候,他的语言程度是极重度,只有6个月的水平,可以说那时候连妈妈这个名词都不懂。所以,这半年来,我一直当他语言方面是半岁的孩子,面对一个半岁的孩子,肯定不可以苛求太多。但是,同样半岁的孩子,NT和ASD又是不一样的,所以只能摆正自己的心态,接受这缓慢的进度,同时自己多多学习,才有可能赶上前行着的步伐。
目前来看,家里面一些简单事物的描述,因果关系,比如吃饭,先洗手这样有因果关系的短语,可以听懂一些,有时候需要一些辅助再执行,多半是配合度不太好的问题,还是受认知影响。
2、情绪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家长为此苦恼,因为情绪问题,大多都是家长的溺爱,娇惯,过度满足以及在战败中的屡次妥协所造成了,这种情绪时间久了就会变成行为问题,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可能性格比较急躁,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我以前听过一位老师讲,行为问题都是家长教育不当,或者教育不到位而造成的。这一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虽然以前没发现孩子的问题,但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所以孩子目前并没有行为问题。以后随着认知的提升,经验的积累,一定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的,所以真的要提早预防。
3、情感
情感和情绪不同,它是孩子对某些人,事物,物品的感情,喜欢或者讨厌,亲近或者疏远。在最开始干预的时候,他几乎对人没有依恋,对我还好一些,只是偶尔的让我抱抱,对于爸爸几乎是视而不见的,爸爸离开,爸爸回家完全和他没关系。现在下午爸爸下班回来,听到钥匙开门的声音,就会很快的跑去门口,拉着爸爸进来,要求抱抱。平时和我在家的时候,经常坐到我腿上,回头看我笑,或者和我面对面,捧着我的脸就亲亲,或者抱着我,让我亲他,紧紧的搂着,把头靠在我肩膀上,很暖,真的。
4、等待
开始孩子认知很弱,并不能理解等待的含义,也听不懂等一下,等等,等会的意思,当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他就会很着急,很烦躁。这个真的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动作配合声音,等待1-3秒,迅速给他,时间逐渐拉长,孩子可以等待的时间也可以慢慢变长。也可以和孩子说123,说完立刻满足,当然,有些不能满足的事情,也要告诉孩子不行,不可以,不能类似这种的词,不能单一用一个词,不管是物、人还是语言,都是需要泛化的。现在他可以做到的是,我说等一下,他会回去等一下下的,我不过去他再过来找我,这个时候需要满足孩子。现在还没有时间改变,不知道白天,黑天,不知道上午,下午,所以不能让孩子等太久,这会使下一次的等待更短暂,更难进行。
5、饮食
饮食这块,我真的是操碎了心的,开始始任何蔬菜都不吃的,后来误打误撞做了次饭团,加了鸡蛋,他吃了,再后来一点点加蔬菜,从数量到种类,都有慢慢的增加,现在哪怕是饭团里花花绿绿的也会吃了,做土豆片,放了菠菜,也不会挑出来了,只不过好像吃的没有单独吃土豆片那么香。就是这样我也知足了,早上的饭团里面的蔬菜,应该就可以满足他一些维生素的补充了,平时做菜再放一些蔬菜粉,鱼肉松之类的。哦,对了,之前还自己磨了水果粉给他放酸奶,做了苹果干,吃了一段时间不吃了,又改成粉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孩子要斗智斗勇。
6、习惯
我们的孩子,大多比较慵懒,生活习惯不好,抗拒刷牙,吃饭,穿衣服,做简单的家务,他也不例外。
刷牙我是先用硅胶的给他适应了两个月,然后到软毛的,只碰门牙几下,持续半个多月,再到刷门牙,最后是全部的牙齿。
吃饭是先挖好给他,自己拿勺子,拿稳了以后辅助他自己挖,再稳定一下让他独立吃,开始吃的很脏,动作也不标准,暂时不需要纠正。等他习惯自己吃饭了以后,再纠正动作,不然怕打消孩子的积极性。还有,选择适合孩子的,勺子把不要太长,最后是粗一点的,方便拿,比较容易抓握。
穿衣服,这个需要用逆向连锁练习法,从最后一步开始,选择合适的动机,不如不脱衣服就不能洗澡,不穿就不能出门等等。
简单家务,他现在可以拿碗去餐椅,吃完能能送回去,进餐的时候,可以擦掉在餐椅上的饭粒,自己拿纸擦衣服擦手。
这些目前来说,也只是能做到一个样子,就吃饭还不错,刷牙自己刷也就是瞎弄,不过不抗拒我给他刷了,拿碗筷也不是每次都是,自己调整好频率,做的多孩子也会烦,做的少又不上心,还是看实际情况而定。
7、安全意识
刚发现的时候,带他在小区里玩,傍晚的时候,小区里几乎没人,我和他爸说,我们藏起来,看他会不会找我们,结果我们藏了半天,孩子根本没发现。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瞬间,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了孩子的内心。
看到了那个在孤独的角落里,看似独自开心的他。
那个几乎和人没有交集的,只对物体感兴趣的他。
看到了对于所有语言都不理解,也无法表达的他。
面对着这美好的世界,却丝毫体会不会乐趣的他。
夕阳西下,夜幕下一个孤独的小背影在独自玩耍,顿时心像被刀子戳中了一样。
很久以后,我再想起,心依旧很痛,很痛,到现在依然如此。还好,我在学习,孩子在成长,虽然出去也偶尔会乱跑,但是基本能叫的回来,听的懂语气,有时候温柔的喊儿子,回来,他很想去那个地方的时候,还是会跑掉,但是当我转变语气,喊他大名的时候,他基本也会停下来的。出门会拉手,我和他爸爸谁也不能落下,跑开了也是经常会回头看看,出去过马路,能听指令,有车不能走,没车过马路,就算是这样,我也会抓住他的手,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哪根筋搭错了会跑出去,真的不能掉以轻心。
有宝妈问我,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改变,其实每个孩子不同,方法也不同,他有段时间很喜欢走楼梯的,但是自己不敢下,他非要下去,我不跟着,他走到一半,害怕,找我,发现我不见了,其实我在角落偷偷看着他的,过了几秒我才出来,这样做了几次,后面就是楼道防火门,进去就是入户门的,他要进去,我不进,他也是进去,想出来,门打不开,就有点着急害怕找妈妈了,经过这几次以后,再加上亲子关系慢慢的变好,我就开始出门拉着他,他也不反抗,后来伸手,提示他拉着妈妈,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现在几乎出门都是拉着我们的。但是这个楼梯,说实话,也有点危险的,我是了解我儿子,他性格就是比较小心的,不然我不敢这么做的,我不过去,他不敢动,对于危险感太低的孩子,还是慎用。
8、作息时间
这个其实不太难的,给孩子适当的锻炼机会,虽然现在疫情期间,但是去人少,空旷的地方还是可以的,白天不睡,他晚上也就8点就困了,入睡比较容易。夜醒的话,一部分是孩子认知不好,白天看到什么他不理解的物品,事情,可能印象深刻就比较孩子,努力安抚孩子就好。另一部分有可能是孩子胃肠不太好,消化不好,腹泻或者便秘都有可能,多观察。这个真不是孩子的错,也不是孩子的问题,大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好。睡眠时间,这个因人而异,不能以谁谁谁家孩子怎么怎么样为标准,你不是范冰冰,他爸也不是刘德华,每个人都不一样,不要比较。
9、亲子关系
基本上来说,父母占干预的主导,老人只能辅助,如果前期都是老人带的比较多,那么亲子关系就不是那么理想了。我是个例外,我是既带娃又工作,所以整体上来说,没有和孩子太多互动,孩子看了一年多的电视,这个事情一直是我比较自责和愧疚的。但是,再多的愧疚和自责,也回不到以前了,现在的问题就是把一切都放心,努力干预孩子。前期的互动其实还是比较困难的,不管玩什么,干什么,孩子都是没有兴趣的,只会呆呆的卡看着天花板,眼神空洞,凝视空间,无对视,不看人,不观察人,最开始的几天几乎都是这种状态。所以开始的时候,我就努力出现在他的视线,但是我不打扰他,后来他稍微有一些观察到我了,我就和他玩感官类游戏,举高高,抛接,背着颠颠,抱着跑,跳,一次一小时,老母亲的肩周炎从那时候开始就严重了。不过也算不负有心人了,过了一个月,有少量他主动发起的亲子互动游戏了。然后越来越多,互动越多,依恋关系越好,相辅相成。
10、肠胃问题
肠胃问题并不是自闭症孩子的专属,开始的时候,大多父母都是因为孩子挑食而妥协,只做孩子喜欢吃的东西,长期的饮食单一或者营养不全面,肯定会产生肠胃问题。这个我就不赘述了,可以参考上面饮食的问题。他现在虽然没有固定的排便时间,但是总算是规律了,也不会便秘了。
11、如厕问题
这个说起来我就比较惭愧了,一直没有信心进行,之前想觉得他认知好一点再继续,后来冬天供暖不好,就又搁置了,现在天气好了又准备开始了。尿尿次数比较多,尿湿了会嗯嗯嗯的,找我来给他换,买了小马桶,让他平时玩水晶泥什么的,坐一坐,先适应一下,之前排便的时候,我一直在旁白拉粑粑了,尿尿也是,我是想先让他明白这件事,再熟悉马桶,慢慢的做联结,也不知道可不可行,需要多久,如果大家有看到这里,有好的建议,留言给我哦,感谢!
最后,我想说的是,只要你够努力,孩子就会有相应的进步,你努力多少,孩子就会回报多少。但每个孩子基础不同,要以他的基础水平,横向纵向,不同的点,和孩子原来的样子去做比较,而不是和某某某家的孩子去比较。
每个人都有惰性,包括我也是一样,有时间想的事情也没有及时的,系统的,全面的去执行,我们需要反思,在抱怨孩子进步少,改变小的时候,请你想一想,你有学习多少,你有对孩子的行为改观了多少。这是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提醒自己的,这个比任何事都重要。
最后,祝大家的孩子早日NT,谢谢大家。
把表格拿出来,让大家对照一下。


CARS的3分项现在是5项,第一次测评是11项,半年的时间,消灭了6项。
10.16日 语言6.77个月 5.5日 语言10.5个月
10.16日 社交9.1个月 5.5日 社交 15个月
10.16日 精细动作 12.6个月 5.5日 精细动作 20个月
10.16日 大动作 18.9个月 5.5日 大动作 27个月
10.16日 适应性 3.97个月 5.5日 适应性 26.5个月
我要感谢我的孩子,他这么的认真,这么的努力,这么的配合,给我这么大的安慰。
表格上写着,33-36分,3分以上的选项如果小于5项,就已经是轻度的了。但是由于语言落后的影响,即使低于5项,也不会逃脱中度的范围。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他语言的落后,完全是因为我这个不负责任的妈妈,从来没有认真的教过他,总是想努力赚钱,给他更好的生活,却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有的技能,没有注重他的发展。我曾经也一度的内疚,自责,无法自拔。可现在,我选择了用更好的方法去教育他,化压力为动力,用我所有的能力去给他一个好的教育环境。
从开始干预到现在已经半年了,期间的辛酸和艰难不言而喻。从最初的不敢相信,不想相信,被迫相信,已经转变为现在的坦然接受并积极面对。
我主页一共写了十篇文章,洋洋洒洒的记录了这半年来的点滴和心得,大家有需要的可以去查阅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孩子成长的点滴,过多的细节没办法在这里一一记录,我总结了一些,以供大家参考。
以下顺序不代表执行的时间顺序
1、认知
认知是一个难题,我记得他第一个词汇学习了大概十天左右,是酸奶,因为当时他喜欢的零食只有酸奶和薯片,我真的是用尽了所有的办法,每次喝酸奶都要耐心的设计一番,既让他有明确的动机,又需要大人的求助,这个酸奶功不可没,联结着柜子,盒子,箱子,冰箱等等的名词。
这一块,是我比较自责的地方,总是觉得孩子大了就懂事了,慢慢再教,殊不知孩子这种情况,不教永远都不会。所以当时去医院测评的时候,他的语言程度是极重度,只有6个月的水平,可以说那时候连妈妈这个名词都不懂。所以,这半年来,我一直当他语言方面是半岁的孩子,面对一个半岁的孩子,肯定不可以苛求太多。但是,同样半岁的孩子,NT和ASD又是不一样的,所以只能摆正自己的心态,接受这缓慢的进度,同时自己多多学习,才有可能赶上前行着的步伐。
目前来看,家里面一些简单事物的描述,因果关系,比如吃饭,先洗手这样有因果关系的短语,可以听懂一些,有时候需要一些辅助再执行,多半是配合度不太好的问题,还是受认知影响。
2、情绪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家长为此苦恼,因为情绪问题,大多都是家长的溺爱,娇惯,过度满足以及在战败中的屡次妥协所造成了,这种情绪时间久了就会变成行为问题,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可能性格比较急躁,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我以前听过一位老师讲,行为问题都是家长教育不当,或者教育不到位而造成的。这一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虽然以前没发现孩子的问题,但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所以孩子目前并没有行为问题。以后随着认知的提升,经验的积累,一定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的,所以真的要提早预防。
3、情感
情感和情绪不同,它是孩子对某些人,事物,物品的感情,喜欢或者讨厌,亲近或者疏远。在最开始干预的时候,他几乎对人没有依恋,对我还好一些,只是偶尔的让我抱抱,对于爸爸几乎是视而不见的,爸爸离开,爸爸回家完全和他没关系。现在下午爸爸下班回来,听到钥匙开门的声音,就会很快的跑去门口,拉着爸爸进来,要求抱抱。平时和我在家的时候,经常坐到我腿上,回头看我笑,或者和我面对面,捧着我的脸就亲亲,或者抱着我,让我亲他,紧紧的搂着,把头靠在我肩膀上,很暖,真的。
4、等待
开始孩子认知很弱,并不能理解等待的含义,也听不懂等一下,等等,等会的意思,当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他就会很着急,很烦躁。这个真的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动作配合声音,等待1-3秒,迅速给他,时间逐渐拉长,孩子可以等待的时间也可以慢慢变长。也可以和孩子说123,说完立刻满足,当然,有些不能满足的事情,也要告诉孩子不行,不可以,不能类似这种的词,不能单一用一个词,不管是物、人还是语言,都是需要泛化的。现在他可以做到的是,我说等一下,他会回去等一下下的,我不过去他再过来找我,这个时候需要满足孩子。现在还没有时间改变,不知道白天,黑天,不知道上午,下午,所以不能让孩子等太久,这会使下一次的等待更短暂,更难进行。
5、饮食
饮食这块,我真的是操碎了心的,开始始任何蔬菜都不吃的,后来误打误撞做了次饭团,加了鸡蛋,他吃了,再后来一点点加蔬菜,从数量到种类,都有慢慢的增加,现在哪怕是饭团里花花绿绿的也会吃了,做土豆片,放了菠菜,也不会挑出来了,只不过好像吃的没有单独吃土豆片那么香。就是这样我也知足了,早上的饭团里面的蔬菜,应该就可以满足他一些维生素的补充了,平时做菜再放一些蔬菜粉,鱼肉松之类的。哦,对了,之前还自己磨了水果粉给他放酸奶,做了苹果干,吃了一段时间不吃了,又改成粉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孩子要斗智斗勇。
6、习惯
我们的孩子,大多比较慵懒,生活习惯不好,抗拒刷牙,吃饭,穿衣服,做简单的家务,他也不例外。
刷牙我是先用硅胶的给他适应了两个月,然后到软毛的,只碰门牙几下,持续半个多月,再到刷门牙,最后是全部的牙齿。
吃饭是先挖好给他,自己拿勺子,拿稳了以后辅助他自己挖,再稳定一下让他独立吃,开始吃的很脏,动作也不标准,暂时不需要纠正。等他习惯自己吃饭了以后,再纠正动作,不然怕打消孩子的积极性。还有,选择适合孩子的,勺子把不要太长,最后是粗一点的,方便拿,比较容易抓握。
穿衣服,这个需要用逆向连锁练习法,从最后一步开始,选择合适的动机,不如不脱衣服就不能洗澡,不穿就不能出门等等。
简单家务,他现在可以拿碗去餐椅,吃完能能送回去,进餐的时候,可以擦掉在餐椅上的饭粒,自己拿纸擦衣服擦手。
这些目前来说,也只是能做到一个样子,就吃饭还不错,刷牙自己刷也就是瞎弄,不过不抗拒我给他刷了,拿碗筷也不是每次都是,自己调整好频率,做的多孩子也会烦,做的少又不上心,还是看实际情况而定。
7、安全意识
刚发现的时候,带他在小区里玩,傍晚的时候,小区里几乎没人,我和他爸说,我们藏起来,看他会不会找我们,结果我们藏了半天,孩子根本没发现。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瞬间,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了孩子的内心。
看到了那个在孤独的角落里,看似独自开心的他。
那个几乎和人没有交集的,只对物体感兴趣的他。
看到了对于所有语言都不理解,也无法表达的他。
面对着这美好的世界,却丝毫体会不会乐趣的他。
夕阳西下,夜幕下一个孤独的小背影在独自玩耍,顿时心像被刀子戳中了一样。
很久以后,我再想起,心依旧很痛,很痛,到现在依然如此。还好,我在学习,孩子在成长,虽然出去也偶尔会乱跑,但是基本能叫的回来,听的懂语气,有时候温柔的喊儿子,回来,他很想去那个地方的时候,还是会跑掉,但是当我转变语气,喊他大名的时候,他基本也会停下来的。出门会拉手,我和他爸爸谁也不能落下,跑开了也是经常会回头看看,出去过马路,能听指令,有车不能走,没车过马路,就算是这样,我也会抓住他的手,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哪根筋搭错了会跑出去,真的不能掉以轻心。
有宝妈问我,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改变,其实每个孩子不同,方法也不同,他有段时间很喜欢走楼梯的,但是自己不敢下,他非要下去,我不跟着,他走到一半,害怕,找我,发现我不见了,其实我在角落偷偷看着他的,过了几秒我才出来,这样做了几次,后面就是楼道防火门,进去就是入户门的,他要进去,我不进,他也是进去,想出来,门打不开,就有点着急害怕找妈妈了,经过这几次以后,再加上亲子关系慢慢的变好,我就开始出门拉着他,他也不反抗,后来伸手,提示他拉着妈妈,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现在几乎出门都是拉着我们的。但是这个楼梯,说实话,也有点危险的,我是了解我儿子,他性格就是比较小心的,不然我不敢这么做的,我不过去,他不敢动,对于危险感太低的孩子,还是慎用。
8、作息时间
这个其实不太难的,给孩子适当的锻炼机会,虽然现在疫情期间,但是去人少,空旷的地方还是可以的,白天不睡,他晚上也就8点就困了,入睡比较容易。夜醒的话,一部分是孩子认知不好,白天看到什么他不理解的物品,事情,可能印象深刻就比较孩子,努力安抚孩子就好。另一部分有可能是孩子胃肠不太好,消化不好,腹泻或者便秘都有可能,多观察。这个真不是孩子的错,也不是孩子的问题,大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好。睡眠时间,这个因人而异,不能以谁谁谁家孩子怎么怎么样为标准,你不是范冰冰,他爸也不是刘德华,每个人都不一样,不要比较。
9、亲子关系
基本上来说,父母占干预的主导,老人只能辅助,如果前期都是老人带的比较多,那么亲子关系就不是那么理想了。我是个例外,我是既带娃又工作,所以整体上来说,没有和孩子太多互动,孩子看了一年多的电视,这个事情一直是我比较自责和愧疚的。但是,再多的愧疚和自责,也回不到以前了,现在的问题就是把一切都放心,努力干预孩子。前期的互动其实还是比较困难的,不管玩什么,干什么,孩子都是没有兴趣的,只会呆呆的卡看着天花板,眼神空洞,凝视空间,无对视,不看人,不观察人,最开始的几天几乎都是这种状态。所以开始的时候,我就努力出现在他的视线,但是我不打扰他,后来他稍微有一些观察到我了,我就和他玩感官类游戏,举高高,抛接,背着颠颠,抱着跑,跳,一次一小时,老母亲的肩周炎从那时候开始就严重了。不过也算不负有心人了,过了一个月,有少量他主动发起的亲子互动游戏了。然后越来越多,互动越多,依恋关系越好,相辅相成。
10、肠胃问题
肠胃问题并不是自闭症孩子的专属,开始的时候,大多父母都是因为孩子挑食而妥协,只做孩子喜欢吃的东西,长期的饮食单一或者营养不全面,肯定会产生肠胃问题。这个我就不赘述了,可以参考上面饮食的问题。他现在虽然没有固定的排便时间,但是总算是规律了,也不会便秘了。
11、如厕问题
这个说起来我就比较惭愧了,一直没有信心进行,之前想觉得他认知好一点再继续,后来冬天供暖不好,就又搁置了,现在天气好了又准备开始了。尿尿次数比较多,尿湿了会嗯嗯嗯的,找我来给他换,买了小马桶,让他平时玩水晶泥什么的,坐一坐,先适应一下,之前排便的时候,我一直在旁白拉粑粑了,尿尿也是,我是想先让他明白这件事,再熟悉马桶,慢慢的做联结,也不知道可不可行,需要多久,如果大家有看到这里,有好的建议,留言给我哦,感谢!
最后,我想说的是,只要你够努力,孩子就会有相应的进步,你努力多少,孩子就会回报多少。但每个孩子基础不同,要以他的基础水平,横向纵向,不同的点,和孩子原来的样子去做比较,而不是和某某某家的孩子去比较。
每个人都有惰性,包括我也是一样,有时间想的事情也没有及时的,系统的,全面的去执行,我们需要反思,在抱怨孩子进步少,改变小的时候,请你想一想,你有学习多少,你有对孩子的行为改观了多少。这是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提醒自己的,这个比任何事都重要。
最后,祝大家的孩子早日NT,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