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圈,有一句话叫做“高铁一通,人去楼空”,就是说明高铁对中小城市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这就是虹吸效应。
我们老百姓也常说一句老话叫做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在大树底下是长不出草的。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阳光和地下的水分营养都被大树吸光了。
在这里我想说高铁也像一棵大树,对于京山有利也有弊。
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经历了房地产市场上的黄金10年,也是京山这些年城区建设比较迅速的十年,当然也有很多市区的人往武汉等大城市聚集,农村的人外出务工的人特别多,这部分人群在大城市赚了钱,很多都在京山城区买房定居。所以你现在可以看到农村地区基本上都是留守的老人或者儿童青壮年,一般都在外面打工,而村里面稍微有钱的人都会在城区和外面买了房。这是城市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个现象。
一直以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武汉一家独大
最近这几年不少大中型城市都开放了户籍,放松落户的政策,甚至出台了各种补贴措施来吸引外地的人才。而之前很难在大城市落户的地方,现在变得如此轻松简单,这也对周边的地区人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把小城市的房子卖掉,到大城市去生活工作成为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
高铁具有几大效应,第一是通道效应,第二叫节点效应,第三个才是集聚效应。对于大城市来讲它是集聚效应,对于中等城市来讲它是节点效应,对于京山来讲它只能算通道效应,看得见火车经过却不见人下来。
各地方政府极力争取高铁站,这多半基于对高铁重塑区域经济格局的预期,那么高铁真的会给各个城市都带来发展的机遇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在他看来高铁的效应不应夸大,而且高铁对于不同城市会带来不同效应,有利于大城市,而对中小城市作用不明显。因此,中小城市不能盲目建设高铁新城,如果投入巨额建设资金难以收回,只会自己种下苦果自己咽。
大城市可能有一定的效应,可以通过高铁新城集聚产业拉动经济发展。
中等城市如果是一个交通枢纽是有希望的,旅客要在这里换乘,会带来很大的人流,企业愿意利用这个区位发展,这样对高铁新城就有一定的需求。
但是对于京山来说如果只是通过一下,规划建设高铁新城实际上起不到什么作用,可能是极大的浪费。
比较理性的建议:可以一次性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不要一下子就大规模投入全面开花。对于高铁新城可以先规划一个两三平方公里的启动区,逐级开发,这样对高铁新城建设更为有利。
没有产业支撑不了新城,可喜的是京山已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同时在保前期招商引资成果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工业区及温泉新区的建设,所以利大于弊。
在我国资源分布高度依赖行政等级的情况下,高铁对小城市就是吸血作用。特别是许多小城市的高铁站放在离市区超级远的地方,
可惜,民众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在争抢高铁站。至于领导认没认识到不重要,反正他任期过了有政绩了就可能走了
高铁根本带不动小城市当地的经济,至少目前是这样的,但确实把小城市的房价带动起来了,一听说要建高铁了,房价就涨了。
高铁会增加京山的人员流出,但是人口流出不一定是坏事,外出人口赚到钱了,钱回来会带动京山的消费。
高铁对京山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京山市本身,对城市而言,高铁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放大器,将城市的优点进一步放大,使得本身就有吸引力的城市其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我市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因为高铁可以扩大旅游范围。
在2018年,京山全域旅游大会确定2020年、2025年、2030年发展目标,致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市和优秀旅游目的地

旅游业是综合性的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又是一个文化产业、幸福产业,要先谋后动,思在谋前。
刘启华要求,要按照2020年成功创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市,2025年创建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市,2030年建成全国知名的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任务,以超常的举措来推进全域旅游。
由市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推进全域旅游的统筹协调工作。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旅游专项资金,用于旅游的市场开发、宣传促销、智慧旅游、人才培训等方面。
同时市政府在保前期招商引资成果的基础上,今年4月又部署了2020年招商引资工作

4月1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视频会议在市电信公司八楼会议室召开。市政府已围绕农机装备、新材料及精细化工、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食用菌、文化旅游6大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招商。
现已建成智能制造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四大产业园,文化旅游类还将招商引资:1.游客接待中心项目、2.虎爪山生态旅游综合体项目、3.京山鸟语花香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4.苏家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5.京山“世外桃源”影视基地项目
我们老百姓也常说一句老话叫做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在大树底下是长不出草的。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阳光和地下的水分营养都被大树吸光了。
在这里我想说高铁也像一棵大树,对于京山有利也有弊。
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经历了房地产市场上的黄金10年,也是京山这些年城区建设比较迅速的十年,当然也有很多市区的人往武汉等大城市聚集,农村的人外出务工的人特别多,这部分人群在大城市赚了钱,很多都在京山城区买房定居。所以你现在可以看到农村地区基本上都是留守的老人或者儿童青壮年,一般都在外面打工,而村里面稍微有钱的人都会在城区和外面买了房。这是城市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个现象。
一直以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武汉一家独大
最近这几年不少大中型城市都开放了户籍,放松落户的政策,甚至出台了各种补贴措施来吸引外地的人才。而之前很难在大城市落户的地方,现在变得如此轻松简单,这也对周边的地区人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把小城市的房子卖掉,到大城市去生活工作成为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
高铁具有几大效应,第一是通道效应,第二叫节点效应,第三个才是集聚效应。对于大城市来讲它是集聚效应,对于中等城市来讲它是节点效应,对于京山来讲它只能算通道效应,看得见火车经过却不见人下来。
各地方政府极力争取高铁站,这多半基于对高铁重塑区域经济格局的预期,那么高铁真的会给各个城市都带来发展的机遇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在他看来高铁的效应不应夸大,而且高铁对于不同城市会带来不同效应,有利于大城市,而对中小城市作用不明显。因此,中小城市不能盲目建设高铁新城,如果投入巨额建设资金难以收回,只会自己种下苦果自己咽。
大城市可能有一定的效应,可以通过高铁新城集聚产业拉动经济发展。
中等城市如果是一个交通枢纽是有希望的,旅客要在这里换乘,会带来很大的人流,企业愿意利用这个区位发展,这样对高铁新城就有一定的需求。
但是对于京山来说如果只是通过一下,规划建设高铁新城实际上起不到什么作用,可能是极大的浪费。
比较理性的建议:可以一次性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不要一下子就大规模投入全面开花。对于高铁新城可以先规划一个两三平方公里的启动区,逐级开发,这样对高铁新城建设更为有利。
没有产业支撑不了新城,可喜的是京山已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同时在保前期招商引资成果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工业区及温泉新区的建设,所以利大于弊。
在我国资源分布高度依赖行政等级的情况下,高铁对小城市就是吸血作用。特别是许多小城市的高铁站放在离市区超级远的地方,
可惜,民众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在争抢高铁站。至于领导认没认识到不重要,反正他任期过了有政绩了就可能走了
高铁根本带不动小城市当地的经济,至少目前是这样的,但确实把小城市的房价带动起来了,一听说要建高铁了,房价就涨了。
高铁会增加京山的人员流出,但是人口流出不一定是坏事,外出人口赚到钱了,钱回来会带动京山的消费。
高铁对京山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京山市本身,对城市而言,高铁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放大器,将城市的优点进一步放大,使得本身就有吸引力的城市其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我市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因为高铁可以扩大旅游范围。
在2018年,京山全域旅游大会确定2020年、2025年、2030年发展目标,致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市和优秀旅游目的地

旅游业是综合性的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又是一个文化产业、幸福产业,要先谋后动,思在谋前。
刘启华要求,要按照2020年成功创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市,2025年创建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市,2030年建成全国知名的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任务,以超常的举措来推进全域旅游。
由市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推进全域旅游的统筹协调工作。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旅游专项资金,用于旅游的市场开发、宣传促销、智慧旅游、人才培训等方面。
同时市政府在保前期招商引资成果的基础上,今年4月又部署了2020年招商引资工作

4月1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视频会议在市电信公司八楼会议室召开。市政府已围绕农机装备、新材料及精细化工、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食用菌、文化旅游6大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招商。
现已建成智能制造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四大产业园,文化旅游类还将招商引资:1.游客接待中心项目、2.虎爪山生态旅游综合体项目、3.京山鸟语花香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4.苏家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5.京山“世外桃源”影视基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