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容妃代掌启祥宫时,曾在启祥宫办些小茶会,让诸妃读些诗词之类的,或是作画或是抄录,以此怡情养性。
第一幕:【容妃、敏妃、如妃、皇后(可架空)】
中秋宫宴将至,一日中宫处定省提及宴会筹备之事,容妃率先提出可给后入宫的妃嫔领协理之职,敏妃误以为容妃要借机提携自己交好的新人,说宫宴很重要,唯恐不周,如妃与容交好,便出言相帮,皇后出言询问容妃意欲推荐何人,容妃言昌妃,先前启祥宫茶会多由她主持,上回也协理了宫宴(襄妃剧本),可见行事稳妥,皇后准此提议,命襄妃主理,昌妃协理。
第二幕:【敏妃、容妃、如妃】
定省过后,容妃本欲与如一道前往承恩宫探望庄妃,敏妃听闻讽刺容妃方才提拔昌妃讨好皇后这又要去庄妃面前装好人,如妃又随容学习宫务又为容说话,竹篮打水一场空,暗指庄妃派早已分崩离析。
第三幕:【容妃、如妃】
敏妃走后,如试探容妃是不是要投中宫麾下。容妃道自己如初,即便当时推荐了如,敏妃等人反驳,结果不一定成,而推荐昌妃,昌妃是中宫族妹,诸人哪怕不愿,也得看看皇后的面子,这事才能有意义,如妃认可。
第四幕:【容妃、宁妃、庄妃】
容妃进承恩宫见庄妃,正巧宁妃也在,容妃带了一幅墨梅图,上题“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劝慰庄妃顾念自己的身体,也表明了自己打算靠自己在宫中占据一席之地,即便如此,往后如庄妃有差遣,自己照旧遵从,宁妃表示亦然。
第五幕:【容妃、如妃、宁妃】
宁妃办小宴,邀请容、如,谈及宫中局势,容妃提出,宫中先前传言庄妃有心中宫之位,我们同庄妃交好,如若在庄妃辞主位后表现出任何与中宫对立的态度,无疑会让有心人借此拿之前的谣言生事,应该顺应局势,与中宫表面臣服,从长计议,自己举荐昌妃亦是有这个原因。而宁妃提出,唯恐有人趁机打压庄妃派系,如妃擅花草,思及先前庆妃因敖汉莲受罚之事,提出太后既然在意天象吉兆,不如由此借势延伸,加深中宫与慈宁矛盾。
第六幕:【容妃、温妃】
温妃前来探望容妃,提及容妃推荐昌妃似乎不像容妃平日行事风格,是否打算转投中宫,容妃直言打算以诗会开始,循序渐进在后宫刷沉稳人设,为日后铺路,温妃提及容平分歧,容妃表示一定要让姐姐回心转意。
第七幕:【容妃、平妃】
容妃主动找平妃道歉,说自己先前想法过于简单,又提及现下处境艰难,恳请平妃原谅,平妃顾念姊妹之情,与容妃关系缓和。
第八幕:【昌妃、纯妃、容妃】
主理宫宴是个表现机会,昌妃与纯妃交好,常与她商量,小宴后容妃有心,带糕点来看昌妃,见她与纯妃二人正在商议宴席上所用器皿纹样,容妃瞧了一眼内务府呈上来的样式,只说斗彩婴戏和五福捧寿不要选,其余都是喜庆图样,选哪个都成,至于其中缘故,容妃并未多言,只是提点昌妃要更加谨慎,毕竟是中宫族妹,有时无心变有心。
第九幕:【昌妃、纯妃】
容妃走后,昌妃疑惑不解,纯妃说与容妃打过几次交道,觉得人还是很好的,既然容妃举荐昌妃,自然也不喜欢昌妃将差事办砸,又提及如若因为这些事就再去询问中宫,落在旁人眼里难免显得没主意,不如就按着容妃所言试试。
第十幕:【皇后、昌妃】
宴会顺利,昌妃作为协理亦有嘉奖,一日定省后,昌妃留下陪皇后叙话,闲谈时提及容妃此人,将先前诗会、协理宴席提醒器皿图案以及事后道谢时容妃所言,一一告知皇后。
第十一幕:【容妃、如妃】
待到牡丹将开之时,容妃询问如妃可有法子让牡丹早开或晚开,坤宁与慈宁皆种植牡丹,皇后迁回坤宁宫,如若能让坤宁牡丹盛而慈宁衰,以此触及太后忌讳,激化矛盾更好。再者昔日庄妃受挫,缘起庄妃抽中牡丹花签,致流言喧嚣,不如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如妃道催花之法复杂,容易被发现,或可买通御花园宫人,过量浇花导致烂根,可令慈宁牡丹枯萎不开。
第十二幕:【容妃、宁妃】
容妃念及宁妃彻查过宫人结党营私,便将此事告知宁妃,多次以赏赐为由,安排不同宫人同一时间多为慈宁牡丹浇水,导致牡丹照顾过度烂根,坤宁牡丹极盛,而慈宁宫牡丹迟迟未开,后竟相继枯萎,宫中顿起谣言,道太后是皇帝生母,依宗法,地位远不及正位中宫(清吧科普,皇帝原配福晋是第三尊贵,生母是第七尊贵),花草有灵,自知尊卑。
第十三幕:【容妃、平妃】
宫中流言四起,容平私下讨论,容直言此事自己也有参与,为了激化慈宁中宫矛盾,唯恐有人借机打压庄妃派,实在是不得已,平妃恼容妃莽撞,容妃道现在慈宁坤宁都在风口浪尖,谁会想到式微的庄妃派系,又提醒平妃慈宁那儿敏慧二人已经占尽风头,平妃也该早为自己留条后路。
第十四幕:【容妃、敏妃、太后】
一日御花园闲游,容妃遇一小宫女跪在太阳下,询问得知是其无意提及牡丹之事,被敏妃听闻处罚,容妃见宫女年岁尚小,脸色不佳,便免其罚。后为敏妃得知,慈宁宫定省时发难容妃,容妃道花草荣枯再寻常不过的小事,子不语怪力乱神。太后闻后不悦,道容妃心浮气躁,禁足兰晖斋一月,不可出兰晖斋,他人亦不可探望。
第十五幕:【平妃、谨妃、太后】
平妃唯恐牵连出容妃,而容妃禁足无法应对,自请替太后彻查枯萎之事。谨妃见平妃自请,因其姊与平关系甚笃,又同为太后派系,便言平妃素日处事稳妥,也能独当一面,太后准允,平妃知晓结果,声势浩大地查探一番,最终移祸御花园宫人,道是宫人怠慢,导致牡丹衰败,平妃私下回禀太后,确无实证证明是有心人为之,帝后刚刚缓和关系,如若在无实证的情况下执意追查,导致慈宁坤宁不合在此时摆到面上,难免令皇上为难,更何况此事蹊跷,保不齐是背后有人故意挑拨,为避免中了旁人的设计,倒不如面上先平息,私下暗中观察,徐徐图之。
第十六幕:【容妃、女官叶何云舒,隋雱】
禁足期将满之时,容妃之女隋雱染风寒,因宫人容妃禁足,宫人疏于照料,病情加重,高热不退,容妃欲出兰晖斋,女官云舒提醒容妃尚在禁足期,可由她去照顾,容妃因曾失一子,到底放心不下,与宫女互换衣裳,偷偷溜出兰晖斋探望隋雱,照顾隋雱一夜,方得缓解。
第十七幕:【容妃、平妃、太后】
翌日,容妃跪在慈宁宫外手持佛经,众妃定省路过各有议论,容妃与宫人道自己禁足前静思己过,抄写佛经数卷为太后祈福,昨日禁足期出兰晖斋,虽事出有因,但总归违背太后懿旨,但求责罚。平妃顾念姊妹之情替容妃求情,说容妃性子耿直,先前言语有失也是无心之过,今日容妃已在慈宁宫外跪了这么久,应是诚心悔过,太后懒得计较,让容妃回去了。
第十八幕:【容妃、女官叶何云舒】
容妃回宫后,女官云舒因通药理查看容妃膝盖,建议请太医尽快来看看,容妃询问如若耽搁可有大碍,云舒说她可以先处理但治标不治本,容妃言此时风口浪尖,不易张扬请太医。云舒为容妃处理时提及宫中事,容妃道行事艰辛,令侄女云舒思绪万千。
第十九幕:【皇上、秦嗣】
皇上至后宫路上偶遇秦嗣,得知秦嗣进宫给容妃请安。皇上询问秦嗣近日课业及初入吏部的体悟,秦嗣回答得宜,言谈中还提到容妃先前慈宁前跪坏膝盖,自请过错后没敢当即声张请太医来,耽误医治落下病根,皇上留心。
第二十幕:【容妃、皇上】
流言之事暂歇,皇上临兰晖斋,见容妃室中挂一纸鸢,容妃提及是昔日被神鸦所撞的那个,后经庄妃修补,已经完好。言谈中容妃表达之前启祥宫是皇上让其代掌,不敢怠慢,之前办茶会是想着诗书可怡情养性,免生事端,自己曾有一子夭折,对孩子的事都十分上心,所以才会不顾禁足外出探望,而自知有错就当认,自觉跪于慈宁宫前请罪,以平太后心中不悦,谨守妃子本分。
第二十一幕:【容妃、如妃、纯妃、昌妃、婉贵嫔】
如妃邀启祥宫诸人一同前来探望容妃,席间容妃见所到之人似乎无太后派系,又因太后派系下的慧妃入住启祥宫,便提及皇上万寿将至,该好好准备贺仪,自己有一主意,先前伴驾提及启祥宫诗会一事皇上似乎觉着不错,不如诸位一道择诗经中的诗句为题作一物为贺礼,大家一同献礼,也算别出心裁,众人皆觉得可行。
第二十二幕:【容妃、如妃、纯妃、昌妃、婉贵嫔、皇上(可架空,赏赐起居注体现)】
万寿宴上,诸妃以诗经词句为题献贺仪,因近期宫中有敏妃为太后、襄妃为皇后歌功颂德,容妃选《小雅·天保》中“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献丹青一幅,暗示皇上权位至高,皇上对献礼妃嫔各有赏赐,翌日上谕晋容妃为皇贵妃。
参演人员:平妃、温妃、敏妃、宁妃、如妃、昌妃、纯妃、谨妃、婉贵嫔、女官叶何云舒、爱新觉罗秦嗣、爱新觉罗隋雱
第一幕:【容妃、敏妃、如妃、皇后(可架空)】
中秋宫宴将至,一日中宫处定省提及宴会筹备之事,容妃率先提出可给后入宫的妃嫔领协理之职,敏妃误以为容妃要借机提携自己交好的新人,说宫宴很重要,唯恐不周,如妃与容交好,便出言相帮,皇后出言询问容妃意欲推荐何人,容妃言昌妃,先前启祥宫茶会多由她主持,上回也协理了宫宴(襄妃剧本),可见行事稳妥,皇后准此提议,命襄妃主理,昌妃协理。
第二幕:【敏妃、容妃、如妃】
定省过后,容妃本欲与如一道前往承恩宫探望庄妃,敏妃听闻讽刺容妃方才提拔昌妃讨好皇后这又要去庄妃面前装好人,如妃又随容学习宫务又为容说话,竹篮打水一场空,暗指庄妃派早已分崩离析。
第三幕:【容妃、如妃】
敏妃走后,如试探容妃是不是要投中宫麾下。容妃道自己如初,即便当时推荐了如,敏妃等人反驳,结果不一定成,而推荐昌妃,昌妃是中宫族妹,诸人哪怕不愿,也得看看皇后的面子,这事才能有意义,如妃认可。
第四幕:【容妃、宁妃、庄妃】
容妃进承恩宫见庄妃,正巧宁妃也在,容妃带了一幅墨梅图,上题“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劝慰庄妃顾念自己的身体,也表明了自己打算靠自己在宫中占据一席之地,即便如此,往后如庄妃有差遣,自己照旧遵从,宁妃表示亦然。
第五幕:【容妃、如妃、宁妃】
宁妃办小宴,邀请容、如,谈及宫中局势,容妃提出,宫中先前传言庄妃有心中宫之位,我们同庄妃交好,如若在庄妃辞主位后表现出任何与中宫对立的态度,无疑会让有心人借此拿之前的谣言生事,应该顺应局势,与中宫表面臣服,从长计议,自己举荐昌妃亦是有这个原因。而宁妃提出,唯恐有人趁机打压庄妃派系,如妃擅花草,思及先前庆妃因敖汉莲受罚之事,提出太后既然在意天象吉兆,不如由此借势延伸,加深中宫与慈宁矛盾。
第六幕:【容妃、温妃】
温妃前来探望容妃,提及容妃推荐昌妃似乎不像容妃平日行事风格,是否打算转投中宫,容妃直言打算以诗会开始,循序渐进在后宫刷沉稳人设,为日后铺路,温妃提及容平分歧,容妃表示一定要让姐姐回心转意。
第七幕:【容妃、平妃】
容妃主动找平妃道歉,说自己先前想法过于简单,又提及现下处境艰难,恳请平妃原谅,平妃顾念姊妹之情,与容妃关系缓和。
第八幕:【昌妃、纯妃、容妃】
主理宫宴是个表现机会,昌妃与纯妃交好,常与她商量,小宴后容妃有心,带糕点来看昌妃,见她与纯妃二人正在商议宴席上所用器皿纹样,容妃瞧了一眼内务府呈上来的样式,只说斗彩婴戏和五福捧寿不要选,其余都是喜庆图样,选哪个都成,至于其中缘故,容妃并未多言,只是提点昌妃要更加谨慎,毕竟是中宫族妹,有时无心变有心。
第九幕:【昌妃、纯妃】
容妃走后,昌妃疑惑不解,纯妃说与容妃打过几次交道,觉得人还是很好的,既然容妃举荐昌妃,自然也不喜欢昌妃将差事办砸,又提及如若因为这些事就再去询问中宫,落在旁人眼里难免显得没主意,不如就按着容妃所言试试。
第十幕:【皇后、昌妃】
宴会顺利,昌妃作为协理亦有嘉奖,一日定省后,昌妃留下陪皇后叙话,闲谈时提及容妃此人,将先前诗会、协理宴席提醒器皿图案以及事后道谢时容妃所言,一一告知皇后。
第十一幕:【容妃、如妃】
待到牡丹将开之时,容妃询问如妃可有法子让牡丹早开或晚开,坤宁与慈宁皆种植牡丹,皇后迁回坤宁宫,如若能让坤宁牡丹盛而慈宁衰,以此触及太后忌讳,激化矛盾更好。再者昔日庄妃受挫,缘起庄妃抽中牡丹花签,致流言喧嚣,不如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如妃道催花之法复杂,容易被发现,或可买通御花园宫人,过量浇花导致烂根,可令慈宁牡丹枯萎不开。
第十二幕:【容妃、宁妃】
容妃念及宁妃彻查过宫人结党营私,便将此事告知宁妃,多次以赏赐为由,安排不同宫人同一时间多为慈宁牡丹浇水,导致牡丹照顾过度烂根,坤宁牡丹极盛,而慈宁宫牡丹迟迟未开,后竟相继枯萎,宫中顿起谣言,道太后是皇帝生母,依宗法,地位远不及正位中宫(清吧科普,皇帝原配福晋是第三尊贵,生母是第七尊贵),花草有灵,自知尊卑。
第十三幕:【容妃、平妃】
宫中流言四起,容平私下讨论,容直言此事自己也有参与,为了激化慈宁中宫矛盾,唯恐有人借机打压庄妃派,实在是不得已,平妃恼容妃莽撞,容妃道现在慈宁坤宁都在风口浪尖,谁会想到式微的庄妃派系,又提醒平妃慈宁那儿敏慧二人已经占尽风头,平妃也该早为自己留条后路。
第十四幕:【容妃、敏妃、太后】
一日御花园闲游,容妃遇一小宫女跪在太阳下,询问得知是其无意提及牡丹之事,被敏妃听闻处罚,容妃见宫女年岁尚小,脸色不佳,便免其罚。后为敏妃得知,慈宁宫定省时发难容妃,容妃道花草荣枯再寻常不过的小事,子不语怪力乱神。太后闻后不悦,道容妃心浮气躁,禁足兰晖斋一月,不可出兰晖斋,他人亦不可探望。
第十五幕:【平妃、谨妃、太后】
平妃唯恐牵连出容妃,而容妃禁足无法应对,自请替太后彻查枯萎之事。谨妃见平妃自请,因其姊与平关系甚笃,又同为太后派系,便言平妃素日处事稳妥,也能独当一面,太后准允,平妃知晓结果,声势浩大地查探一番,最终移祸御花园宫人,道是宫人怠慢,导致牡丹衰败,平妃私下回禀太后,确无实证证明是有心人为之,帝后刚刚缓和关系,如若在无实证的情况下执意追查,导致慈宁坤宁不合在此时摆到面上,难免令皇上为难,更何况此事蹊跷,保不齐是背后有人故意挑拨,为避免中了旁人的设计,倒不如面上先平息,私下暗中观察,徐徐图之。
第十六幕:【容妃、女官叶何云舒,隋雱】
禁足期将满之时,容妃之女隋雱染风寒,因宫人容妃禁足,宫人疏于照料,病情加重,高热不退,容妃欲出兰晖斋,女官云舒提醒容妃尚在禁足期,可由她去照顾,容妃因曾失一子,到底放心不下,与宫女互换衣裳,偷偷溜出兰晖斋探望隋雱,照顾隋雱一夜,方得缓解。
第十七幕:【容妃、平妃、太后】
翌日,容妃跪在慈宁宫外手持佛经,众妃定省路过各有议论,容妃与宫人道自己禁足前静思己过,抄写佛经数卷为太后祈福,昨日禁足期出兰晖斋,虽事出有因,但总归违背太后懿旨,但求责罚。平妃顾念姊妹之情替容妃求情,说容妃性子耿直,先前言语有失也是无心之过,今日容妃已在慈宁宫外跪了这么久,应是诚心悔过,太后懒得计较,让容妃回去了。
第十八幕:【容妃、女官叶何云舒】
容妃回宫后,女官云舒因通药理查看容妃膝盖,建议请太医尽快来看看,容妃询问如若耽搁可有大碍,云舒说她可以先处理但治标不治本,容妃言此时风口浪尖,不易张扬请太医。云舒为容妃处理时提及宫中事,容妃道行事艰辛,令侄女云舒思绪万千。
第十九幕:【皇上、秦嗣】
皇上至后宫路上偶遇秦嗣,得知秦嗣进宫给容妃请安。皇上询问秦嗣近日课业及初入吏部的体悟,秦嗣回答得宜,言谈中还提到容妃先前慈宁前跪坏膝盖,自请过错后没敢当即声张请太医来,耽误医治落下病根,皇上留心。
第二十幕:【容妃、皇上】
流言之事暂歇,皇上临兰晖斋,见容妃室中挂一纸鸢,容妃提及是昔日被神鸦所撞的那个,后经庄妃修补,已经完好。言谈中容妃表达之前启祥宫是皇上让其代掌,不敢怠慢,之前办茶会是想着诗书可怡情养性,免生事端,自己曾有一子夭折,对孩子的事都十分上心,所以才会不顾禁足外出探望,而自知有错就当认,自觉跪于慈宁宫前请罪,以平太后心中不悦,谨守妃子本分。
第二十一幕:【容妃、如妃、纯妃、昌妃、婉贵嫔】
如妃邀启祥宫诸人一同前来探望容妃,席间容妃见所到之人似乎无太后派系,又因太后派系下的慧妃入住启祥宫,便提及皇上万寿将至,该好好准备贺仪,自己有一主意,先前伴驾提及启祥宫诗会一事皇上似乎觉着不错,不如诸位一道择诗经中的诗句为题作一物为贺礼,大家一同献礼,也算别出心裁,众人皆觉得可行。
第二十二幕:【容妃、如妃、纯妃、昌妃、婉贵嫔、皇上(可架空,赏赐起居注体现)】
万寿宴上,诸妃以诗经词句为题献贺仪,因近期宫中有敏妃为太后、襄妃为皇后歌功颂德,容妃选《小雅·天保》中“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献丹青一幅,暗示皇上权位至高,皇上对献礼妃嫔各有赏赐,翌日上谕晋容妃为皇贵妃。
参演人员:平妃、温妃、敏妃、宁妃、如妃、昌妃、纯妃、谨妃、婉贵嫔、女官叶何云舒、爱新觉罗秦嗣、爱新觉罗隋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