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吧 关注:68,148贴子:679,498

【转.弦外篇】感受希腊的古迹保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感受希腊的古迹保护 
  
作者:王景慧    来源:中国文化报  
 
希腊1832年开始有保护古遗址的法令,1835年颁布关于保护古建筑的法令,1975年颁布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法。上世纪80年代后,希腊法令规定城市规划中必须包括对古遗址、古建筑等文物的保护内容。现希腊全国有国家记录在册的保护遗址、保护建筑约40万处。 
  希腊的文化部负责文化遗产的保护,公共工程部负责大型工程、城市规划与建设。但城市中文物古迹周围既有建设整治的需要,又有保护历史环境的需要,所以公共工程部及下属系统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也负有责任。 
  对希腊短暂的考察印象较深的有三点: 
  一、对文物古迹既注意严格保护,又特别讲究科学展示。 



1楼2009-11-04 14:28回复
    我们所到的奥林比亚、克里特的克诺索斯古城和雅典卫城等都得到十分认真的保护与科学准确的展示。希腊文物保护的历史较早,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自1878年由希腊考古工作者海拉克兰发现,1900年以后由英国人伊文思大规模发展并做复原;奥林比亚1876年由德国人开始发掘,清理了520×400米的遗址区;雅典卫城遗址1751年英国人开始测绘,19世纪法、英、德各国相继发掘。正因为发掘的时间比较早,且又是世界各国的考古工作者各自为政,所以在这里表现出不同的复原展示方法,也体现了文物保护展示方法的变化历程。如几处遗址都用了“归位复位法”,把散落的柱子等建筑构件找回,再按原貌摆上去,这些摆砌的石构件,看上去并不“修旧如新”,而是表现了有强烈历史感的“沧桑美”(或者叫“残破美”)。修复中构件缺失的地方用新材料补上,但颜色质感不同,总的看风格一致,细看有明显差别,现代称为“可识别原则”。雅典的帕提农神庙和伊瑞克仙神庙,19世纪修复时曾用了铁销钉,在1977年和1983年修复时换上了钛铜合金。这些文物建筑的展示,有以下共同的特点:一是开放专门的博物馆,详细介绍这些文物古迹的历史,有平面图、立面图,并把室外展示易遭损坏的雕刻、壁画等放在博物馆内加以精心呵护。这些博物馆或是半地下(如雅典卫城),或是在文物古迹范围之外,总之不对遗址造成干扰。二是有明显的展示说明标牌,有清晰的参观线路标志。三是旅游商品比较考究,具有当地特色的商品、有关文物介绍的材料、体现文物价值的纪念品等十分丰富。 
      二、文物古迹周边环境的保护和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密切结合。


    2楼2009-11-04 14:28
    回复
      2025-08-16 07:47: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你审,我tm....忍


      3楼2009-11-04 14:30
      回复
        雅典古城内文物古迹十分丰富,有卫城、宙斯庙、奥林匹克运动场等。政府有关方面不但保护了这些历史古迹本身,对周围的环境也实施了严格的保护管理。首先是高度控制,雅典全市高层建筑不多,在卫城周围的建筑更是远低于卫城的山丘,全城非常突出地显出两座山,一是圣乔治山,另一个就是卫城,这使得卫城明显地处于全城的主题地位。宙斯庙是雅典最大的神庙,有160根高大石柱,现只归位复原了部分石柱,但其遗址已全部清理,显示出宏大的规模和雄伟的气魄。正是由于这里主要展示的是遗址,所以四周的高度控制非常重要。在控制建筑高度的同时,对周围建筑的使用并不加限制,有居住区有商业街,内部设施经过改造,外表保持传统风貌。卫城入口前的一条商业街,底层全部为饭馆、酒吧、小商店,二至三层住人,这里虽不是古希腊的风格,但建筑形式富有地方特色,全街格调统一,故很受旅游者的喜爱。现在希腊政府正在实施一项新的计划,由文化部和公共工程部共同组建的雅典古迹联盟公司负责操作。计划准备将雅典的六处文物景点联成一条游览线,整修其间的道路,整饰清理两边的房屋,挖掘清理展示这一线上的地下遗址。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两侧房屋的处理方式,他们只将那些十分有碍观瞻的房屋拆除,对那些建筑高度、形式无大妨碍的建筑则予以保留。尽管这些房屋下边压着文物遗址,但据规划设计人讲,这些房屋是很久以前建的,有合法的批准文件,如要拆除需付大笔赔偿金,所以可以留待以后慢慢处理。在对文物环境没有造成不可容忍的损害的情况下,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减少了保护文物与现代生活的矛盾。 
          三、小城镇建设尊重历史传统,既有现代的设施和功能又充分保留地方特色。


        4楼2009-11-04 16:58
        回复
          阿加农神庙
          雅典娜
          都去过
          还去过特尔斐的古城址


          5楼2009-11-04 17:26
          回复
            和中国遗址保护比起来怎么样?


            7楼2009-11-04 17:42
            回复
              爱琴海


              8楼2009-11-04 17:44
              回复
                爱琴海


                9楼2009-11-04 17:45
                回复
                  2025-08-16 07:41: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到长城、红螺寺捡过几次垃圾,那里就像垃圾场


                  10楼2009-11-04 17:46
                  回复
                    八达岭长城景区的垃圾


                    11楼2009-11-04 17:48
                    回复
                      长城和武夷山


                      12楼2009-11-04 17:50
                      回复
                        2007年五一黄金周某景区


                        13楼2009-11-04 17:52
                        回复
                          “中国常州赵根大到此一游”


                          14楼2009-11-04 17:55
                          回复
                            系襄樊市真武山开山炸石


                            15楼2009-11-04 18:02
                            回复
                              2025-08-16 07:35: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大麦地岩画惨遭破坏 
                              “人为破坏太严重了,近几年被损毁的岩画就有数百幅。现在收藏性与开发性损坏、公众保护意识不强而造成的破坏,以及开山炸石等活动,都使岩画数量急剧减少。”近日,当国际岩画委员会委员、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再次来到位于宁夏回丨族自治区中卫市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交界处的、以遗存有1万幅以上史前岩画而闻名国内外的大麦地岩画保护区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包括大麦地岩画、贺兰山岩画等在内的珍贵文化遗产宁夏岩画,被称之为宁夏的名片。大麦地岩画位于宁夏中卫市城区东北方向15公里处的北山上,由大麦地、石房圈、大通沟、新井沟、黄石坡、老虎嘴沟、苦井沟岩画区组成,通称大麦地岩画。岩画区东西、南北均约5公里,已经发现了岩石上密集刻画的3000多组、8000多幅岩画,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200多组,超出世界公认的岩画“主要分布区”密度标准的20倍,数量多,规模大,内容丰富,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属罕见。 
                                 
                                岩画专家经过数年考证,认为宁夏大麦地岩画可能是距今1.6-1万年前中国古人类最早的艺术珍品。然而,这一被称为中国唯一的世界级“岩画主要地区”却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据记者了解,三大原因正在破坏大麦地岩画。首先,一些单位团体和个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经当地政丨府和文物管理部门的批准,自行在大麦地岩画区拓制岩画拓片,对岩画进行翻模,盗撬岩画岩石等,对岩画区和岩画本身造成了严重破坏。一些农民和旅游观光者也常在刻有岩画的岩石上休息、践踏;其次,经济建设需要大量建材,由于交通便利,一些单位和个人不经过国土资源部门和文物管理部门的批准,擅自在岩画保护区内炸山采石,对岩画区的自然环境风貌和岩画本身也造成了严重威胁;再次,岩画表面自然风化破坏日趋严重,有些岩画十几年前还清晰可见,现在已出现松动、掉块、图像不清等现象。


                              16楼2009-11-04 18: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