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乐移民吧 关注:7贴子:432
  • 0回复贴,共1

民航局将视情况包机接回“海外华人”? 一篇看懂华侨、华人、华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和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自2020年3月28日0时起,暂停外国人持目前有效来华签证和居留许可入境。
而3月27日民航局宣布将启动针对海外华人的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机制,视情况对“海外华人”开行临时班机或包机。这一情况引发网友的质疑。

在移民相关概念里,被提到最多的是华侨、华人、华裔等,你清楚这几个概念的区别吗?中国人出于对血缘与文化的重视,导致对“国籍”等政治法律层面的概念较为模糊。
不但是普通民众对华侨、华人概念混淆不清, 政府部门、教育机构等一些表格中,有关华侨、华人的区分有时也比较模糊。在学术界也曾经充满各种争论。而近年来这几个概念的界定慢慢形成了共识。
01 官方意义上,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华人指带有中华民族血缘而国籍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也就是说,华人是外国公民。 我们常听到“美籍华人‘’、“英籍华人”这样的说法。
而除官方定义外,在民间及学术界使用上,华人也常包含广义华侨及华裔:
美国学者G.·威廉·斯金纳认为,“华人的确切含义首先取决于其社会认同,而不是该种族在法律上或者文化上的特征。倘若一个体自我认同为华人,他本人以华人社会的一员行事,而且得到华人社会认同,那么他就是华人”。
著名历史学家王赓武认为可以“把华人的定义扩大到包括那些祖先主要是中国人以及那些仍自以为与中国有关系而感到自豪的人”。
在异国他乡,面对异族和自己,他们都必须回答“华人指什么”。“华人”是指其祖籍、种族、外貌特征、语言?还是指其信仰、习俗、文化价值观?
尽管官方规定和民间运用存在偏差,当进行专业性的表述时,为避免引起误会,应当要将华人归类于“外国公民”更为严谨。
02 华侨是中国公民
华侨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不是所有在国外生活、工作、学习的中国人都是华侨。《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据此,华侨的构成要素有两个:
一是定居在国外;
二是保留着中国公民的身份。
华侨依法享有中国公民应有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华”是中国的古称,“侨”是寄居、客居之意。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乡的人称为“侨人”和“侨士”。
华侨不包括:出国旅行、访问人员,政府派往他国协助建设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以及国家派驻外国的公务人员和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
华侨是中国公民,华人是外国公民。华侨与华人的本质区别,在于两者因国籍不同,而带来的政治上权利与义务的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华侨有高度且复杂的关系,专门设有中央机构来处理海外华侨事务,而和华人仅限于文化、经济方面的往来。
03 华裔不是中国公民
华裔是指华侨在侨居国所生并取得侨居国国籍的后代子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华裔需要国家帮助时求助的是他国籍所在地的国家,中国的使领馆没有帮助他的义务。
在民族学意义上,华裔还有一种解释,华裔指华夏族的后裔, 中华民族的后代皆为华裔,我们不做深究 。
针对开头提出的网友质疑情况,实际民航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记者提出的问题中用语为“华人”,因此民航局相关负责人作答时,也使用“华人”进行回答,表示将“视情启动针对海外华人的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机制,开行临时班机或包机”。但不管从逻辑方面,还是政策角度,很显然此“华人”非彼“华人”。
华人、华侨、华裔,在什么场合下用哪个更合适,多多体会一下就很简单了。同时当听到相关的表述时,结合当时的语境也能够更好的理解。


1楼2020-04-16 16: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