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注意到宋轲做事方式与众不同,还是在编辑科技新闻的时候。那个时候宋轲刚刚签下刀郎,其中引人注目的就是有关新技术版权这一块。按照当时的理解,这一块的内容涉及到了互联网、手机彩铃、彩信等很多音乐出版的新领域。这在流行音乐领域好像还是第一次。在此以前,印象中音乐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演唱会、大碟专辑或者商业演出。时隔不久,又看到了有关宋轲签约梅葆玖大师的消息。当时的想法是不知何时可以买到大师的珍藏大碟,这绝对是值得珍藏的,这张唱片一定好卖,销量几十万张不成问题。这个宋轲还真的是与众不同,眼光很独到。
等到做本期专题《创造与传播》的时候,想到的第一个采访对象就是宋轲。与众不同的创意,最前沿的传播方式,绝对应该“有料”。等到走进太合麦田,看到前台贴的“创造传播”这四个大字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来对了”。
等到做本期专题《创造与传播》的时候,想到的第一个采访对象就是宋轲。与众不同的创意,最前沿的传播方式,绝对应该“有料”。等到走进太合麦田,看到前台贴的“创造传播”这四个大字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来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