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阡陌多交通
嫩柳轻蘸碧池中
(绿柳青枝少妆容)
(乡间青塘少妆容)
乌瓦白墙炊烟起
鸭鸥唤中渔人归
(钓叟小憩收渔笼)
(生人寻饮黄狗凶)
(钓叟归来收渔笼)
(客来人家黄狗凶)
(藕塘深处见渔工)
1、原诗是凭空作的,但后来看吧友说要压韵,所以改了下。但压不压韵也实在无趣得很,你说我是用广
东话来压还是用普通话来压啊,亦或还有那么多的方言。我觉得诗本身的流畅,读起来爽口才是好的。
2、改了第二句是因为要和第一句对仗,但绿柳青枝显然不如乡间青塘来得更工整,而且点明乡间可以启
下,让人感觉下面的炊烟起不太突然。
3、第四句就是为了压韵改的,准备了很多,后来感觉凶字不错,不仅能和上句对起来,而且还很有情趣
。
所以最后择了四句如下:
江南阡陌多交通
乡间青塘少妆容
乌瓦白墙炊烟起
(桑园深处炊烟起)
(农人归处炊烟起)
客来人家黄狗凶
(生人问路黄狗凶)
(来客问路黄狗凶)
4、读起来又感觉突兀,细想了一下,乌瓦白墙 为静,炊烟起为动,如果单只这一句也没关系,问题在于
下面这一句 客来人家黄狗凶 一句则全为动,所以有点突的感觉,先改 桑园深处 显然有远眺的动作感,
但还不是太强烈,而且整体读来也像是静的,不如 农人归处
5、为了和三句对仗工整,改了第四句,后来改的两句倒也无所谓选哪句,来客感觉更亲切些
6、当然还有一个最大败笔,就是首句的江南二字,江南当是湖翠花红姿色浓,用在这种田园诗里确实是不当的
呃,其它地方,欢迎大家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