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项目,那现在至少要有这样一个服务存在。
如果“谷 歌图书”成功了,其他项目也会效仿,那么他们将会有捷径可走:这个协议创立了“图书版权登记簿”(books rights registry),鼓励版权持有人现身,这样其他项目将
可更方便地获得许可。虽然新项目不会立即对无人认领的作品(或“孤品”)享有同等权利,但至少这个协议为类似诉讼的和解提供了方向,而且它是“孤品”的立法先驱,谷 歌一
直并将继续为此提供支持。
最后,对于“谷 歌图书”这一产品以及协议中所展望的未来服务的具体几个方面还有反对的声音,包括对于文献目录信息质量、我们对于分类系统的选择以及隐私条款细节的质疑。
这些都是合理的问题,作为一家极为关注产品质量的公司,我们会不懈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完善文献目录信息、改善分类方法,进一步细化我们的隐私条款。而且,如果我们不
能正确提供产品,就会被其他人取代。但有一件事可以确定:无论停止哪项进程,事情最终都不会得以解决。
我在“谷 歌图书”上找到的《1880-1881保险年鉴》(Insurance Year Book 1880-1881)中,Cornelius Walford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了几十座图书馆和几百万册图书的毁灭,他希望这
样的记载能够让人们意识到做这样一些事来保存图书的必要性。亚历山大一个著名的图书馆曾发生过三次火灾,分别在公元前48年、公元273年和公元640年,就像美国国会图书馆一样
,1851年的一次大火烧毁了三分之二的藏书。
我希望这样的毁坏永远不要再发生了,但历史证明并非如此。更重要的是,即使我们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最一流的图书馆保存得完好无损,但是如果不能让人们轻易读到,那也形同虚设
。很多公司、图书馆和组织在保存、提供20世纪藏书的工作中都发挥了作用。图书作者、出版商以及谷 歌,他们共同朝着这个目标迈出了仅仅一步,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让我们
抓住这次机遇,不要错过!
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是谷 歌的联合创始人和技术总裁。
--------------------------------------------------------
央视《今日观察》:谷 歌的无礼颠覆了谁?
海量作品被悄悄上网,谷 歌数字图书馆版权风波成众矢之的,和解协议再度引发争议,《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谷 歌数字图书馆计划引发版权之争
谷 歌免费午餐引发版权之争,近日由于涉嫌大范围的侵权中文图书,谷 歌的数字图书馆被广泛诟病,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的初步抽样调查发现,在谷 歌数字图书馆上至少有570位中
国权利人的17922种作品,被谷 歌擅自收录,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张抗抗向媒体表示,谷 歌建立的数字图书馆中有自己几十部作品,且在扫描收录前并未通知自己。
详细报道:
http://tech.163.com/09/1021/23/5M6HFAOJ000915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