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5月到10月期间,芝奇、威刚、金士顿、美光这四家击鼓传花式的OC战争,其实包含了3个高地争夺战!
1:最强OC颗粒之争:三星的Bdie,美光的Edie,海力士的DJR
2:最强OC主板之争:阿苏斯和军规星
3:最强OCCPU之争:牙膏和农企
赢了,荣誉还是其次,主要是可以瓜分更多的市场蛋糕,获取更大的利益。
随着继2017年DRAM颗粒涨到18年来的最高点后开始回落,终于,在2019年6月,国际DRAM颗粒现货价格,到达了谷底。(价格曲线请参考集邦TrendForce)
平时高高在上的载有OC颗粒的内存应了刘禹锡的《乌衣巷》的那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个人买的第一对英睿达普条2666频率,载有C9BJZ封装的Edie,只花了335元。
后期又陆陆续续的入手了大概15对英睿达内存,包括但不限于白马甲3000,钛金马甲3000,C9BHS,铂胜精英Elite,智慧探索者RGB等等
个人平时用的是IMC渣渣的ZEN+ 和 B450M平台,白马甲3000,
频率3600 时序C14 18 14 14 32
读取54.2G,写入52.4G,相较于3600频率双通道的理论带宽56.25G来说,带宽效率达到了95.85%,COPY50G,带宽效率88.9%,对于400元/对的内存来说,成绩是非常优秀的了。这还是没压小参的情况。如果进一步压榨,应该有更好的效能。
放个AIDA64图给大家做个参考。

至于什么是带宽效率,不深入说,就是拿AIDA54的读写跑分和COPY跑分,除以频率的理论带宽,最后×100%,得出的百分比越大越好。
Read、Write带宽效率:低于90%=高频低效能,≥90%~95%=达标,>95%=优秀
Copy带宽效率:低于80%=低效率,≥80~85%=达标,>85%=优秀
譬如上图的3600频率。双通道理论带宽=3600*2*64/8=57600MB/s
(别问我为什么这么算,一句半句讲不清,你们知道单通道情况下,理论带宽就是频率×8;双通道就是内存频率×8×2)
那么我这双通道
Read带宽效率=55205/57600×100%=95.84%
Write带宽效率=53957/57600×100%=93.67%
Copy带宽效率=51116/57600×100%=88.74%
大家可以自行计算,看看自己超频后,是不是达到了标准,还是“高频低能”
C9BJZ封装的Edie的基本盘AMD 3600C14, 牙膏厂4000C16
至于Edie的作业,到处都是,本吧置顶贴就有,我这里随便给个传送门:
托尔大佬的:三代锐龙+镁光c9bjz日常实用向超频作业
http://tieba.baidu.com/p/6295700286在此我就不赘述了。
我们下一楼主要谈谈Edie的几个封装类型,以及他们的能力,在哪些常见的内存条上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