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有文物常识的人都明白,祠庙是后人所建,是用于祭祀先人或神灵的场所,从小到土地庙,大到帝王庙,均为祭祀之用。但有祠庙的地方并不一定是“故里”,例如遍及各地乃至海外的“孔庙”、“关帝庙”,不可以都称之为“孔子故里”、“关公故里”,则是显而易见的。
据新郑市政府网站称:“汉代始建轩辕故里祠,迭有毁修。明隆庆四年(1570年)修葺,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知事许朝柱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但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与新郑市政府网站所称并不一致:一是未采信其“汉代始建”的说法,而标明其时代为“明至清”。二是《名单》为“轩辕庙”,无“故里”二字。网站所称“轩辕故里祠”语意不通,以笔者寡闻,祠庙只有为人、神所建,未见有为“故里”而建、以“故里”为名者,有理由质疑“故里”二字为蓄意所加。
至于现时规模宏大的“黄帝故里景区”,据该政府网站介绍,则是在轩辕庙(祠)基础上,经20世纪90年代初扩展面积为2亩;1997年,拆迁祠前居民户,建黄帝故里祠前区和黄帝故里广场,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并进行绿化;2002年至2003年再次扩建,易名为“黄帝故里景区”,扩建后景区面积为4.3万平方米;后于2006年农历三月三举办了“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于2007年再次改造扩建。这就是说,除了那座“明至清”的五开间“轩辕庙”,其他均是近些年新建的“景区”,最后完成在2007年。而新郑市政府网站却把作为“景区”的“黄帝故里”,称作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依据何在?试问:“黄帝故里景区”是“古建筑”吗?建成仅不到十年的“景区”,有资格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吗?作为政府网站,竟公然把国务院核定公布的,明清时期的“新郑轩辕庙”,篡改为仅建成不到十年的“黄帝故里”景区,是严肃、负责的态度吗?

据新郑市政府网站称:“汉代始建轩辕故里祠,迭有毁修。明隆庆四年(1570年)修葺,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知事许朝柱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但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与新郑市政府网站所称并不一致:一是未采信其“汉代始建”的说法,而标明其时代为“明至清”。二是《名单》为“轩辕庙”,无“故里”二字。网站所称“轩辕故里祠”语意不通,以笔者寡闻,祠庙只有为人、神所建,未见有为“故里”而建、以“故里”为名者,有理由质疑“故里”二字为蓄意所加。
至于现时规模宏大的“黄帝故里景区”,据该政府网站介绍,则是在轩辕庙(祠)基础上,经20世纪90年代初扩展面积为2亩;1997年,拆迁祠前居民户,建黄帝故里祠前区和黄帝故里广场,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并进行绿化;2002年至2003年再次扩建,易名为“黄帝故里景区”,扩建后景区面积为4.3万平方米;后于2006年农历三月三举办了“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于2007年再次改造扩建。这就是说,除了那座“明至清”的五开间“轩辕庙”,其他均是近些年新建的“景区”,最后完成在2007年。而新郑市政府网站却把作为“景区”的“黄帝故里”,称作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依据何在?试问:“黄帝故里景区”是“古建筑”吗?建成仅不到十年的“景区”,有资格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吗?作为政府网站,竟公然把国务院核定公布的,明清时期的“新郑轩辕庙”,篡改为仅建成不到十年的“黄帝故里”景区,是严肃、负责的态度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