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7日漏签0天
云南师范大学吧 关注:177,085贴子:3,847,21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6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云南师范大学吧
>0< 加载中...

[资料科普]我所知道的西南联大~(持续更新)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hhjgyj
  • 无心之过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更到我没得写的了为止~大伙要是觉得有帮助~给个回复那是最好的了,点赞有啥用啊又不能顶贴


  • hhjgyj
  • 无心之过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有个哥们是师大老油条( ・ω・)=つ≡つ 我和他打赌打输了,赌注是我得把我知道的所有联大的资料都写出来(ᕗ ͠° ਊ ͠° )ᕗ等我写完了,他就给我出一半价钱,让我买心仪的那个一面墙壁那么大的留言板~所以为了我的留言板_(:τ」∠)_拼了!!!!!!


2025-08-07 04:27: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hhjgyj
  • 无心之过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写在一开始:
我是云南昆明人,平日里没事就会去师大的联大校区逛逛,加上自己一直以来都喜欢看书,书店图书馆逛了七七八八,对于联大的历史也非常上心,所以在西南联大的资料搜集上占了很大便利。电视剧《我们的西南联大》快要播出了,到时候会有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涌入这个吧里,我想早早的把这个帖子写了,尽力把原来联大的样貌描述出来,让那些原本对于西南联大不怎么了解的人能大概知道他的历史,能了解这是怎样一段历史。(这段有刻意拉高自己的部分,但我懒得改~)
为了防止以后一定会出现的争论(实际上在知乎已经出现了),有几点前提必须说在这里:
1.我们既没有需要,也没有必要去把西南联大看做一段神话,联大的存在是一个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春秋时期也出现过。赞叹崇敬他当然无可厚非,但要是把他奉若神明认为一切都是对的,那甚至违反了联大本身的精神意义。
2.陈寅恪先生当年这么说:“学说有无错误,这是可以商量的,我对于王国维即是如此。王国维的学说中,也有错的,如关于蒙古史上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就可以商量。我的学说也有错误,也可以商量,个人之间的争吵,不必芥蒂。我、你都应该如此。我写王国维诗,中间骂了梁任公,给梁任公看,梁任公只笑了笑,不以为芥蒂。我对胡适也骂过。但对于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我深以为说得极好——有不同的看法那是最好不过的,但要是瞎有意见,不能商量而非要争个高低,上升到人身攻击的地步,那反而是最坏不过的。


  • hhjgyj
  • 无心之过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 纪录片《西南联大》
有关联大的历史,最容易让人能看进去,也最容易让人看懂的,要首推纪录片《西南联大》,在腾讯视频上忍受一分多钟的广告就能免费观看,这片子那么高的评分不无道理,无论是具体前因后果,还是个中人物形象,精神意义,都讲得基本符合原貌,最难得在于生动易懂,我上初中的小侄子也能看得入迷。而对于那些想深入了解联大历史的人来说,这里面具体提到了很多人名书名,稍微搜索就能了解到很多背景。
夸完了要也要稍微损一下( ´・ω・)ノ(._.`),首先是联大精神脱胎于五四,而纪录片里的学术自由和民主通达部分远少于爱国主义部分,不过毕竟是充满正能量的片子~这么做完全可以理解。
其次在于党国撤离的时候把大批学者带到台湾去了,这批人对于台湾建设有莫大的意义,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但是纪录片里没有提,不过同样可以理解~
接着是联大的教育部分,纪录片里讲的大多是名师和后来学生里的成就者,但是他本质上是一所学校,他怎么教书育人,如何培养学生,这并不是光有好的老师和好的学生就能做到的,教学理念,管理方法,课程,学分和通过率,这些东西都提得很少,不过确实如果要提这些,估计片子还得加上5集才行。
最后最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联大能被称为为“民主堡垒”在于其兼并包容,左中右三派交融,各种主义都有,像学生社团里最主要的三青团和群社及其交锋,纪录片里都没有提到。
毫无疑问这是部好纪录片,就普及来说是最好的联大纪录片,能让孩子看进去的纪录片必然有值得一看的价值,用来作为最初了解联大的第一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从小的方面来说,这是最顶端的心灵鸡汤,书看不下了工作不想干了来看一下,足够感动得热泪盈眶重拾信心。从大的角度来讲,这是全盘了解联大历史的最好概要,拿个笔记本边看边把人名地名书名记下来,光是查阅这些东西就能让人整体上升一大步。


  • hhjgyj
  • 无心之过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对了,本纪录片有同名的书本出售,淘宝上搜一下就能买到,但是就我个人来说,不推荐入手,一来书的内容比纪录片也就多了点照片而已;二来就纪录片而言,《西南联大》完全值得你把最高清版本下载下来收藏在电脑里。但是作为书本,有很多书完全可以在各方面替代他,这些书我后面都会慢慢写上来。


  • hhjgyj
  • 无心之过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二 书本《西南联大行思录》
说完了概括性的纪录片,接着说概括性的书,大体可以分为两方面的概括,精神和物质上,《行思录》就是精神上的概括。
作者张曼菱先生是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的中国女性,出身北大中文系,又是昆明人,她在发掘西南联大历史方面做出的长年累月的努力,深得海内外联大校友认同,当年的联大学子以学妹称呼她,可以这么说,我们现在能看到联大拍成了纪录片,拍成了电影《无问东西》,乃至今年九月份要出的电视剧《我们的西南联大》,都得算上曼菱先生一份功劳,联大史料的抢救和研究,先生更是功不可没。
她的具体有关联大的资料归为“四录”:《西南联大行思录》(书)《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书)《西南联大启示录》(纪录片)以及还没出来的《西南联大台湾录》,我这次要说的就是《行思录》,其他几个后面也会提到。
对《行思录》的最好描述,莫过于作者本人说的:“一本活书。”读这本书会发现这是当年那些活着的人在一点一点讲他们的故事,从每一个人的话里窥见出一整个活生生的西南联大。
概括性的来说,这本有点像采访录又有点像感想集的书在不停的表达出一种思考——“联大精神”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单就精神这一点上,这本书的思索非常全面而且真实,甚至有些地方升华了出去。
然后当然的,越是感想类的书越会有很多的争议,而本书争议最大的一点在于太过于理想化了,如果你全盘接受了书里的观点并把他当人生信条,我几乎能肯定的说你绝对会吃亏,不过这也有一部分是我们这个社会本身的问题。
而对于那些没有预先了解西南联大历史的人来说,这本书会显得很杂乱而且一头雾水,毕竟这本质上是一本随想录,想到哪写到哪,这就是为什么我把他放在纪录片后面,这书里少了纪录片记叙性的概括,却有着纪录片缺失联大精神的整体。
我这人读书有个习惯,会拿只铅笔边读边勾划,完了弄个笔记本抄下来并写上感想,等我用了足足一个月做完《行思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已经写满了4个笔记本,叠起来比原书还厚,在我从小到大读的书里,这还是头一次。即使这样,在写到这本书时我依然很犹豫,这不是一段话就能说清楚的书,实际上根本没法说清楚,在豆瓣评论里也是两极分化严重,有的人视之为无上之境,也有的人觉得这完全是作者的情绪宣泄集。
作者本就是非常耿直的一个人,所以她的字里行间会渗透着强烈的今不如昔之情和恨铁不成钢的感叹,这一点我不太了解也不做评论,不可否认这是一本绝对的好书,但是需要非常细的品读和思索,要小心的融入进去体会,但是又要时刻注意着不被作者情绪完全带走,《行思录》绝不是只用“太偏执”或者“太好了”这种词就能概括的。读这本书本就是在同几代北大人,同当年的联大学子对话,与人对话除了倾听外,还必须说出你自己的想法,单单翻看两遍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理解,更别提收获。


  • hhjgyj
  • 无心之过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资源方面,本书的pdf电子版,网上有很多,随便找找都有,不过对于想深入了解联大精神的人,我个人建议买一本亲自勾划着读,单以精神而论,这本值得收藏,尤其在完全融入进去的时候,能体会到一种非常庞大的人文关怀,先不管对错,能体验到这种情感就很好。


  • hhjgyj
  • 无心之过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三 书本《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
这一本书的作者易社强先生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也是最早开始研究联大历史的那批人之一,这本书被公认为“联大最佳校史”,而他也确确实实做到了这一点。《行思录》的作者张曼菱先生被联大人公认为继承着精神的“学妹”,而易社强先生则被公认为联大的荣誉校友,论起来不分伯仲。
与精神相对而言的自然是存在本身,而有趣的地方在于,本书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与《行思录》形成对照,两本书比对着看是颇有意思的一件事情——《行思录》是以感情融入精神上升至云端的信仰之作,而这本则是以理智结合事实平铺直叙的详实研究;《行思录》从人文的角度入手文化探讨,本书则用科研的方法罗列资料判断,一个非常主观,一个非常客观;一个情绪共鸣到潸然泪下,一个实事求是到不得不服。这两本书的对比就仿佛在看文科生和理科生的论文一样,截然不同之处一目了然。如果说《行思录》是在试图从对话里讲解一种崇高理想的世界观,那本书就是在试图从资料里找寻到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法论。
作者是以“言必有据”的想法在写作,书中原原本本地描述出了整个联大的完全面貌,非常的细致详实,光附在末尾的参考书目就有数十页,这实际上就是一本校史,对于联大的叙述几乎淹没了对其的分析,只在开头和末尾有过些许作者本人的意见和看法,而更多的时候,他是把当年发生的事直接摆在那里,你得自己去看自己去悟。
与《行思录》不同,对这本书的评价几乎是一边倒的好评,只有些许抱怨说读起来有些无聊,这是自然的,要反驳这么一本书就像在反驳联大本身存在的历史,历史的评判标准只在于它本身是否真实,而不在于是否正确或符合想象。从这一点来说,在对联大本身存在的记录上,本书无人能出其右。
将这本书放在第三位的原因是他能在你被纪录片的爱国主义影响,为《行思录》的崇高共鸣的时候,适时的踩一脚,适时的用联大本身去打破联大的神话。介绍《行思录》的时候,我非常小心的告诫大伙要有自己的想法去读,而对于这本书,则需要带着自己的需求去提炼,因为他本身的详实,使得你几乎能在里面提炼出你所需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还是具体到一个人的人生目标,生活方式,学习方法,教育理论,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文化与生活的交接。


2025-08-07 04:21: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hhjgyj
  • 无心之过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333这样才能发出来


  • 不二情书
  • 似水流年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来辽


  • hhjgyj
  • 无心之过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四 书本《联大八年》
在所有联大精神里,“民主”无疑是最敏感也最难以体会到的一个词,当你尝试联大本身去套用的时候更是如此,就联大而言,在内意味着学术自由,因材施教;对外意味着参军议政,匹夫有责;而对于学校本身则意味着去行政化,教育独立。个中滋味非得亲身体会才能明了,《联大八年》就是尝试让人亲身体会“民主”这一词的一本书,这本书的是1946年联大北返平津之后,部分留在昆明的学生自费打印的小册子,意在对联大做一个简短的总结。而这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他不是后人,而是当年那些年轻人在当时写的一本书,书里就是活生生的当年人当年事。
本书的珍贵之处不在于他的史料价值,而在于他能把你拉回到民国那八年岁月,用年轻气盛的读书人的角度去体会当年的事情,体会一下在那儿读书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眼里的那些政治运动是什么样子,在学生看来那些名师又是什么样子。在“体会”这一点上,除非你能穿越回去,不然没有什么能比读这本书更好了。
然而就和所有尝试给自己写自传的人一样,《联大八年》所避不开的问题在于根本没办法做到客观——首先是这书完成在一二一运动以后,那是什么时期?几乎就是左翼达到顶峰的时期,所以这本小册子除了总结以外还有部分政治宣传的意味在里面,比如三青团在书里看起来就有点惨不忍睹,,,,不过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事实。其次呢书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历史回顾”“联大生活”“联大教授”,前两个读起来很带劲,第三个写学生眼里的老师,稍微有那么点气盛在里面。
如果说《行思录》是从岁月的河流里一直淘洗到现在的珍珠,那《联大八年》可以看做是从一开始就沉在河底半分都不挪动的黑石头,可恰恰就是他的不动,反而给了后来人最好的机会——去跟那石头一块儿躺下来,看看头顶上是什么岁月。还有什么能比当事人当年写的东西更能代表当年呢?有句话是“不读《联大八年》,不能算了解西南联大。”从史料来说,不咋对头,但是从体会来看,相当靠谱。


  • hhjgyj
  • 无心之过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五 书本《滇云八年书系》
说完了学生眼里的民主,接下来自然要说老师的,而论及当年的教授观点,绝没有哪一套书能超过这一套由所有教授发表的论文旧刊组合而成的《滇云八年》,因为他不仅仅是西南联大的八年,还包含了日寇侵华时一并南迁到昆明的其他学校——中山大学,中法大学,华中大学,同济大学,再加上本来就在这儿的云南大学等一大堆学校;这一堆学校里的教授平日里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讨论时事的,讲解教育的,研究边疆人文地理的,乃至参政议政的,游玩风景的,国际形势的……把这所有的文章综合起来就是《滇云八年》一整套书,所谓民主本身就有兼并包容,百家争鸣的意思,而什么场面才能叫百家争鸣?这场面就是百家争鸣。
但是很明显的,缺点也有一大堆,这倒不是说这书做得不严谨或者有缺漏之类的,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太严谨了使得一般人真的很难以看进去,这书打一开始就是学术书籍,放在任何一个图书馆里都能进馆藏书籍的那种,也就是说他压根就不打算往营销的方面走,书里面不乏那种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的文章,但是更多的是引用了很多这年头听都没听过的典故人名来论证,看得人一头雾水,看这书多少都得拿手机查点背景资料才行,并且有些时候用手机了也不一定查得着,,,读这套书就像把一堆先秦诸子的代表作全堆桌上让你品,还得往最细了品,看了有没有用呢?当然有用而且是全方位的有用,看透了差不多能悟出人生的那种,可他的学术性和那民国八年复杂的背景应该能让不少普通读者望而却步,不过反过来说,每一个肯翻开这书坚持看下去的读者,应该都会在看得昏昏欲睡之前说一句:好书!




  • hhjgyj
  • 无心之过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把这套书放在概括性了解联大书籍的最后位置,是因为一来这书内容非常的多且不容易看进去,二来随着书籍数量的增多,价格已经上升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滇云八年》仍在源源不断的出版,目前分为三个板块“学术典藏”“旧刊文存”“联大岁月”,而每个板块差不多又分为10多个文存,每个文存平均5本书,每本都要40块……你可以大概算算一共要多少钱,这书还没有电子版(*꒦ິ⌓꒦ີ)想全部入手实在***贵了,,,而且这书并不是很常见,一般只有小众的书店和图书馆才能找到,想在书店全看完实在遥遥无期,,,,如果打定了主意要入手的话,建议入手“旧刊文存”那个板块,最真实也最庞大_(:3」∠)_


  • hhjgyj
  • 无心之过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发不出来套娃了都发不出来


2025-08-07 04:15: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hhjgyj
  • 无心之过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六 绝对不推荐你看的书本《南渡北归》
附赠一本绝对不推荐做联大概括性了解的书《南渡北归》。
坦白来说,这本书我没看完,按道理没读完的书没什么评价的资本,但是在此之前,我看过作者岳南写的其他书,而他写书都是同一个套路——史料一流,史识三流,主观太重,文笔轻佻(实际上这书大部分评价都是这个)在网上下单之前我特地留了个心眼去书店先翻了下,果然一个路子,那我就绝对不买了,不但不买,我也试着用他的轻佻来写个书评,尽量让看了评价的人能白嫖这书就白嫖,别浪费钱。
要形容这书非常简单,那就是个掺着历史的小说,弄科普糊弄人用的,和书店里那种贼厚价钱贼贵但是内容贼唬人的《世界未解之谜》一个样,恰饭赚稿费的,大言不惭的打着“禁书”的旗号促销,实际上哪儿都能买得着。
我之前推荐的书大多小众不为人知,也很少有做什么大规模营销宣传的,而极少数同样是想着赚钱的联大的书里,《联大八年》也是恰饭钱,但与《南渡北归》不同的是,前者恰饭钱,后者洽烂钱。《南渡北归》是作者按照自己的想象在对历史进行小说化的加工,作者试图把自己的主观说成是人文关怀,但是坦白说,他的人文关怀也忒重了让人反感,而当真的对上联大本身历史时,他的人文关怀又显得太肤浅。这么一本小说的好处就和其他小说一样,通俗科普看着有意思,但是同样论通俗科普,我干嘛不去看更生动形象的纪录片,而要来看这玩意儿呢?
如果说西南联大本身是一本书你要推荐给别人看,那看《行思录》是看书评,《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是看背景资料,《联大八年》是看作者写的导读,而《南渡北归》则是**编剧把书改成了肥皂剧,看自然是看得津津有味,可看完以后那观念就给他定了,他就认定了西南联大是《南渡北归》那样子,就像小学生没学过荆轲然后他去玩王者荣耀,完了一口咬定荆轲是女的,那你以后要咋个教他学《荆轲刺秦》?你教他的时候他指不定还嘲讽你。
想靠读这本书来了解“西南联大”?不好意思,你了解到的是“岳南联大”
PS:岳南写书一向两个特点,史料很好,写法很尬,所以既不推荐入手一本,也不推荐用来做了解联大的导读。找个时间去书店把这书里的引号部分翻翻就可以了。一本书买下来至少得要有点读第二遍的价值,而《南渡北归》属于看完了可以扔角落里永远都不会再翻的那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6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云南师范大学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