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条
【九辫儿/辫九】
杨九郎第一次坐在手术室外,看着右边亮着的“正在手术”的字样,双手不住的颤抖。明明有着空调制暖系统,他的手的温度就像标准手术刀应有的温度。
挺可笑的,一个主刀医生,会害怕病人的血肉。原本是他站上手术台的,但他知道躺在手术台上的人的时候,双手如第一次握住手术刀时那般害怕,开始颤抖。
害怕这个词会跟他挂钩,在以前的他看来是个笑话。杨九郎,男,26岁,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就职于首都xx医院,心脏搭桥主刀师。主刀师一词与26岁的年龄相配总让人惊叹不已,但工作半年以来,整个医院基本没有跟他有过五句话以上的对白:能用单句不用复句,能用单音节绝不用双音节。再加上他那冰山般的脸,冷医生的外号逐渐流传开来。
似乎从那次到边境当了三个月的战地医生开始,有了细微的变化。杨九郎在那里认识了张云雷,一个太阳般温暖的男孩子,一个近乎全能的特种兵,一个改变了他命运的人。
第一次见面是在临时的医药帐篷里,他们刚到这里,便被安排到这里进行医疗救援。等到杨九郎走到自己要医治的病床前,打开医药箱时,发现自己的麻醉剂不见了。回想刚刚发生的事情,可能是自己落到车上了,刚想向身边的人借的时候,病床上的人讲话了:“医生,先给我包扎吧,要缝针的地方只有一处。”杨九郎简单看了看床上的人,身上不下六七处伤,基本没有轻伤这一说,下意识的摸了摸床上人的额头,有点低烧,可能是发炎导致的。
“你怎么知道只要缝一次针的?”
“我以前跟文工团的护士学过学知识,毕竟到了前线又不能吧医生护士给带上。”杨九郎看了他一眼,摸摸鼻子,没有说话。等他做好所有事后,准备离开时,张云雷笑嘻嘻地说:“其实你带的麻醉剂对我的作用不大。”杨九郎回头看了她一眼,张云雷笑眯眯的看着他,又看看肩膀上缝的针,“记得过我拆针哦,顾医生。”
等他要拆针的时候,满心期待地等着杨九郎,结果等来的是他们部队的护士长。“怎么回是你啊,那个杨医生呢?”“人家又不是部队里的人,又不会呆在我们这里等着你,”护士长拆了针线,想了想,转过来又问,“你怎么知道人家姓杨的?”张云雷看了看自己的肩膀,感觉没什么大问题,没好气的回了一句:“拜托,我都这么关心他了,怎么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叫什么吧。”
当张云雷把这些告诉杨九郎的时候,遭到了杨九郎的反驳:“明明是我胸口挂着我的名字和所在医院,早知道就换上你们部队的衣服了。”他们后来在医院又碰到了,原因是他又受伤了,子弹直接擦着他的心脏过去的。那天手术没排到杨九郎,是另一个人做的手术,但术后康复医生是杨九郎。之后兜兜转转两人还是在一起了,当张云雷听说他“冷医生”的称呼的时候,反驳道:“明明是我的暖医生,哪里冷了。”
两人只要在一起便用纸条传递些什么,今天下雨了,杨九郎会在他的床头用纸条写要带伞;张云雷出去玩时,会用纸条给他寄来一天的感受,最后一句都是我的暖医生,下次记得来哦;杨九郎的包里每天都会有注意眼睛,少喝咖啡的字样,而张云雷的包里有着各种各样感冒药的说明书,附上纸条:记得到药店开这些药 ,其他的药效果不好。
张云雷自小的心愿便是当兵,高考后考入的军校,当了三年的特种兵,最后因身体缘故退役当了作家。或许也是因为这几年的训练生涯,让他动不动就会生病,每次杨九郎到医院去开药都被调侃:“明明都是当兵的人了,身体素质还这么差,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考进去的。”每次说这句话的时候张云雷都会哭,杨九郎抱着他哄他说下次不会说了。
张云雷父亲是军人。办任务时牺牲。
一语成谶,张云雷当时擦过心脏的手术术后康复并没有完全到位,婚后半年复发,转入XX医院就诊。入院前张云雷还笑眯眯地看着他:“我的暖医生,你的嘴真灵啊。”
原本是安排好让杨九郎作主刀师的,杨九郎原本也是自告奋勇的,但是被张云雷拒绝了,让另一个人代替的。
“杨医生?”
杨九郎抬起头,是照顾张云雷的护士。
“张云雷让我把这个给你,说这能让你放松放松。”
杨九郎打开信封,是一沓一沓的明信片,每一张都是张云雷定制的,照片上都刻着当时去这个地方的日期。从两人相遇到术前,每一个对于他来说重要的日期都被他记下。
起初的明信片是他出去玩时的照片。张云雷很喜欢旅行,爱好之一便是收集到过的地方特色明信片。而他却没有时间去陪他,杨九郎对此挺愧疚的,原本是打算等到春节向医院请个年假,陪他出去的,但节骨眼上出了这件事让他也没了心情。
这些明信片上的他都是开心的笑脸,吃着火锅,滑着雪,在激流中漂流,这都与他在部队中的印象是不一样的。记得当时他们开始同居时,张云雷把自己在部队中的奖项及当时的照片放在他们屋的时候,他看了很长时间,他在问自己,究竟哪个是张云雷。他也曾经问过张云雷,张云雷说,总要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交给自己最亲的人材能活着真正的好。哪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帮你杠着风雨。
每张明信片后还附了一张纸条,第一张上面写着:希望我的杨九郎可以成为暖医生;希望我的暖医生每天可以多笑一点;希望我的暖医生每天开心;希望我的暖医生如阳光般灿烂;希望我的暖医生……杨九郎听护士说,张云雷在病房里每天都会写小纸条,上面写着祝福激励的话,不只是病房里的人,每个进来查房的医生护士都会送上一张纸条。有人还为此问他是不是作家,张云雷说:“我是跟鲁迅先生一样,化笔为枪剑的。”那人没听懂,再问他也就把这句话重复一遍。
有人在张云雷面前说他是冷医生,他极力反驳,说他很好,每天都会看那些患心脏病的孩子,每天都会查看当天病人的病历本查看是否有异常,每天都会来的早早的下班下得很晚,他是个暖医生不是冷医生。“你怎么这么了解他?”有个在医院呆了很长时间的护士听到顺口问道。“因为他是我的那一半啊,是我的暖医生。”从此两人的名声大起,很多人都好奇他们两个人,又因为基本没人敢从他这打听些什么,便天天到张云雷那里打听些有关他俩的事。张云雷也只是想反驳“冷医生”的名称而已,对于那些小护士的问题,则是能不答不答,实在不行偷偷发短信给他临时救场。
杨九郎翻到最后也就没有明信片了,有一封绿色的信。打开,则是白色的信纸。
“致我的暖医生:
我是你的那一半张云雷,看到信封和信纸的颜色了吗,绿色代表我,白色代表你。所以我是在你的心上给你写的信
和你相识时间并不长,但你给我的第一印象很深。当时我们部队的处境并不好,原本只是支援之前的人的,但敌方火力太强,连我们自己也搭了进去,结果也就是你来时看到的样子。我是特殊体质,有些麻醉剂我是没有理想效果的反应的,那也就意味着我要承受着部分疼的。你也知道,我很怕疼,在你面前手被小刀划烂都要哭上好半天。你当时给我缝针的时候手法很轻,嘴里还说忍着点,实在不行想些其他开心的事。所以我觉得你就是个暖医生。
我是天生体质就不好,小时候好得病,爸爸就把我扔到部队里训练了一段时间,发现比以前更不好了才把我放回来,爸爸也说‘明明都是当兵的人了,身体素质还那么差。’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哭的原因,你们都会一样笨拙的哄我,所以你是个暖医生。
我并不需要你花那么多的时间去陪我,我只要知道你是我的暖医生就可以了。所以每次出去玩的时候我都会买来双份明信片,代表着你也去了。你说春节的时候出去边旅行边过春节,我很开心,这样你就不会一直低着头看病历本了,你也就不用站在手术台上那么长时间了,你的手也就不会颤抖那么长时间了。
我的暖医生,你也是医生的哦,所以下次是实在很累的时候记得喝杯牛奶睡一觉,下次低头看病历本眼睛很酸的时候到你们的科室去看看,下次感觉很累的时候向上级申请减少一天的手术次数,不要像我一样,过一段时间就要生病。
现在的我应该是在手术台上接受手术的,你也应该在手术室外面等着的。你肯定不会进来作为主刀师为我做手术的,我也不会让你进来的。我怕你以后会有阴影,怕你会因为这个使你整个后半生都因为我而不同。写到这我感觉我挺自私的。
我的暖医生,祝我手术成功!
备注:风吹云不散,长久郎相伴。”
杨九郎把自己的头埋得很低很低,就像张云雷每次受伤后的样子,不知什么时候,手术室的门开了,护士拍了拍杨九郎的肩膀,点了点头。
最后一张纸条,写着:我的暖医生,很厉害的,我的superman。
后来,杨九郎递给了张云雷一封信,白色信封绿色信纸。
【九辫儿/辫九】
杨九郎第一次坐在手术室外,看着右边亮着的“正在手术”的字样,双手不住的颤抖。明明有着空调制暖系统,他的手的温度就像标准手术刀应有的温度。
挺可笑的,一个主刀医生,会害怕病人的血肉。原本是他站上手术台的,但他知道躺在手术台上的人的时候,双手如第一次握住手术刀时那般害怕,开始颤抖。
害怕这个词会跟他挂钩,在以前的他看来是个笑话。杨九郎,男,26岁,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就职于首都xx医院,心脏搭桥主刀师。主刀师一词与26岁的年龄相配总让人惊叹不已,但工作半年以来,整个医院基本没有跟他有过五句话以上的对白:能用单句不用复句,能用单音节绝不用双音节。再加上他那冰山般的脸,冷医生的外号逐渐流传开来。
似乎从那次到边境当了三个月的战地医生开始,有了细微的变化。杨九郎在那里认识了张云雷,一个太阳般温暖的男孩子,一个近乎全能的特种兵,一个改变了他命运的人。
第一次见面是在临时的医药帐篷里,他们刚到这里,便被安排到这里进行医疗救援。等到杨九郎走到自己要医治的病床前,打开医药箱时,发现自己的麻醉剂不见了。回想刚刚发生的事情,可能是自己落到车上了,刚想向身边的人借的时候,病床上的人讲话了:“医生,先给我包扎吧,要缝针的地方只有一处。”杨九郎简单看了看床上的人,身上不下六七处伤,基本没有轻伤这一说,下意识的摸了摸床上人的额头,有点低烧,可能是发炎导致的。
“你怎么知道只要缝一次针的?”
“我以前跟文工团的护士学过学知识,毕竟到了前线又不能吧医生护士给带上。”杨九郎看了他一眼,摸摸鼻子,没有说话。等他做好所有事后,准备离开时,张云雷笑嘻嘻地说:“其实你带的麻醉剂对我的作用不大。”杨九郎回头看了她一眼,张云雷笑眯眯的看着他,又看看肩膀上缝的针,“记得过我拆针哦,顾医生。”
等他要拆针的时候,满心期待地等着杨九郎,结果等来的是他们部队的护士长。“怎么回是你啊,那个杨医生呢?”“人家又不是部队里的人,又不会呆在我们这里等着你,”护士长拆了针线,想了想,转过来又问,“你怎么知道人家姓杨的?”张云雷看了看自己的肩膀,感觉没什么大问题,没好气的回了一句:“拜托,我都这么关心他了,怎么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叫什么吧。”
当张云雷把这些告诉杨九郎的时候,遭到了杨九郎的反驳:“明明是我胸口挂着我的名字和所在医院,早知道就换上你们部队的衣服了。”他们后来在医院又碰到了,原因是他又受伤了,子弹直接擦着他的心脏过去的。那天手术没排到杨九郎,是另一个人做的手术,但术后康复医生是杨九郎。之后兜兜转转两人还是在一起了,当张云雷听说他“冷医生”的称呼的时候,反驳道:“明明是我的暖医生,哪里冷了。”
两人只要在一起便用纸条传递些什么,今天下雨了,杨九郎会在他的床头用纸条写要带伞;张云雷出去玩时,会用纸条给他寄来一天的感受,最后一句都是我的暖医生,下次记得来哦;杨九郎的包里每天都会有注意眼睛,少喝咖啡的字样,而张云雷的包里有着各种各样感冒药的说明书,附上纸条:记得到药店开这些药 ,其他的药效果不好。
张云雷自小的心愿便是当兵,高考后考入的军校,当了三年的特种兵,最后因身体缘故退役当了作家。或许也是因为这几年的训练生涯,让他动不动就会生病,每次杨九郎到医院去开药都被调侃:“明明都是当兵的人了,身体素质还这么差,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考进去的。”每次说这句话的时候张云雷都会哭,杨九郎抱着他哄他说下次不会说了。
张云雷父亲是军人。办任务时牺牲。
一语成谶,张云雷当时擦过心脏的手术术后康复并没有完全到位,婚后半年复发,转入XX医院就诊。入院前张云雷还笑眯眯地看着他:“我的暖医生,你的嘴真灵啊。”
原本是安排好让杨九郎作主刀师的,杨九郎原本也是自告奋勇的,但是被张云雷拒绝了,让另一个人代替的。
“杨医生?”
杨九郎抬起头,是照顾张云雷的护士。
“张云雷让我把这个给你,说这能让你放松放松。”
杨九郎打开信封,是一沓一沓的明信片,每一张都是张云雷定制的,照片上都刻着当时去这个地方的日期。从两人相遇到术前,每一个对于他来说重要的日期都被他记下。
起初的明信片是他出去玩时的照片。张云雷很喜欢旅行,爱好之一便是收集到过的地方特色明信片。而他却没有时间去陪他,杨九郎对此挺愧疚的,原本是打算等到春节向医院请个年假,陪他出去的,但节骨眼上出了这件事让他也没了心情。
这些明信片上的他都是开心的笑脸,吃着火锅,滑着雪,在激流中漂流,这都与他在部队中的印象是不一样的。记得当时他们开始同居时,张云雷把自己在部队中的奖项及当时的照片放在他们屋的时候,他看了很长时间,他在问自己,究竟哪个是张云雷。他也曾经问过张云雷,张云雷说,总要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交给自己最亲的人材能活着真正的好。哪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帮你杠着风雨。
每张明信片后还附了一张纸条,第一张上面写着:希望我的杨九郎可以成为暖医生;希望我的暖医生每天可以多笑一点;希望我的暖医生每天开心;希望我的暖医生如阳光般灿烂;希望我的暖医生……杨九郎听护士说,张云雷在病房里每天都会写小纸条,上面写着祝福激励的话,不只是病房里的人,每个进来查房的医生护士都会送上一张纸条。有人还为此问他是不是作家,张云雷说:“我是跟鲁迅先生一样,化笔为枪剑的。”那人没听懂,再问他也就把这句话重复一遍。
有人在张云雷面前说他是冷医生,他极力反驳,说他很好,每天都会看那些患心脏病的孩子,每天都会查看当天病人的病历本查看是否有异常,每天都会来的早早的下班下得很晚,他是个暖医生不是冷医生。“你怎么这么了解他?”有个在医院呆了很长时间的护士听到顺口问道。“因为他是我的那一半啊,是我的暖医生。”从此两人的名声大起,很多人都好奇他们两个人,又因为基本没人敢从他这打听些什么,便天天到张云雷那里打听些有关他俩的事。张云雷也只是想反驳“冷医生”的名称而已,对于那些小护士的问题,则是能不答不答,实在不行偷偷发短信给他临时救场。
杨九郎翻到最后也就没有明信片了,有一封绿色的信。打开,则是白色的信纸。
“致我的暖医生:
我是你的那一半张云雷,看到信封和信纸的颜色了吗,绿色代表我,白色代表你。所以我是在你的心上给你写的信
和你相识时间并不长,但你给我的第一印象很深。当时我们部队的处境并不好,原本只是支援之前的人的,但敌方火力太强,连我们自己也搭了进去,结果也就是你来时看到的样子。我是特殊体质,有些麻醉剂我是没有理想效果的反应的,那也就意味着我要承受着部分疼的。你也知道,我很怕疼,在你面前手被小刀划烂都要哭上好半天。你当时给我缝针的时候手法很轻,嘴里还说忍着点,实在不行想些其他开心的事。所以我觉得你就是个暖医生。
我是天生体质就不好,小时候好得病,爸爸就把我扔到部队里训练了一段时间,发现比以前更不好了才把我放回来,爸爸也说‘明明都是当兵的人了,身体素质还那么差。’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哭的原因,你们都会一样笨拙的哄我,所以你是个暖医生。
我并不需要你花那么多的时间去陪我,我只要知道你是我的暖医生就可以了。所以每次出去玩的时候我都会买来双份明信片,代表着你也去了。你说春节的时候出去边旅行边过春节,我很开心,这样你就不会一直低着头看病历本了,你也就不用站在手术台上那么长时间了,你的手也就不会颤抖那么长时间了。
我的暖医生,你也是医生的哦,所以下次是实在很累的时候记得喝杯牛奶睡一觉,下次低头看病历本眼睛很酸的时候到你们的科室去看看,下次感觉很累的时候向上级申请减少一天的手术次数,不要像我一样,过一段时间就要生病。
现在的我应该是在手术台上接受手术的,你也应该在手术室外面等着的。你肯定不会进来作为主刀师为我做手术的,我也不会让你进来的。我怕你以后会有阴影,怕你会因为这个使你整个后半生都因为我而不同。写到这我感觉我挺自私的。
我的暖医生,祝我手术成功!
备注:风吹云不散,长久郎相伴。”
杨九郎把自己的头埋得很低很低,就像张云雷每次受伤后的样子,不知什么时候,手术室的门开了,护士拍了拍杨九郎的肩膀,点了点头。
最后一张纸条,写着:我的暖医生,很厉害的,我的superman。
后来,杨九郎递给了张云雷一封信,白色信封绿色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