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1月26日漏签0天
李少春吧 关注:2,138贴子:75,80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6回复贴,共1页
<<返回李少春吧
>0< 加载中...

我心目中的<红灯记>(十二) 李玉和的“早当家”唱段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话要说实话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段唱是京剧<红灯记>中第一场,李玉和目送铁梅下场后的一段赞许铁梅的【西皮原板】唱腔,这是由李少春首先提议,翁偶虹编写的.电影和沪剧原作中有多处李玉和夸奖铁梅的话:如:“东北四省三江的姑娘算你最能干啦”,“懂!三江四省就数我闺女好啊!”等等.(这里的三江是指: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四省是指当时东北的行政区划).李少春认为,这样的泛泛奖掖,不如安排一段唱腔更为适宜.于是,翁偶虹就设计了这样一段由六句组成的唱段.唱词是:
“提篮小卖拾煤渣,
担水劈柴也靠她.(原先是“挑水劈柴”,词义完全相同)
里里外外一把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
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 话要说实话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段词,前四句完全是天然浑成的生活口语.最后两句,则用形象思维的方式,象征性的比拟手法.以排偶句式结束此段唱腔.不过原来阿甲的词是:“飘什么云来落什么雨,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翁老觉得“云”和“雨” 的自然现象,在一般的农谚中,常常使用,但似乎缺乏一定的对应准确性,存有一定的可变性.而“树苗”和“果实”对应性更强,不变性更大.而且“果”和“花”相对更加押韵.当然这也可算是他们两位在创作过程中的一段花絮.可见,阿甲和翁老的合作是非常融洽的.他们的相互推敲完全是出于竭尽全力把这出<红灯记>打造成一个既有韵味而又有现代生活风貌的现代版京剧.而与以后此剧的反复修改,充满政治色彩和斗争意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25-11-26 13:56: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话要说实话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从这段唱词中,现在的网友都不难看出,这样的词句很难想象居然是出自于那个时代的作品,好象它的革命性和战斗性,远远不如其它唱段明显.其实,早在当时,有人听说<红灯记>的剧本要修改了,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段唱词肯定要改.因为那时的修改重点往往都放在那些诗情画意,描写花草情调上的词句.而这段唱词正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所以,有的甚至把修改的词句都酝酿好了,比如:
“提篮小卖防人渣,(指敌人)
担水劈柴也防他.
里里外外一强手,
革命的孩子早当家.
学什么思想做什么人,
洒什么雨露开什么花.”(那时有一句文革专用歌词,叫“雨露滋润禾苗壮”)
然而,让大家大跌眼镜的是,这段唱词一字未动.实在是出乎意料.


  • 爱煞春少
  • 意见领袖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直想听听这段。找不到的。


  • 话要说实话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或许原来的唱段实在太精彩,太绝妙了,无人愿意割舍.包括江青在内.不会对这段存有一定“小资”情调,人性化十足的唱段熟视无睹.况且这出戏还是千锤百炼的首部样板戏.我想找不出更合适的词句来取代,也未可知.
不过我要说的是,象这样的唱词也只有翁偶虹这样的“旧时代文人”尚能编得出,我料定无论是江青还是文革精英于会泳之流,肯定望尘莫及.写点革命词藻,战斗口号还差不多.
这段唱词最为可贵的是:如果把它游离于剧情之外,它还有相当高的普世性,哲学性的教育意义.类似这样的唱段,实在不为多见.我找来找去,只有发现翁老40年代为程砚秋编写的<锁麟囊>一剧,有一段唱词可与之相媲美,这就是:
“这都是神话凭空造,
自把珠玉夸富豪,
麟儿哪有神送到,
积德才生玉树苗.
小小囊儿何足道,
救她饥渴胜琼瑶.”
这样的唱词确实发人深省,意味深长.也就是说,把这些唱词放到其它类似的剧目中,同样适用,把它单独作为道德规范的警句,教人育儿,也未尝不可.拿这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来描写洪战辉的事迹行不行?我看也非常贴切.而事实上,现在很多的家长教育自家的孩子,也往往会引用这段名句.用这句名言反映那些家境贫寒或饱受磨难的子弟,自强不息,勇于奋斗的精神,似乎已成惯例.


  • 话要说实话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所以,听说现在教育部门把这一唱段列为中小学的音乐课本,本人觉得没有什么不妥.它除了是摘录于文革期间的样板戏戏词外,与文革毫无关系.况且这还不是由文革精英直接编写或改编的词.再从思想内容上讲,它也没有任何当时“极左”思维的痕迹.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脉相传,与儒家文化的精髓不谋而合.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这里,我们不得不要重申:在对待样板戏上,我们必须把样板戏的作品和样板戏的概念严格区分开来.


  • 话要说实话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也是。其实,在过去的电台录音里是有这段少春唱腔的。但不知为什么文革之后,就从来就没听到过这个唱段。或许是被毁了。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6回复贴,共1页
<<返回李少春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