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吧 关注:1,005,662贴子:32,214,030

摄影技巧大家谈((欢迎转帖跟帖))爱好摄影的请进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器材重要,还是脑子重要?  
近期发现不少朋友受少数人的影响开始走向唯器材论的误区,片片拍得不好,首先想到的是器材不够顶级,砸锅卖铁,从牙缝里挤出银两,上更高的器材,认为优秀的片子与自己的片子的差距主要是器材差别,其实不然,用同样的器材,拍同样的东西,效果也会差距甚大,这之中的差距,往往并不是通过巨额资金堆出的距离,只是专业人士懂得触类旁通,合理利用资源,希望大家看后,有所启发,知道如果不动脑,就是器材比专业的好上几倍,也可能片片差上好几倍。  
就略举日常生活用品几例:  
1.我们经常看看器皿苹果等水果的广告,上面的水滴好象通人性,分布很合理,整得产品很起来很唯美,工匠们通常就是用无色鞋油或凡士林涂于表面,然后喷水,它可以防止水滴的滑落,而起定型水的作用。  
2.看到KFC的广告,我们无不为它的里面的数菜的艳丽惊叹,其实这样的东西并不是精心培育出来的,只不过是从小菜场买来,泡了一下碱水而已。  
3.我们经常看到碑酒的广告吧,那碑酒视觉效果特棒吧,是不是很多人也试着拍过,就是没有人家的好?认为是厂商特制的吧?其实只要在碑酒里加入适量的精盐,那效果就来了。是不是想嫌它喷出来的泡沫不够好,不要紧,专业人士的也不够好,我们洗头发的那东东的沫够了吧?  
4.切开的苹果,拍了一张,切面就变色了?都来不及构图,怎么办,用盐水泡一下,几十分钟,你总该构图了吧?  
5.为什么人家拍出的菜总是那么好看,我拍的拷鸭,我拍的名贵鱼怎么就是那么的暗淡,好象不新鲜似的,那么的提不起人的胃口?那个职业摄影师在干什么?哦,他拎了瓶精制食用油,在往鸭鱼身上抹呢,我们也试试,哇,色泽真诱人,口水掉了一地。  
6.为何优秀的作品那光那影,那烟,怎么都那么唯美,人家的锅碗,盆里的冒出来的热气怎么拍得那么清晰,唯美,专业人士就是厉厉,难道热气烟都要听他的?是呀,因为它会利用干冰滴水,用管子吹烟,当然自己想要浓,就浓,要淡就淡,什么时候冒就冒,听人指挥,想要它在那出现就在那出现,当然画面要比别人的好,得奖也是必然的。  
7,说到这里,你该有点明白了,也知道要表示煮沸腾,如果真煮到那样,拍起来因为有水汽,画质不会理想,弄个管子在下面吹泡泡,效果更好,画质提高几十倍,多花几万元上个牛头,也达不到这效果。  
8.还有点想不通?什么不要沸腾,要煮开不腾的?动动脑,会想到的,自己不洗碗,也看过老妈洗碗吧,是的倒进点洗洁精,搅一搅,看看是不是冷水(汤)都变成开的了。终于想通了吧。  
----- 想通了,看到片子不如人,就不要首先想着换机,看看是不是自身原因,说这些,也是要告诉大家,想拍片子,不要总怪自己的器材不好,要好好的想想自身原因,除非你钱花不完,专烧器材,那就什么也别想,有好的就上,但是,你的器材就是最好,你拍出的东西,还是会不如那些肯动脑的人。  



1楼2009-10-14 07:38回复
    上文转自http://itbbs.pconline.com.cn/dc/10032262.html


    2楼2009-10-14 07:58
    回复
      2025-11-07 07:24: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重要的不是相机,而是相机后面的脑袋。好的相机只能给创作带来方便,使创作活动更加得心应手。没有好使的脑袋,再好的相机也是“傻瓜型相机”。就象我手中的相机……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只有好的形式而没有思想内容的摄影作品,就象一位只有漂亮的姑娘,却毫无品位和档次而言;只有思想内容而没有好的形式包装的摄影作品,就象一位不会打扮的姑娘,也不招人喜欢。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诞生,除了一些必然性的因素所致外,还受一些不确定的偶然性因素左右,跟"机遇"有关,所以要脚步不停,所以要机不离身。所以有人跋山涉水,所以有人起早贪黑……象个孤魂野鬼似得游荡在他们认为值得游荡的地方。  
      ●只有驾轻就熟了传统构图方式,才能在此基础上突破传统的构图方式,创造出新的构图模式——如果不这样,就好比一个孩子不会走路就想跑,那只能是摔跟头。
      ●如果构图时能够达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那你就可能是一位高手了。那见到的是什么——应当是线条、形状、质地、影调、色彩等,还有说不清楚的东西……那应该就是主题。  
      ●拍“难得一见”的东西,片子确实具有视觉冲击力,但成本太高,况且这类片子看多了也就觉得平平而已——应当说这是低层次的摄影;在司空见惯中发现和拍摄别人“视而不见”的美学视点,不仅成本低,而且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摄影。所以应当努力把“视而不见”的东西拍好,才能更有能力驾驭“难得一见”的东西。
      ●真正的功夫在镜头之外,又沉淀于镜头之中。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技术和艺术孰重孰轻,坦言——技术的比例相对少些,也容易些;而艺术的比例相对多也,也是不容易的,这其中有后天的努力和先天的基因。但也应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说摄影“就是个玩”,是一种谦辞,也是一种托辞,有时更是一种无奈的言辞。  
      ● 人像摄影摆得象也是一种水平,静物摄影更是如此。  
      ●找一个比你水平稍高的人一起采风,一起切磋,是提高你自己的有效途径。如果比你的水平差得太多,你不但在交流中得不到提高,反而会被他拉下;如果比你的水平高得太多,你也很难学到东西,因为你只剩下仰慕他的份了。  
      ●鉴赏力跟创作力一样重要。如果没有好的鉴赏力,也就没有好的创作力。你指望一个鉴赏力低的人,肯定和欣赏你认为比较好的作品是一种奢望。  
      ●鉴赏力也是一种能力,也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提高。  
      ● 作为业余摄影者,应当在提高摄影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上下功夫——这“四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是一辈子的课题和作业。  
      ● 毛主席他老人家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也是在告诉“摄影人”举起你的镜头(大炮),多拍、拍好才是硬道理。  
      ●选择与抽象有多么重要,以至于有人说:绘画是“加”的艺术,摄影是“减”的艺术,只有忍痛割爱般地“减”,你的作品才可能简洁而富有动感。  
      ●一幅作品不可能人人说好,一是“萝卜白菜各有所好”;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故,就象读一部《红楼梦》各有所得一样。如果人人都说好,那肯定不是从摄影的角度来评判这幅作品。  
      ●一幅作品说得明白的是技术,说不明白的是艺术,如果都说明白了,不可能是一幅好作品。   
      ●摄影是一种感觉,“跟着感觉走”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摄影是一种主观情绪的流露,只有通过技术手段去强化你的主观情绪,达到下意识的程度那你就成熟了,可能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3楼2009-10-14 09:18
      回复
        6楼2009-10-14 09:23
        回复
          有道理 呵呵学习


          7楼2009-10-14 09:24
          回复
            8楼2009-10-14 09:26
            回复
              学习了。


              9楼2009-10-14 09:33
              回复
                受益匪浅!虽属转文,也使人茅塞顿开,大长见识!谢谢啊!


                10楼2009-10-14 10:21
                回复
                  2025-11-07 07:18: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19.176.33.*
                  佩服!


                  11楼2009-10-14 11:27
                  回复
                    图为并茂,通俗易懂。好贴!


                    12楼2009-10-14 13:43
                    回复
                      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13楼2009-10-14 13:45
                      回复


                        14楼2009-10-15 19:30
                        回复
                          向山下老师学习了


                          15楼2009-10-15 20:50
                          回复
                            ding


                            IP属地:山东16楼2009-10-15 2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