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rom Nagano
我最初注意到长冈成贡是妻子川村万梨阿唱献唱一首叫做《El Hazard 2 Theme》的动画主题歌的时候。这首悠扬而直冲云霄主题曲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想着将来一定要与这名作曲人合作合作。
在构思花之诗女企划的时候,就没考虑把配音交给长冈成贡以外的人。
2004年,长冈成贡委托川村万梨阿为在他家乡三重县伊势附近的“斋王祭典”的演唱会献唱,而我之前也未曾参拜过(伊势)神宫,就跟着去了,《花之诗女》也就此开始。
在陪妻子参加“斋王祭典”的时,我知道了斋宫,在会场上《花之诗女》诞生,我当时就想好了故事,贝琳与托里哈隆也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中。
配乐也就自然而然地让长冈成贡负责了。
委托成贡来配乐,以及制作开头的主题曲时我只提了一点要求:“写些好听的曲子吧”。
竟然还有如此可怕的条件啊?想起来这跟“画些有趣的漫画吧”,“拍些有意思的电影吧”,“做些很帅的机器人设定吧”之类的不得了的要求一样啊,能做到这些的,也就只有神啦。
提了这种要求,就自然免不了争吵。
到底什么才算是“好听的曲子”呢?
果不其然,关于主题曲我一直跟他吵到了最后的混音。长冈成贡是艺人,我是导演,两人间有争吵是难免的,要是不抑制情绪,估计早就打起来了吧。有好几次都吵得快要动手了。
作为艺人,长冈成贡主张的自然是“当下自己的音乐”和“自己音乐的可能性”;而我作为电影导演,追求的是“与永野护喜欢音乐所不同的与《花之诗女》相配的音乐”。
归根结底,自己想象中的长冈成贡的音乐与他当下自己的音乐间存在着差距,我就是因此而苦恼啊。
不过,他的音乐与我所需要的音乐间也没有根本性的差异。我希望音乐是感性与感觉的事物,而不是用理论或总谱来鼓捣,把无趣的旋律编排组合的快餐。这便是我的想法,无论跟成贡吵得多厉害,我依然想要他写的曲子。
在这过程中,朋友矢部敦志也来担任了《花之诗女》配乐的制作人。他多少了解我爱好音乐,但也有作为一个音乐制作人的自傲。绝对不按照作曲人、导演的要求办事……事后才知道这一点也算是个愉快的失误了。要是少了把许多曲子制作成“电影原声乐”的矢部,那毫无疑问也就没有这个电影原声带了。
制作《花之诗女》的配乐,投入了远超最近动画电影水平的预算与时间。请了民族乐、古典乐、摇滚乐、当代音乐、电子合成乐等等各个领域的乐手来演奏,多次使用了录音棚,再把录音数据在数字音乐与模拟音乐间反复转换后终于完成,最后制成5.1声道放进了影像中。
这些乐曲中还有成贡写的样曲,就是《Tracer》。虽然原封不动地采用样曲很少见,但它是最能表现曲子意境的,所以并没有用准备好的完成版。没有别的办法,采用本曲的情节是永野边听边决定分镜、画原画和上色的,因此摄影的时间安排也照着它的结构与旋律作了调整,制作出了与这支乐曲相配的一幕。
“这位长冈成贡真是厉害”
没有什么能比让看了电影或听了这部专辑的人产生这样的印象更让我感到高兴的了。
我最初注意到长冈成贡是妻子川村万梨阿唱献唱一首叫做《El Hazard 2 Theme》的动画主题歌的时候。这首悠扬而直冲云霄主题曲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想着将来一定要与这名作曲人合作合作。
在构思花之诗女企划的时候,就没考虑把配音交给长冈成贡以外的人。
2004年,长冈成贡委托川村万梨阿为在他家乡三重县伊势附近的“斋王祭典”的演唱会献唱,而我之前也未曾参拜过(伊势)神宫,就跟着去了,《花之诗女》也就此开始。
在陪妻子参加“斋王祭典”的时,我知道了斋宫,在会场上《花之诗女》诞生,我当时就想好了故事,贝琳与托里哈隆也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中。
配乐也就自然而然地让长冈成贡负责了。
委托成贡来配乐,以及制作开头的主题曲时我只提了一点要求:“写些好听的曲子吧”。
竟然还有如此可怕的条件啊?想起来这跟“画些有趣的漫画吧”,“拍些有意思的电影吧”,“做些很帅的机器人设定吧”之类的不得了的要求一样啊,能做到这些的,也就只有神啦。
提了这种要求,就自然免不了争吵。
到底什么才算是“好听的曲子”呢?
果不其然,关于主题曲我一直跟他吵到了最后的混音。长冈成贡是艺人,我是导演,两人间有争吵是难免的,要是不抑制情绪,估计早就打起来了吧。有好几次都吵得快要动手了。
作为艺人,长冈成贡主张的自然是“当下自己的音乐”和“自己音乐的可能性”;而我作为电影导演,追求的是“与永野护喜欢音乐所不同的与《花之诗女》相配的音乐”。
归根结底,自己想象中的长冈成贡的音乐与他当下自己的音乐间存在着差距,我就是因此而苦恼啊。
不过,他的音乐与我所需要的音乐间也没有根本性的差异。我希望音乐是感性与感觉的事物,而不是用理论或总谱来鼓捣,把无趣的旋律编排组合的快餐。这便是我的想法,无论跟成贡吵得多厉害,我依然想要他写的曲子。
在这过程中,朋友矢部敦志也来担任了《花之诗女》配乐的制作人。他多少了解我爱好音乐,但也有作为一个音乐制作人的自傲。绝对不按照作曲人、导演的要求办事……事后才知道这一点也算是个愉快的失误了。要是少了把许多曲子制作成“电影原声乐”的矢部,那毫无疑问也就没有这个电影原声带了。
制作《花之诗女》的配乐,投入了远超最近动画电影水平的预算与时间。请了民族乐、古典乐、摇滚乐、当代音乐、电子合成乐等等各个领域的乐手来演奏,多次使用了录音棚,再把录音数据在数字音乐与模拟音乐间反复转换后终于完成,最后制成5.1声道放进了影像中。
这些乐曲中还有成贡写的样曲,就是《Tracer》。虽然原封不动地采用样曲很少见,但它是最能表现曲子意境的,所以并没有用准备好的完成版。没有别的办法,采用本曲的情节是永野边听边决定分镜、画原画和上色的,因此摄影的时间安排也照着它的结构与旋律作了调整,制作出了与这支乐曲相配的一幕。
“这位长冈成贡真是厉害”
没有什么能比让看了电影或听了这部专辑的人产生这样的印象更让我感到高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