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物语吧 关注:11,418贴子:169,703
  • 24回复贴,共1

【渣翻】花之诗女OST解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下内容译自花之诗女OST附册的解说部分(From Nagano、访谈、解说共3部分)
有专业术语翻错或者其他错误的,欢迎指正!


IP属地:浙江1楼2020-03-10 16:05回复
    1、From Nagano
    我最初注意到长冈成贡是妻子川村万梨阿唱献唱一首叫做《El Hazard 2 Theme》的动画主题歌的时候。这首悠扬而直冲云霄主题曲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想着将来一定要与这名作曲人合作合作。
    在构思花之诗女企划的时候,就没考虑把配音交给长冈成贡以外的人。
    2004年,长冈成贡委托川村万梨阿为在他家乡三重县伊势附近的“斋王祭典”的演唱会献唱,而我之前也未曾参拜过(伊势)神宫,就跟着去了,《花之诗女》也就此开始。
    在陪妻子参加“斋王祭典”的时,我知道了斋宫,在会场上《花之诗女》诞生,我当时就想好了故事,贝琳与托里哈隆也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中。
    配乐也就自然而然地让长冈成贡负责了。
    委托成贡来配乐,以及制作开头的主题曲时我只提了一点要求:“写些好听的曲子吧”。
    竟然还有如此可怕的条件啊?想起来这跟“画些有趣的漫画吧”,“拍些有意思的电影吧”,“做些很帅的机器人设定吧”之类的不得了的要求一样啊,能做到这些的,也就只有神啦。
    提了这种要求,就自然免不了争吵。
    到底什么才算是“好听的曲子”呢?
    果不其然,关于主题曲我一直跟他吵到了最后的混音。长冈成贡是艺人,我是导演,两人间有争吵是难免的,要是不抑制情绪,估计早就打起来了吧。有好几次都吵得快要动手了。
    作为艺人,长冈成贡主张的自然是“当下自己的音乐”和“自己音乐的可能性”;而我作为电影导演,追求的是“与永野护喜欢音乐所不同的与《花之诗女》相配的音乐”。
    归根结底,自己想象中的长冈成贡的音乐与他当下自己的音乐间存在着差距,我就是因此而苦恼啊。
    不过,他的音乐与我所需要的音乐间也没有根本性的差异。我希望音乐是感性与感觉的事物,而不是用理论或总谱来鼓捣,把无趣的旋律编排组合的快餐。这便是我的想法,无论跟成贡吵得多厉害,我依然想要他写的曲子。
    在这过程中,朋友矢部敦志也来担任了《花之诗女》配乐的制作人。他多少了解我爱好音乐,但也有作为一个音乐制作人的自傲。绝对不按照作曲人、导演的要求办事……事后才知道这一点也算是个愉快的失误了。要是少了把许多曲子制作成“电影原声乐”的矢部,那毫无疑问也就没有这个电影原声带了。
    制作《花之诗女》的配乐,投入了远超最近动画电影水平的预算与时间。请了民族乐、古典乐、摇滚乐、当代音乐、电子合成乐等等各个领域的乐手来演奏,多次使用了录音棚,再把录音数据在数字音乐与模拟音乐间反复转换后终于完成,最后制成5.1声道放进了影像中。
    这些乐曲中还有成贡写的样曲,就是《Tracer》。虽然原封不动地采用样曲很少见,但它是最能表现曲子意境的,所以并没有用准备好的完成版。没有别的办法,采用本曲的情节是永野边听边决定分镜、画原画和上色的,因此摄影的时间安排也照着它的结构与旋律作了调整,制作出了与这支乐曲相配的一幕。
    “这位长冈成贡真是厉害”
    没有什么能比让看了电影或听了这部专辑的人产生这样的印象更让我感到高兴的了。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0-03-10 16:06
    回复
      3、《花之诗女》的音乐 ~长冈成贡与配乐的解说
      解说 永野护
      ① 《贝琳主题曲》
      电影的主旋律。一开始便由中东的乐器,百弦琴的优美音色展开。随之出现的是贝琳的画面。清秀而活泼,优美而澄澈的旋律仿佛就是将要踏上都之旅的贝琳本人。
      曲子除百弦琴演奏版之外还做了吉他版、改编版等很多其他的版本。成贡谱的这支曲子十分适合民族乐器。节奏是不折不扣的成贡风格,在似乎迟到了的大鼓节拍中,优美的旋律潺潺流动。摸索到百弦琴的过程很是辛苦。大家在工作室里收集了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未曾见闻的乐器,检查音色,并试着弹奏这支曲子。这段辛苦摸索的终点,便是这百弦琴。我自己也把细细长长的伊朗四弦乐器赛塔尔带进了成贡的工作室,这件没有用上的乐器出现在了电影里女人的手中。话说回来,尽管百弦琴的优美音色吸引住了我,我却想着要不要把收集起来的民族乐器一件一件地都用上,到头来还是只用这百弦琴完成了前半曲。音色令人印象深刻的乐器只采用一件是矢部的判断,这样便能让配乐与世界观伴随着美妙的音色而协调统一,真的是正解啊。在影院听的话,结合上5.1立体声,能感受到非常棒的深度和广度。
      ② 《诗女启程》(茜色大地 清唱版)
      片尾曲《茜色大地》的清唱版,在电影里贝琳与雪拉启程的一幕播放。弦乐方面是配上了原声吉他,曲调缓和而平静。录音时录的贝琳本人的歌声,也就是川村万梨阿唱的副歌。不确定是唱“啊~~~”好还是“呜~~~”好,纠结了一番后才决定唱“啦,啦——啦啦——”。
      我自己的话,是想要一个“喵喵~~~喵喵——”的猫叫版的,结果当然是遭到了其他人的强烈反对,只好作罢。
      说回正题,本曲还加入了榊原良子的旁白,“希望能清楚地听到你在人耳边低语的声音”我当时是这么跟她说的。
      ③ 《雪拉之歌》
      曲调与第2首相同,是钢琴、百弦琴与无品贝斯的三重奏。节奏轻快,原汁原味地展现出茜之星上的人们充满朝气的形象。
      随着曲子而出现的,有骑着高大恐龙的女人和①中提到的拿着民族乐器的女人,还有流动小贩和带棚小摊里的人们,是熙攘热闹的庶民的一幕。还有骑恐龙的女人穿着《五星物语》里苏普的同款衣服等,各种各样的彩蛋。这一幕看了几遍的朋友,也许每一遍都能有新的发现。这一幕的情况就是这样,不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了。
      ④ 《历史的暗影~Warcaster》
      在有瀑布的村落里,挑明贝琳与托里哈隆主张龃龉的一幕中采用。之前在船内争吵全都是两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也就是“诗女”与“骑士”的身份的差异所致。这一差异过于悬殊,反过来让两人对身边的小事也充满了矛盾,让两人困惑。
      曲子由低沉的钢琴、低音提琴和弦乐构成,是欧洲音乐风格的编曲。
      ⑤ 《湖光之地》
      贝琳与托里哈隆,两人在困惑中继续着旅行。漂亮的美术背景就此展开。一片片沙洲星罗棋布的湿地与含有铜的青绿色的土地,这其实是地球上也有景色。在委托负责美术的小仓的时候附上了卫星照片,让他重现了上面的色彩。位于俄罗斯中部的这片土地居然真的存在在地球上,任谁都会被震撼吧。
      此曲由大竖琴展开,其演奏者正是我提供原著的电影《五星物语》的配乐者朝川朋之,这回是作为日本为数不多的大竖琴手而把他请了过来。缘分真是可怕啊。这类乐手的组合都不是我本人的意思,而是经音乐制作人矢部的安排,从众多乐器和乐手之中遴选出来的。从这种选择的感觉和曲调的表现便可感受到“音乐制作人”有多么重要了。
      ⑥ 《Tracer》
      虽然是有完成版,但如之前所说的原因,这首曲子是长冈成贡制作的100%的电子合成曲。充满机械感的冷冰冰的曲调便是这一幕的精髓了吧。底鼓踢奏的节拍被成贡制成了合成音,变得多少像非洲或日本大鼓的节拍了,很有意思。在电影中这支曲子被剧烈的轰鸣声盖得差不多了,不过还是能在轰鸣声的间隙中听到。采用样曲的原因是它“最硬派了”。完全版则声压更高,更厚重。到底该用哪个版本是纠结到了最后啊。虽说此曲在电影后半段也用过一次,但“这种场面居然藏到了公映!”,“连人气声优出演的消息都瞒着!”,就算被这么责怪了也没办法。总之……我还是老样子啊。
      ⑦ 《阴云~无常太阳风》
      在席瓦露贝那巨大的舰桥上,托里哈隆等人注意到了太阳风的电磁风暴。GTM及其世界的侦查系统之先进远超我们的想象,然而在太阳风的影响下刮起了电磁风暴,“光与频率”一切都受到了影响。即便他们拥有先进的科学,但在大自然,太阳引发的电磁风暴面前,侦查系统依然受到了干扰。GTM主眼球之外的眼球,也就是雷达与电磁波侦查都被干扰了。这种担忧让托里哈隆等人紧张了起来。
      本曲由以合成音为主的弦乐编排,并通过了叠录加上了现场的演奏,让曲子显得更为厚重了。
      ⑧ 《花种的缘由》
      赤色的大地是“茜之星”这个名称的由来。在这广阔的旷野上,贝琳与托里哈隆第一次露出了微笑。钢琴与朝川弹奏的竖琴的搭配非常棒,表现出了人类演奏所独有的柔和音色与曲调。本曲也制作了许多个版本,以钢琴为主营造了柔和的气氛而非民族乐风格,采用了不会打扰到贝琳与托里哈隆的版本。
      ⑨ 《Gothicmade V1》
      《Gothicmade》做了2个版本,在战斗过程中切换使用。第1版是摇滚编曲,第2版则为弦乐版。
      第1版是合成乐配上以合成器与电贝斯为主的Techno节奏。
      战斗情节的配乐是我提了“硬派Techno舞曲”的要求,然而对于“Techno舞曲”理解因人而异,“啊呀,糟糕啦”提要求的我也慌了。就我本人而言,是想要工业噪声一般的轰鸣声,并把噪声作为节拍,但人们对“Techno舞曲”有不同的印象,在完成之前让成贡做了各种不同的版本。
      虽然是可说可不说的事,本曲中弹贝斯的是我永野护本人。不好意思,没忍住……。这不是连着好几天都去录音室么。每一天都感觉像是回到了故乡一样……所以就拿上贝斯进了录音室了。不好意思啦……。
      ⑩ 《Gothicmade V2》
      与V1相比是改头换面了的弦乐版。出鼓以外都是弦乐编曲,也就是节拍+弦乐的状态。当时打算是只用以重低音贝斯为主,表现GTM的V1。可是在加入电影配音的录音中发现,它尽管与Voldox结合得很好,而在凯瑟琳启动的一幕中,它的鼓点却显得碍事,与凯瑟琳的启动音不相配。于是便在录音中途用上了不碍事的弦乐版。我跟矢部抬杠,让他不停地做了多到选不完的版本,是得好好反省了。不过一首曲子做了这么多的版本为的就是这个时候。话说永野啊,你多少也该明白制作多到选不完的版本是有多奢侈啦。本曲的情况就是这样了。
      ⑪ 《GTM 凯瑟琳》
      用在凯瑟琳战斗情节的是为了以防万一而事先做好的曲子。虽然提出了“有骑马战感觉的曲调”的要求,但对方却没有那么做。采用这首摇滚风的曲子纯粹是出于影像节奏的考虑。本曲没有妨碍到凯瑟琳引擎的音效,翻涌着胜券在握的感觉,于是就用上了。纯合成曲。
      ⑫ 《滔天阴谋》
      被称作“诗女暗杀计划”的大事件。是场贝琳与托里哈隆都无法想象的滔天阴谋……。
      全然不见片头民族乐的风貌,厚重的配乐统治着这幕画面。
      这部分的曲子全都交由了矢部来处理。他完美地达到了我“就做成电影配乐吧”的要求。这么多的录音室、乐手,以及混音师与音频工程师。看到了这等不同于音乐CD录音的大规模、多人数的电影配乐制作行程,我也就不多说什么,安心期待作品了。
      ⑬ 《在都中……》
      终点站。贝琳旅程的终点。两人间的故事的尽头。其中的感情由原声吉他的独奏来表达。这几乎是吉他手嘉多山信即兴弹奏的,我与成贡在现场拿捏,请他弹了好几段才下了决定。
      ⑭ 插曲《贝琳的数数歌》
      动画电影“就应该有音乐的情节!”,我永野有这样的信念,所以这是一开始就决定要放进电影里的。录音从完成的2年前就开始了,我以完成的曲子为基础作出分镜,原画师门上洋子则把分镜与曲子相结合,画好了原画。通过前期录音,把歌与嘴型对上,虽说这在后期录音之后也可以做,但为了配合歌曲就只能这样了。节奏与演技、舞蹈动作以及播撒的花种的运动都要像影像一样,必须同步才行,原画的技术了得啊。
      ⑮ 片尾曲《茜色大地》
      片尾曲。以钢琴的旋律为主,优美中略带寂寥。声乐的唱法是川村所拿手的,不过这次能听到她不常唱的中音歌声。这首于片尾制作人员名单中播放的歌曲在平静中结束,这种感觉是必要的。夕阳斜照茜色的大地,一天将要结束,贝琳在孤身歌唱。
      ⑯ 主题曲《天之皇子 花之诗女》
      主题曲。能让参与的所有人如此辛苦的歌曲,应该没有第二首了吧。长冈成贡的本色歌曲,编曲与旋律堪称成贡式乐章。是在反复修改中“终于写好啦”的歌曲。照理说之后应该没有什么周折了……没想到在录音时,歌曲随着一次次调整编排越来越偏离了原本的感觉,这让我一下子气上心头,放话说“只能用最早的样曲!”就在这个时候矢部最终制作出了这个最终版。他对生了气想回家的我说“这无论如何也听一下吧”,便播放了这个版本。一肚子火心情差的我在播完前奏,听到小军鼓、底鼓奏响的瞬间,便从混音桌旁站了起来,发出了“哇!这个可以!”的叫喊。
      最终版的电吉他与架子鼓是叠录的,因此华丽而紧促的鼓点令人印象深刻。而在加入川村的歌声后,这激烈的鼓点便立刻转为了配合歌声的存在,不仅如此它还烘托了歌声并使其更具力量了。此外,成贡写的钢琴也很完美,让曲子的感情也更明了了,他在曲子重要的地方都加入了吉他,且没有妨碍歌声的表现,几乎与川村万梨阿的歌声交替出现的吉他音色十分惊艳,能让人发出“居然在这里加上了吉他!”的赞叹。吉他的音色仿佛像提纯的吉他“声响”一样,与鼓点相得益彰。
      我是事后才知道鼓手是“Rebecca”乐队的小田原豊,非常感谢矢部能请到这样一位对作品倾注了感情的鼓手。不管怎么说小军鼓的声音实在是太棒了。原曲是由合成器·定音鼓打底的,而在加入吉他、架子鼓的瞬间,原本优美的曲子就变身成“优美而又充满力量的曲子”了。
      歌词如歌名所写是贝琳与托里哈隆的主题曲。川村是把“贝琳的心愿”写成了歌词。荒野上贝琳播撒的花种慢慢地生根发芽,想必在贝琳与托里哈隆走过的直通都的道路上,也会有形形色色的人不断地像贝琳一样播撒着花种吧。岁月如梭,当初在路旁零星绽放的花朵终将会……。
      愿你描绘的未来 将美好地实现
      岁月流转 沧海桑田
      我在树木 还有花朵之中
      看到你的日子终将到来
      而那花朵 那整片花海 绽放盛开
      两人在树下的祈愿 将充满整个星球
      世界由此展开
      “愿你描绘的未来 将美好地实现”“岁月流转…”在电影的尾声,这段歌词的场景让各种各样的回忆飞舞在我的脑海中。
      “欢迎回来”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20-03-10 16:09
      收起回复
        原文我拍了照片,放进了本吧“【重发】目前收集到的五星相关资源”这个帖子的分享里
        在“音乐”里的“花の詩女(うため)OST”压缩包里,需要的可以自取


        IP属地:浙江5楼2020-03-10 16:16
        回复
          我真的好想看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3-10 17:24
          收起回复
            辛苦施工啦!之前还以为是夜壶一手包办的音乐呢,不是玩乐队玩的很6嘛?


            IP属地:安徽7楼2020-03-11 09:45
            收起回复
              我来看大佬的


              IP属地:上海8楼2020-03-11 09:49
              收起回复
                再就伊势神宫、斋王和朝川朋之补充一下吧(参考日文维基、百度百科等)
                伊势神宫简介:位于三重县伊势市,正式的地名就是“神宫”,为了与其他的神宫相区别而称“伊势神宫”。为神社本厅的本宗,二十二社之一,也是三座无神阶神社之一。在明治到二战太平洋战争前的社格制度中,是凌驾于其他所有神社的存在,不是社格规范的对象。有供奉天照大御神的皇大神宫和供奉丰受大御神(衣食住行的守护神)的丰受大神宫这二大神宫,一般称前者为内宫,后者为外宫,且这两者地址不同。
                斋王:作为伊势神宫或贺茂神社巫女的未婚内亲王(被封为内亲王的天皇之女)或女王(未被封为内亲王的天皇之女或亲王之女)。斋宫特指伊势神宫的斋王,而斋院特指贺茂神社的斋王。在天皇继位时由占卜决定上任,一般在天皇驾崩或退位时退位,但也有因斋王亲人逝去的服丧、私通丑闻或斋王本人离世而退位的。
                朝川朋之:本名小栗豊,作曲家、编曲家、竖琴演奏家。4岁开始学习电子琴和作曲,6岁开始学习钢琴,之后在15岁前作为雅马哈的音乐大使被派往美国、墨西哥、西德、香港、新加坡和印尼等地。大学期间为管风琴专业并开始学习电影、戏剧、广告音乐的作曲和编曲,直到26岁才开始学习竖琴。05年之后主要以竖琴演奏家的身份工作,偶尔编曲,似乎不再从事作曲。参与过的动画作品除了五星还有回忆三部曲、鲁邦三世系列、Macross 0、攻壳、空中杀手、狼雨、最终流放、大剑、鲁路修、Hellsing、水星领航员、神枪少女、EVA新剧场、钢炼、妖尾、心理测量者,等等等等;参与过的游戏有最终幻想、王国之心、樱花大战、皇牌空战、黑魂,等等,合作过的艺人有坂本真绫、EGOIST、GARNiDELiA、Aimer等。



                在押井守Sky Crawler的纪录片中露脸的朝川


                IP属地:浙江10楼2020-04-09 10: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