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做了就不要去后悔,这句话我觉得对我很重要,做了就不要后悔,想好了再做。各种各样的声音很多,这让我更好地知道我今后该怎么做,让我更坚强,然后更有勇气去接受,好好走下去。
有时候会感到心寒,觉得自己做了那么多,可大家还是这样那样地说。也许是以前受到的赞扬太多,听得耳朵都热了,现在这样倒也不错,这对我来说也是人生的一种完善。
398天,刘翔走过了从退赛到复出的艰难之路,也许所有人看到的只是跑出13秒15后他脸上的灿烂笑容,然而在这完美复出的背后,刘翔到底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低潮和重新起步?在央视体育频道《体育世界》的系列节目中,刘翔和他身边的人,为我们一起回忆这难忘的398个日日夜夜。
如果不开刀 肯定就退役
时间回到2008年12月3日,这天刘翔踏上了飞往休斯敦的班机,等待他的将是2天后的跟腱手术,从奥运退赛到这时的2个月里如何治疗始终是一道让他无法抉择的难题,11月初辗转美国4个城市之后,会诊的意见是必须手术,不过不仅是他自己心情忐忑,连各种专家都不敢揽下替刘翔做手术这样的责任。
“如果不开刀,肯定我就退役了。”坐在莘庄基地田径训练馆里的刘翔回忆起当时自己的决定,他想再回到田径场上,毕竟自己还年轻,总觉得还能够再拼几年。
3个小时的手术只是个开头,接下去的术后恢复才是更为漫长而煎熬的过程,吃饭、洗澡、睡觉等等生活中最简单的事情都成了刘翔要学习的东西。“刚开好刀两个星期,真的很难受很难受,洗澡成了大问题。”由于伤口不能碰到水,洗澡的时候必须想办法把腿密封起来,说到这个,刘翔开始用手指着小腿比划起来,“从这里开始裹,橡皮胶里三层外三层,然后再用塑料袋包起来,之后2个星期天天都是这样的。”
尽管如此,回头想来在美国的那3个月倒是刘翔自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过得最自由自在的一段日子,“在国外挺开心的,想出去就出去,想上哪儿就上哪儿,很自由的。”远离镜头和关注,找一个角落安静养伤,那是刘翔最需要的东西。妈妈在厨房烧菜熬汤,自己则站在一边打打下手,这样母子间的日常生活让刘翔的心情好了不少,“那时候他很放松、开心的,有时候小调哼哼、歌唱唱,蛮开心的。”对他的妈妈吉粉花来说,这是儿子16岁住进集体宿舍之后,能和他连续呆在一起最长的时光。
于是连练习走路都变得有意思起来,从来都是健步如飞,突然要和双拐做伴让刘翔完全习惯不了,“就一瘸一拐的,还以为自己以后就是瘸子了,刚拄拐杖的时候还不会撑,一撑就要快摔倒的样子,不是很灵活。到后来就运用自如了,”刘翔大笑着做出撑着拐杖疾步奔跑的样子,“走得比他们都快。”
寻找最单纯的幸福
这年休斯敦的冬天并不算太冷,度过了最初的拐杖时期后,刘翔开始能自由走动了。为了防止伤口粘连,他每天必须保持一定的运动量,由于住地的运动器械并不多,他所能做的无非就是套上连帽外衣在附近的公园散步和练练单杠而已。
家里的客厅成了他另一个训练场,简单地在地毯上铺几个垫子、把两把凳子放在旁边就开始练了起来。妈妈和孙海平扶住凳子,刘翔便在那里卧推、腾空还可以做俯卧撑,这样的练习每天早晚都是他的必修课。就是在重复这些最简单的训练中,刘翔慢慢康复了,连孙海平想想都有点不可思议,不知道当时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我也想休息啊,都是教练让我做的。”刘翔又一次大笑起来,谁都知道这只是句玩笑话,他对自己要求有多高,看看他怎么控制体重就知道了,3个月休息下来,他最重的时候只是比平时重了2公斤而已。吉粉花特别记得和儿子一起逛超市时的一件事情,刘翔特别爱吃一种冰激凌,可是为了体重也只好忍着,实在嘴馋了也只是让妈妈替他挖一小勺,“我一说吃了要长肉的,他马上就不想了。”
康复初期的生活非常枯燥,全是在重复10多年前刚刚接触田径时的基本动作,跑圈、上肢力量训练、加上身边也没有什么朋友相伴,刘翔难免会觉得无聊,这个时候他也只好拿出变形金刚来拼着玩。餐厅成了他的工作室,6人的大餐台上铺满了各种玩具零件,这些是他最珍爱的东西任谁都不可以乱碰的。
“就希望能在自己特别无聊的时候,能够拼一拼玩具,感觉找回一下童年的乐趣,”只有和擎天柱在一起的时候,刘翔才能重新体会到什么才是简单的快乐,“童年最大的乐趣,就是不要想很多的事情,小孩子没什么责任,只要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健康成长就可以了。”
有时候会感到心寒,觉得自己做了那么多,可大家还是这样那样地说。也许是以前受到的赞扬太多,听得耳朵都热了,现在这样倒也不错,这对我来说也是人生的一种完善。
398天,刘翔走过了从退赛到复出的艰难之路,也许所有人看到的只是跑出13秒15后他脸上的灿烂笑容,然而在这完美复出的背后,刘翔到底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低潮和重新起步?在央视体育频道《体育世界》的系列节目中,刘翔和他身边的人,为我们一起回忆这难忘的398个日日夜夜。
如果不开刀 肯定就退役
时间回到2008年12月3日,这天刘翔踏上了飞往休斯敦的班机,等待他的将是2天后的跟腱手术,从奥运退赛到这时的2个月里如何治疗始终是一道让他无法抉择的难题,11月初辗转美国4个城市之后,会诊的意见是必须手术,不过不仅是他自己心情忐忑,连各种专家都不敢揽下替刘翔做手术这样的责任。
“如果不开刀,肯定我就退役了。”坐在莘庄基地田径训练馆里的刘翔回忆起当时自己的决定,他想再回到田径场上,毕竟自己还年轻,总觉得还能够再拼几年。
3个小时的手术只是个开头,接下去的术后恢复才是更为漫长而煎熬的过程,吃饭、洗澡、睡觉等等生活中最简单的事情都成了刘翔要学习的东西。“刚开好刀两个星期,真的很难受很难受,洗澡成了大问题。”由于伤口不能碰到水,洗澡的时候必须想办法把腿密封起来,说到这个,刘翔开始用手指着小腿比划起来,“从这里开始裹,橡皮胶里三层外三层,然后再用塑料袋包起来,之后2个星期天天都是这样的。”
尽管如此,回头想来在美国的那3个月倒是刘翔自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过得最自由自在的一段日子,“在国外挺开心的,想出去就出去,想上哪儿就上哪儿,很自由的。”远离镜头和关注,找一个角落安静养伤,那是刘翔最需要的东西。妈妈在厨房烧菜熬汤,自己则站在一边打打下手,这样母子间的日常生活让刘翔的心情好了不少,“那时候他很放松、开心的,有时候小调哼哼、歌唱唱,蛮开心的。”对他的妈妈吉粉花来说,这是儿子16岁住进集体宿舍之后,能和他连续呆在一起最长的时光。
于是连练习走路都变得有意思起来,从来都是健步如飞,突然要和双拐做伴让刘翔完全习惯不了,“就一瘸一拐的,还以为自己以后就是瘸子了,刚拄拐杖的时候还不会撑,一撑就要快摔倒的样子,不是很灵活。到后来就运用自如了,”刘翔大笑着做出撑着拐杖疾步奔跑的样子,“走得比他们都快。”
寻找最单纯的幸福
这年休斯敦的冬天并不算太冷,度过了最初的拐杖时期后,刘翔开始能自由走动了。为了防止伤口粘连,他每天必须保持一定的运动量,由于住地的运动器械并不多,他所能做的无非就是套上连帽外衣在附近的公园散步和练练单杠而已。
家里的客厅成了他另一个训练场,简单地在地毯上铺几个垫子、把两把凳子放在旁边就开始练了起来。妈妈和孙海平扶住凳子,刘翔便在那里卧推、腾空还可以做俯卧撑,这样的练习每天早晚都是他的必修课。就是在重复这些最简单的训练中,刘翔慢慢康复了,连孙海平想想都有点不可思议,不知道当时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我也想休息啊,都是教练让我做的。”刘翔又一次大笑起来,谁都知道这只是句玩笑话,他对自己要求有多高,看看他怎么控制体重就知道了,3个月休息下来,他最重的时候只是比平时重了2公斤而已。吉粉花特别记得和儿子一起逛超市时的一件事情,刘翔特别爱吃一种冰激凌,可是为了体重也只好忍着,实在嘴馋了也只是让妈妈替他挖一小勺,“我一说吃了要长肉的,他马上就不想了。”
康复初期的生活非常枯燥,全是在重复10多年前刚刚接触田径时的基本动作,跑圈、上肢力量训练、加上身边也没有什么朋友相伴,刘翔难免会觉得无聊,这个时候他也只好拿出变形金刚来拼着玩。餐厅成了他的工作室,6人的大餐台上铺满了各种玩具零件,这些是他最珍爱的东西任谁都不可以乱碰的。
“就希望能在自己特别无聊的时候,能够拼一拼玩具,感觉找回一下童年的乐趣,”只有和擎天柱在一起的时候,刘翔才能重新体会到什么才是简单的快乐,“童年最大的乐趣,就是不要想很多的事情,小孩子没什么责任,只要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健康成长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