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大婚的第三天是回门的日子,大家又都聚到大杨的酒馆。回门礼不多,但也有两大提盒,陆绎就让岑福跟着,他好一直牵着他的小媳妇。岑福也很高兴参加这样的宴席,又可以吃到大杨做的菜。
席后闲聊,大杨对今夏说:“前几日老贾他们来我这儿吃酒,桌上那个新来的何昭对夏爷你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是,年前他接的一个案子一直没头绪,请了小爷我出马,很快就破了案。他还挺有良心,拿了赏银,分了我一半儿。”
“听那意思,他武功还不错。”
“功夫是比你好些。就是办案的经验不够。不过,孺子可教。要是多带带他,可能就好了。”
陆绎脸色微微有些沉,看了一眼岑福。岑福马上明白,大人这是要自己查查这个人的底细。
“都嫁了人的姑娘家,还成天'小爷,小爷'的。”袁大娘埋怨今夏,又转头问陆绎:“今夏如今出嫁了,还去六扇门当差,在外面抛头露面,你不介意吗?”
陆绎还没开口,今夏先说话:“娘,抛头露面怎么了? 您卖豆腐,我姨给别人看病,不都要见人? ”
袁大娘白了一眼今夏:“你看别人家女孩子巴不得嫁到大户人家,当少奶奶,再不用做事。哪像你? 整日闲不住,干的还是男人才做的辛苦事情。”
陆绎看看今夏,对袁大娘说:“母亲放心,我家里如今就我俩,没有那些迂腐规矩。况且,今夏原就与一般的闺阁女儿不同。她性子活泼,又有一身的本事,不让她使出来,整日守在家里,我怕把她憋出病来。”
今夏盯着陆绎,想起在杭州大人也说了这样一句话,他居然是这个意思,自己那时还误解担心他嫌自己不是闺阁淑女。
今夏挽过大人的手臂,甜甜地对陆绎说:“大人真好,还是大人懂我!”
但紧接着陆绎却显得有些忧虑:“只是而今杨岳不做捕快了,今夏一个人在外面办案,万一有什么危险,没人有个照应,倒是我最担心的。”
林姨也发声:“我也是有些担忧今夏的安全,六扇门这差事终归多是与宵小奸人打交道,风险大过寻常百姓过日子。她武功又不像绎儿那么好。你可是夏家唯一的后人。”
袁大娘补刀:“这差事可不是危险?她受过好几次伤,有一次一个月都没起来床,把我吓得呀!”
“娘,您不是给我算过命,说我有金甲神人护佑的吗?”
陆绎想起今夏也提过她自己受伤的事,他虽未见过,但经历了风林坳和“爱别离”的事,如今听起来,想起来,心中都实在不能再承受,满眼是关切地对今夏说:“也不能只是寄希望金甲神人让你遇难呈祥。我可不想你再有什么磨难。”
估计杨捕头这会儿心里OS:谁当初说好刀还需磨砺?
那边今夏撒娇对陆绎说:“那大人明天起,你教我武功吧。”
丐叔发言:“傻孙媳,武功岂是说练就练好的? 还是要给她找个护卫或会武功的丫鬟跟着。”
“叔儿,您开啥玩笑?您见过六扇门的捕快办案,后面还跟个丫鬟? ”今夏实在无语。
上官曦突然想起什么,说到:“我有个好办法。说来也巧,我们当年在南少林习武时,从山匪手里救下过一个小姑娘叫小芹,但她家人都被山匪害死了。所以就我们这些女弟子帮忙照看她,教她识字习武,后来直接由我师父调教。年前我收到乌安邦转来的信,她如今长大成人,师父说她也该下山历练,有个正常的生活。她于是想着来投奔我。明日应该就到京城了。她习武很有天份,又是童子功。所以,她虽然比今夏还小一岁,但功夫却不在我之下。她本想跟着我去乌安帮,但我不在那里,终是不方便。原就想和爹爹商量,把她安排在六扇门,这样她有个差事,武艺也有个施展的地方。”
杨捕头这时也点点头:“嗯。这倒是两全其美,既安顿了小芹,也可以让她跟着今夏学追踪术。今夏身边有个可靠的人,大家也可以少担心。”
“师父,所以我也可以有个徒弟了?太好了。”今夏很开心。
陆绎也算满意这样的安排。
晚上夫妻二人回到陆府。进了屋子关上门,今夏突然一下抱住陆绎,踮脚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陆绎有些惊讶。
“谢谢大人今天帮我说话,我其实担心过你会不会不让我做捕快了。”
陆绎把今夏揽在怀中,郑重地说,“我既不想让你闷在家里,不开心。但也实在担心你的安全,不想你再犯险。我又不可能时时看护着你。答应我,以后查案子时,要再谨慎些,再小心些。真的很困难,不要硬闯硬扛,要告诉我,知道吗?”
“好,我当然会找我的大人,我的金甲神人!”今夏抱紧大人,好像当年二人从龙胆村的悬崖跳下时,她紧紧地搂住大人的腰,那时其实二人的生命已经紧紧靠在一起,再没分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