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31日漏签0天
初中化学吧 关注:40,078贴子:562,82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40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初中化学吧
>0< 加载中...

【复习资料】水的组成 分子和原子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凌_Ray
  • 铂_Pt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 凌_Ray
  • 铂_Pt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知识要点〕
     第一部分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不仅江、河、湖、海中含有大量水,而且,大气中、动植物体内也含有许多水。没有水,也就没有生物界,水是一切生物的生存、发展所必需的。
     人类探索水的组成历史悠久,但直到18世纪末,拉瓦锡才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确认水不是一种元素。那么水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它的组成到底如何呢?请认真分析和观察电解水实验,体会如何得出正确答案的?
     1、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现象:
     电极上有气泡,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中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l∶2。
     气体检验:
     等收集较多气体后,设法从水槽中取出试管(应堵住试管口)进行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发现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试管2中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这是氢气。 
     实验结论: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
     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这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025-08-31 22:23: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凌_Ray
  • 铂_Pt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说明:
     1.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有时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2.电解水所用电源为直流电。
     3.有时收集到气体量较少时,当检验试管2中的气体时,可能只发出爆鸣声,而看不到淡蓝色火焰。
     4.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密度非常小的气体,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讨论:
     理论上与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应是1∶2,但在实验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l∶2。这是为什么?
     ①氧气在水中溶解性比氢气稍大。
     ②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在电极上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思考:
     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那么在你使用氢气,尤其是点燃氢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具体应怎样做?
     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
     具体做法是:
     用一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
     思考:
     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有新物质H2和O2生成,所以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 凌_Ray
  • 铂_Pt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②化学性质:
     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氢气简介
     ①物理性质:
     氢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得多,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命名为氢(与“轻”同音)气。
     ②化学性质:
     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由此也可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需要注意的是,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③验纯方法:
     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然后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轻微则表示氢气较纯。


  • 凌_Ray
  • 铂_Pt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元素可以单质状态存在,也可以化合物状态存在。但在自然界里,元素大部分是以化合物状态存在的。化合物的种类比较多,组成也比较复杂。元素的存在状态不同,所形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不同。例如:氯元素以单质状态存在时(氯气)就有毒,而以化合物状态存在于氯化钠(食盐)中则无毒。
     注意:
     1.物质和纯净物的分类依据不同,物质是按物质组成进行分类,而纯净物是按该纯净物元素组成进行分类的,所以不能把纯净物和单质、混合物和化合物混为一谈。
     2.区分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时不能只看名称,而要认真分析其组成后才能得出结论。即不能注重外表而不看实质。
     在第二单元中,我们已知道了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现在我们可进一步对物质进行分类:


  • 凌_Ray
  • 铂_Pt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讨论:
     有人说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一定大于原子。
     不对。不同的分子和原子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说明:
     原子和分子虽然都是很小的粒子,肉眼看不到它,但它确实存在于物质的内部,现代科技(如飞秒化学)不仅能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注意:
     物质不同,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同。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由水分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铁由铁原子构成;今后我们还将学习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讨论:
     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请予以说明?
     思考: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水的分解等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断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在上述这些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变成了原子,而原子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可推出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发生变化的是分子。


  • 凌_Ray
  • 铂_Pt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典例剖析〕
  例1  对在水的电解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氢气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大
  C.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8
  D.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为l∶2
  分析:
  本题考查电解水实验及实验现象这两个知识点,解决本题的关键①要注意实验现象是你通过感觉器官能够感知出来的,而不是分析后得出的结论。②要注意与实验事实相符合。
  答案:D


  • 凌_Ray
  • 铂_Pt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例2  下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8cm~10cm,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向外塞紧。A、B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由塞子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答:
  (1)其所用电源为    电,由图可知A端为  极。
  (2)与A端相连接的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  ,可用  来检验。
  分析:
  本题是一道电解水的综合题,它既涉及电解水电源的选择、电极的确定,还涉及到气体的确定和检验。解题时首先应分析图中信息(A端产生气体体积少),得出A端汇集的是氧气结论后(正、氧、少;负、氢、多),方能正确解答本题。
  答案:
  (1)直流   正
  (2)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2025-08-31 22:17: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凌_Ray
  • 铂_Pt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例3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 水     B. 空气   C.氧气    D. 二氧化碳
  分析:
  解物质的分类题首先要弄清题干,知道它要求我们选什么?其次要对整个答案的组成成分和元素进行认真分析,如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所以不是单质,二氧化碳也是由两种不同元素组成。而空气是混合物,也不可能是单质,所以应选氧气,因为它是由氧一种元素组成,而且是纯净物。
  答案:C


  • 凌_Ray
  • 铂_Pt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例4  用下图所示简易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
  实验开始时,倒立在水槽中的两支试管均充满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内都收集了不少气体。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气体是  ,它与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该实验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       。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即为本课题重点知识——水的电解实验。只要认真观察实验,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就不难得出结论。
答案:
  氧气  l∶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凌_Ray
  • 铂_Pt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例5  如图是有关分子特征的实验。上瓶盛的是空气,下瓶盛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当抽去玻璃片后,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扩散到上瓶,同时下瓶颜色逐渐     ,最后,上、下两瓶颜色    。此现象说明      。当两瓶气体混合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分析: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下面瓶中红棕色的气体不断运动到上面瓶中,上面瓶中的空气也不断向下瓶运动,最后两瓶气体均匀混合使瓶内的气体分子仍不停的运动,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答案:
  变浅  相同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  继续


  • 凌_Ray
  • 铂_Pt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例6  如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分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从分子的角度看,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而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则是混合物。图A中是两种不同的原子,该原子可视为单原子分子,如氦气、氖气、氩气等,故为混合物,图B、D中则只含有一种分子,因而是纯净物,图C中则含有两种分子,因而是混合物。
  答案:A、C


  • 凌_Ray
  • 铂_Pt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达标自查〕
  1、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
  A. 氧气
  B. 水
  C.蛋白质
  D. 脂肪
  2、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是水元素组成
  B.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3、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空气
  B. 河水
  C. 冰
  D. 红磷
  4、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a 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  )
  A. a L
  B. 0.5a L
  C.2a L
  D. 无法确定
  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水电解
  B. 蜡烛燃烧
  C. 呼吸过程
  D. 酒精挥发
  6、鉴别H2、O2、N2、空气四种气体最好先用(  )
  A. 观察其颜色和状态
  B. 嗅其气味
  C.用带火星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D.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7、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说明了(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B.分子很小
  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8、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
  A.水分子
  B. 水原子
  C. 氢、氧两种原子
  D.以上都不是
  9、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 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 凌_Ray
  • 铂_Pt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答案在后面〗
〔学力提高〕
  1、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一种由氢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表示为H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种物质为氢气
  B. H3是一种氢的化合物
  C. 这种物质属于单质
  D. H3和H2混在一起,属于纯净物
  2、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 分子种类
  B. 分子数目
  C. 原子种类
  D. 原子数目
  3、氢气作为新能源普遍被人们看好。它有许多其他燃料所不及的优点。石油、煤、天然气等资源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而氢气可以用水做原料来制取。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气和汽油,前者放出的热量约是后者的三倍。氢气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一种——水,不污染环境。根据以上短文的内容,请归纳总结出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
  ①                 ; 
  ②                 ;  
  ③                 。
  4、化学学习重在应用。小明不小心把家里的食盐罐打翻了,扫起来后发现,盐中混有很多沙粒。现请你帮他出出主意,如何净化这些食盐?简述操作步骤及原理。


2025-08-31 22:11: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凌_Ray
  • 铂_Pt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答案在后面〗
〔探究升级〕
2、冬天烤火时,常发生一个有趣的现象,将水滴到煤炉上方红热的铁板上,水刺溜一下就没了,而水滴之处却留下了黑色斑点。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吗?现请你大胆地进行猜想,写出可能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进行初步解释。
  3、以乙醇、水为原料,以酒精灯、蒸发皿、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量筒、滴管为仪器,设计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及分子间有间隔。
  4、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取4条铁丝,下端拧在一起,插在胶塞中,放在玻璃片上,上端分开成树枝形,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扎在“树枝”上制成“花树”,在玻璃片上放半小杯浓氨水,罩上大烧杯(如图)。过一会儿,发现棉花团由白色变为红色,犹如一株开满红花的“铁树”。
  从上述现象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40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初中化学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