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芳芳在香港大学做了个访问,有观众问她为什么会当童星,芳芳说为了生活,替父亲还债,这里要详细介绍下芳芳的出身,她很少提起。人的命运难以预料,出身好不代表人生路上没有波折,人生路那么漫长,中间难免会出现意外。
华丽的分割线——————
民国的八卦有趣多了。黃佟佟曾写了一篇文章「有一种女人叫女王」,即芳芳母亲,刘海粟的前妻,傅雷挚友,人称萧太后的成家和。「傅雷家书」中萧太后一家占了不少篇幅,他们在上海成邻居是萧太后和芳芳父亲结婚以后的事,江苏路284弄安定坊5号宋淇,3号傅雷,1号萧家(宋淇的客厅里有提到三家是邻居)他们之间的情谊在「傅雷家书」中有不少描写。
萧太后和刘海粟之间的感情很有意思,刘海粟是大艺术家,没有把金钱看得很重,经常花大价钱买艺术品,还不常在家,萧太后在家带着两个孩子过得并不好,刘在南洋时,萧太后和当时有钱有势的芳芳父亲萧乃震走到了一起,待刘回到上海以后提出了离婚,1944年与芳芳父亲萧乃震结婚,住在安定坊,与宋淇、傅雷是邻居。
1947年芳芳出生于上海,1949年全家移居香港,到香港不久,萧父病逝,据刘海粟女儿刘蟾回忆说,萧父病逝后,萧太后托朋友先带着钱去台湾,不料飞机失事,人财两空,刘女士是刘海粟第三任妻子的女儿,文里表达了对萧太后抛弃她父亲移情萧乃震的不满,没说啥好话。
萧父看病花了不少钱,跟朋友做生意失败还欠了债,从此6岁的芳芳踏上了赚钱养家的演艺之路。这里还是特别佩服萧太后的眼光,芳芳一直忙于拍戏,没有接受正规教育,萧太后就为她请了四位很厉害的英语和中文家教,给芳芳上课,当时民国儒家很多都是芳芳世伯,大家对这个小侄女也很照顾,经常写信鼓励她。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人(芳芳父亲是留学德国的化学博士)虽不能正常上学,萧太后对女儿的教育倒一直没有落下,芳芳能写一手好字也是小时候打下的基础。
芳芳没有童年,从小在片场长大,跟母亲相依为命,努力赚钱养家,她很听母亲的话,数次想出国留学都因怕母亲伤心而作罢,21岁的时候她跟母亲说自己再不出去会一辈子不开心,母亲答应了她的请求,推掉了八部片约,芳芳于1969年踏上了去美国的班机,修传理学,1973年毕业回港。芳芳在2018年在港大的「大学问」中详细讲了她当年出国读书有多不易,没有几个人支持她。芳芳于1985年和1997年又修完了儿童心理学。
萧太后晚年患上老年痴呆症,有一次萧太后走丢了,芳芳还在广播里找人,她呼吁社会多关心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想当年萧太后和刘海粟、萧乃震的三角恋在上海滩很是轰动了一阵子,这么强势的人晚年患了老年痴呆症肯定是很痛苦吧。
芳芳是家中独女,没有兄弟姐妹,扒民国故事才知道芳芳有两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姐姐,1979年哥哥曾到香港看望母亲成家和,芳芳这位哥哥是北大毕业的,当时在香港当翻译,后来出国了,成家和那两个儿女都在国外。
芳父萧乃震苏州人,芳母成家和南京人,让我对散装江苏多了份亲切感,芳芳1947年在上海出生时,父母已经在上海生活了很多年。民国期间芳父母都是沪上名流,萧太后成家和名震上海滩,跟沪上儒家谈笑风生,章士钊傅雷宋淇张大千都是座上客,芳芳最后沦落到当童星赚钱养家,要不是芳父到香港不久就病逝,要不是芳母托人带去台湾的钱财因飞机失事被毁,我们也看不到如今的萧芳芳了,人世间的事咋说得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