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4吧 关注:129,994贴子:2,121,279
  • 4回复贴,共1

后续更新应该添加或考虑添加的一些因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几天宅家,通了四个剧本,总体感觉还是先难后易,后期无脑劝降太Bug了,只要把握好时间,最后的两个势力同时劝降,西蜀南中那种地方完全可以不打。。。
感觉以后应该增加的:
1,御三家的野心没有体现,以前的御三家是不可劝降的;即使灭国在别的势力出仕,这个势力被劝降,应该有几率占城自立,然后亲近武将会跑去响应。
2,不知道有没有玩过三代三国志的,那时候的驱虎吞狼是不限定太守的,城中武将中了计便会谋反,再根据兵力和能力对比,成功则独立,失败则下野,不像这代,只要太守是自家人就高枕无忧;
3,战场迷雾问题,不可能别的城刚出兵你就知道了,多少兵、目标哪里、主将是谁,这些应该是军师告诉你,靠谱不靠谱看军师智力;
4,人口问题,随便什么城,发展到大城都能征满10万大兵,哪怕人口只有5000?
5,官职问题,太守手下只有8个官职能理解,刺史一般管两个城,不应该有两个太守吗?不应该各有8个官位吗?再加刺史直属的8个官位?全国只有四个校尉级低级武官也太搞笑了,以至于后期为了带兵量,高政的文官全部是白板,文管位全给了武将
其他的想到了再喷


IP属地:江苏1楼2020-02-12 10:52回复
    战争迷雾肯定不会有的,除非改成实时手动控制军队的行动方向,类似12


    IP属地:湖北2楼2020-02-12 13:30
    回复
      2025-08-01 12:33: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还有,历代的高政文官=种田农夫,顶多派一点外交的用处,太不合理,应该改成离间、驱虎等战略面计策看政治属性,防策看智力,战术面的火计、内讧等看智力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0-02-12 14:15
      回复
        以前的计略里有一个叫内应,让约定好的武将战场上倒戈,想想带着一万多兵的吕布战场上突然来一句:我吕奉先按照约定倒戈相向了可惜这几代都没有了,还有搞笑的是,满以为约定好的内应武将,到了战场上,来了一句:我怎么可能做背主之事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2-13 11:08
        回复
          207年,曹操劝降了刘备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2-15 00: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