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话吧 关注:25贴子:737

潮南峡山最新新派实时记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贴将长期记录我地(潮南峡山)最新新派的发音情况,以便日后研究新派发展趋势。提前说明一下,只记录新派中逐渐趋于的发音现象,若是个别人才有的就不记录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1-09 12:26回复
    普化音就不记录了,毕竟太多了根本记录不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1-09 12:29
    回复
      2025-11-13 07:21: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首先是声调,阴平中降已经是普遍现象了,所以不算作最新派。最新派的现象应该是,小部分阳去调混入阴平调,先前也在我本人的口语中发现了一例,现已改正,然而我发现我身边确实有些年轻人偶尔会出现部分阳去本调字或音被判断为阴平本调的现象,暂时未发现有出现将阴平本调判断为阳去本调的现象。
      (记录于2020年1月9号)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1-09 12:40
      回复
        下载贴吧客户端发语音!
        再者是元音/y/的出现,目前仅发现存在于“于”字,而且有些中年人也有这一现象,中年人一般只出现于“终于”一词,且其发音合理为/iy/(参考本楼语音)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1-09 12:46
        回复
          而年轻人则大部分人是凡“于”必有元音/y/,而这些人中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跟中年人一样读如双元音/iy/,一种则是读如单元音/y/(参考本楼语音),再有就是两种读音自由变体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1-09 12:51
          回复
            (记录于2020年1月9号)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1-09 12:52
            回复
              在这些最新派中,我发现很多喜欢将阳平读微升的,虽然阳平读微升早就有了,并不是最新派才有的现象,但也只作为变体之一存在,并不是大体如此读。而最新派则开始出现很多阳平调读微升的现象,并且比阴去变调(35)低一点,我暂且将其记作(23)或(24)。这一微升现象在我口语中一般只存在于轻声,即“阳平本调+轻声调”,且能读微升的也能读平调(22),而最新派则是将其实现到日常用语中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2-06 23:56
              回复
                关于轻声调,老派的阴上轻声跟其他舒声调轻声略有不同,而新派则是混乱不堪,即老派的阴上轻声(42),其他舒声轻声读如阳去本调(32)。而新派的阴上轻声很多已经跟其他舒声轻声等同了,即读如阳去本调(32),而有部分则读如阴去本调(52),只有极少数依然能保留老派发音,或直接自由变体,或出现不同词句不同调型。比如“拍我”、“拍汝”、“问我”、“乞汝”等词时读如阳去本调,“问我呾”(头字本调后两个字轻声)则是读如阴去本调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2-07 00:10
                收起回复
                  2025-11-13 07:15: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刚发现时,我读起来的情况是,“拍我”里面的“我”跟“问我”里面的“我”一样,就是很接近阳去本调的那种,但是跟“问我呾”里面的“我”不太一样,“问我呾”是很接近高降的,感觉“问我”里的“我”跟阳去本调可混可不混,而“问我呾”里的“我”跟高降调可混可不混,应该是自由变体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2-07 00:10
                  回复
                    不过我发现日常很多阴上轻声我还是读(42)的,我觉得那些能区分的,基本也是靠凹凸或直降凸对立的,阴上轻声为凹或直降,其他舒声轻声/阳去本调为凸。而那些将阴上轻声跟其他舒声轻声/阳去本调混同的,正是把阴上轻声读凸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2-07 00:17
                    回复
                      变调问题,也是最复杂的问题,先前说到阴去变调读中微升(34),在最新派中很多已经实现为中升(35),但并不是全都升得那么高,阴去后接平调可能不会太升,阴去后接降调则容易发得很升,比如“世界”、“市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2-07 00:23
                      回复
                        咱们来对比一下中、老派的阴去变调,其实真正能将阴去变调全读(44)的老派我在我地还没遇到过,只能说他们保留了较多阴去变调读(44)的例子。但根据普宁东一带练腔的视频,发现他们的发音放我地几乎就是我地老派中的老派,而他们的阴去变调正是全读得很高,因此,我地老派阴去变调读(44)而与ST变调(33)对立是可以肯定的。而我观测到的我地中、老派有将阴去变调读(44)的例子的人,他们的其他阴去变调则是(33),与ST变调混同,这些人年纪一般在六七十岁这里,往下的人这些例子则越来越少,以我爸(57岁)来看,也只是个别例子会读的很高,且在情绪激动时,这些个例就会多一些,而其他情况下,一般读(33)跟(34),(34)的占比可能大一些,目前我的情况大致于我爸差不多。新派则基本读微升(34),与ST变调混同,而最新派再演化出(35),未来最新派很可能阴去变调/ST变调完全实现为(35)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2-07 00:43
                        回复
                          那么老派的阴去变调在最新派里就“真的一滴都没有了”吗?其实还是有的,“领姨块膣”里面的块就是幸存下来的,但我发现貌似很多新派已经将其实现为高平(55)了,与同高平的阴上本调等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2-07 00:47
                          回复
                            众所周知,潮阳话36混(目前认可的是阳上本调并入阴去本调),但混的其实只是本调,二者变调依然区分,然而在这本调混同、变调区分的环境下,新派开始出现某些词组在变调时不知道要变哪个导致变错调的情况,比如方便死(很方便)读成方变死、帝王读成弟王、玩具厂/文具厂读成玩固厂/文固厂。然而这几个例其实很多中年长辈也读错了,而越年轻的人,读错的词就越多,而且很多都是将阳上当作阴去来变,我已经发现我二姐(24岁)很多读错的例子了,一抓一大把…未来这两个调可能会完全合并,并且很大可能是阳上变调并入阴去变调,这样一来就变成本、变完全等同的“真七调”型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2-07 01:12
                            回复
                              2025-11-13 07:09: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记录于2020年2月7号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0-02-07 01: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