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吧 关注:76,238贴子:993,043

怀表是如何成为航海用具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标题:乡村木匠做出改变文明史的发明,被学术界打压而被英王力挺
原文出自《万物》杂志官方微信 “把科学带回家” ID:steamforkids


IP属地:浙江1楼2020-01-07 11:17回复
    如果把你一个人丢在茫茫大海上,没有手机,你怎么知道自己在哪儿?这就是困扰了人类数千年,直到300年前才被解决的难题。
    许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能够想出解决办法的,应该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科学家吧。但实际上,完成这个壮举的,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自学制表技术的乡村木匠——约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
    参考资料 Lost at Sea: The Search for Longitude 等
    编译 七君


    IP属地:浙江2楼2020-01-07 11:18
    回复
      2025-07-30 03:44: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图:纬度(横线),经度(竖线)
      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靠的不是自知之明,而是纬度和经度。人类被这两个坐标困扰了数千年。


      IP属地:浙江3楼2020-01-07 11:19
      回复
        在大航海时代刚刚开启的18世纪,人类终于能够测量纬度了。
        测量纬度的原理是这样的:太阳不管在哪儿都在正午到达最高点对吧,但是在不同纬度,太阳在正午的位置不同。

        比如在赤道,正午的太阳在头顶上,但是在北极,太阳在地平线附近晃悠。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同,通过这一点就可以推算纬度了。当时的水手能够用六分仪测量太阳的位置,从而得到自己的纬度。


        IP属地:浙江4楼2020-01-07 11:20
        回复

          但是,在海上经度却没有准确的测量方式(原因下文会解释)。当时水手的估算方法是计算船的航速。

          船上有一些绑着木头的绳子,木头之间的绳子的长度是1.47米。要算航速的时候,水手把木头丢到海里,任由绳子滑入水中。


          IP属地:浙江5楼2020-01-07 11:24
          回复

            每一个木头划过,水手就大喊一声“turn”。其他水手记下在一个28秒的沙漏漏完时,滑过的木头的数量,这样就可以测算船速度了。因此这种木头log后来就被当作航海日志,进而变成计算机日志的代名词。
            这个方法就叫做航位推测法(dead reckoning)。


            IP属地:浙江6楼2020-01-07 11:25
            回复
              但是,这样做的误差很大。海水本身相对大陆也在运动,而上面这个方法算的只是船相对海水的速度,而忽略了海水的速度,因此有比较大的误差。
              短途旅行可还行,一旦长途旅行,误差逐渐累积,水手要知道自己走了多远就不太可能了。
              所以当时航海的主要方法就是等待合适的洋流和风,然后一鼓作气起航。不过这么一来,所有人都知道你要去哪儿了,海盗什么的就可以轻松跟在你屁股后乘机壁咚你。


              IP属地:浙江7楼2020-01-07 11:26
              回复
                有人可能觉得奇怪了,不对啊,那18世纪地图上的经度是怎么测出来的呢?
                在地面上测经度和在海面上测经度很不一样。在地面上测经度依靠的是天体。
                伽利略在1610年就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到了木星的4个卫星。他非常详细地绘制了这4个卫星在每晚7点出现的位置。所以如果能够观星的话,还是可以确定时间的。

                木星和四个伽利略卫星
                就是依靠伽利略的思路,后来人们才找到了利用日食和恒星位置测量各地的经度的方法,绘制出了精确的陆上地图。
                但是,在海上却无法做天文观测。这是因为,观测木星等天体需要强大的远焦天文望远镜,而且对于远焦望远镜来说,观测时不能有抖动,最好心脏都别跳(原理点我),否则你会觉得星星嗑药了。


                IP属地:浙江8楼2020-01-07 11:28
                收起回复
                  2025-07-30 03:38: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707年10月22日,一支从直布罗陀回来的英国舰队就遇到了经度引发的血案。
                  由于遭遇了恶劣的天气,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哪儿,在做什么。他们不要你觉得,他们要自己觉得自己离英国海岸附近礁石密布的锡利群岛很远,但其实他们就在那儿。
                  结果,在几分钟之内,五艘舰艇中的四艘触礁,几千人落水溺死,英国海军也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后来,英国把这个事件定性为国难,举国上下有各种官方和民间的默哀纪念活动。你看,即使是英国这样的海上霸主,也拿经度毫无办法。


                  IP属地:浙江9楼2020-01-07 11:30
                  回复
                    痛定思痛,1714年,英国议会设立了经度奖(the longitude act)。这其实就是个赏金任务,谁能在海上找到经度,谁就能拿到2万英镑,相当于现在的139万英镑,970万人民币。

                    英国国会于1714年通过的经度法案,其中设立了经度奖。
                    @Cambridge university library
                    英国政府还成立了评审委员会(经度局)。委员会里全是有头有脸的科学家和政客,领头的是牛顿爵士。
                    不过在老百姓的心中,在海上找经度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疯子才会想去拿这个奖。看看英国著名画家威廉·贺加斯(William Hogarth)画的这些嘲讽漫画,你就知道当时大家有多悲观了。

                    威廉·贺加斯绘制的讽刺追求经度奖的人的漫画 Longitude Lunatics' from 'The Rake's Progress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不过,刚刚满20岁,从没有上过学的约翰·哈里森却愿意当一个疯子。

                    约翰·哈里森


                    IP属地:浙江10楼2020-01-07 11:35
                    回复
                      他是这样想的:不管你在哪儿,当太阳升至最高点的时候,就是中午12点没错吧,所以不管在哪儿,你都能知道每天中午的时间。
                      理论上,地球在24小时内匀速转了360度。如果把地球从东到西等分成24个区域,每个区域到达中午12点的时刻都和附近的区域差1个小时。

                      那么,如果我出发时带着一个伦敦正午时间的钟,走一段时间后在正午看看这个钟,如果伦敦的钟显示下午3点,那么我就可以确定,我和伦敦差3个小时对吧。那我不就可以确定我所在的位置的经度了吗?
                      这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很自然的类似于时区的概念,在300年前却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当时的钟表的精度太差了。比如,当时最厉害的钟表大师 George Graham 的钟表每走一周,就有几秒的误差。

                      如果要实现哈里森的目标,那么就要制造一个精度是过去所有钟的50倍的新型钟表出来。
                      哈里森下定决心,不但要制造出能在海上运行的钟,还要让它的误差保持在一个月2-3秒之内。
                      听起来很燃,但是等一下,哈里森怎么知道自己的钟的误差够小呢?毕竟他要造的是世界上最“准”的钟啊,别的钟都不能拿来当标准。


                      IP属地:浙江11楼2020-01-07 11:37
                      回复

                        哈里森想到了观察夜空的恒星。恒星每晚出现在天空中的某个位置(所以才叫“恒”星嘛),然后因为地球自转“落下”。那我每晚观察同一时刻的同一个恒星,不就可以判断我的表准不准了吗?
                        但是呢,这个方法有个问题:钟表和太阳日一样,一圈24小时;但是地球自转一圈再看到同一个恒星时,流逝的时间是24小时不到,恒星每天会早出现3分54秒(恒星日和太阳日有差距)。

                        绕太阳转一圈:太阳日。绕某其他恒星转一圈:恒星日。太阳日比恒星日略长。
                        他想了另一个办法:虽然每天盯同一个恒星会越来越早,但是恒星经过2个位置的用时总是不变的咯。
                        所以,他把自家东面的窗户和邻居家的烟囱当作标志物,当恒星从一处升起,到另一处消失时迅速记录自己的钟表的时间。因为恒星升落的时间差是固定的,这样就能比对自己造的钟表的误差了。


                        IP属地:浙江12楼2020-01-07 11:41
                        回复
                          校准的问题解决了,那么怎么优化机械钟,减少误差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最早的机械钟——摆钟的基本原理。摆钟的原理其实不复杂,中学我们就知道,1米长的钟摆的半周期是1秒。

                          像上面这样,用重物拉扯齿轮转动,然后做一个头部是Y型的钟摆卡在齿轮上,那么钟摆摆动时,齿轮就会按1秒一停的节奏转动了。
                          这个Y型的装置,就是个简单的擒纵机构,也就是滴答调时的机构。这个钟其实我们在家里也能做,只不过误差比较大。
                          机械钟误差的第一大来源,就是摩擦。因为零部件容易卡住,所以当时的钟表要时不时上点油润滑一下。可是润滑油本身氧化了以后就会变得粘稠,把零件整个黏住。

                          传统摆钟的锚形擒纵器
                          @贴吧用户_00Q9X6A🐾


                          IP属地:浙江13楼2020-01-07 11:49
                          回复
                            为了对付这个问题,哈里森设计了蚱蜢擒纵器,它和过去的擒纵机构不同,不会和齿轮有较大的摩擦。

                            哈里森发明的蚱蜢擒纵器
                            @wikipedia
                            为了彻底解决摩擦的问题,他还用了一种自带润滑油的木头——美洲亚热带地区的愈疮木(lignum vitae)。愈疮木富含天然树脂,因此永远不会干裂。他是第一个采用了这种材质制造钟表零件的人。

                            愈疮木的花朵
                            经过这样的改良后,哈里森摆钟的误差就从每天几分钟,下降到了一周1分钟。
                            在英国北林肯郡的布罗克莱斯比庄园的养马场还保留着哈里森在1722年制造的一个木质摆钟。300年过去了,它从没上过润滑油,每周只需要上一次发条就可以了。

                            哈里森为布罗克莱斯比庄园设计制造的木质摆钟,采用了蚱蜢擒纵器。


                            IP属地:浙江14楼2020-01-07 11:52
                            回复
                              2025-07-30 03:32: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二个问题,就是金属的热胀冷缩。
                              我们刚刚说过,单摆的周期和长度有关。但是金属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热胀冷缩,长度会发生变化,因此钟摆周期就会跟着变,那么摆钟就走不准了。
                              哈里森也想到了方法。他注意到黄铜和铁在遇热时的膨胀速率不同,他就用这两种金属相互制约,在1726年制造出了不随温度变化的栅形补偿摆(gridiron pendulum)。

                              利用膨胀速率不同的金属制造的不随温度改变长度的栅形补偿摆
                              @wikipedia
                              当然,这样优秀的摆钟还是无法成为海钟,因为大海的问题不仅仅是摩擦,还有湿度大、腐蚀强、气压和温度多变的问题。此外,不同纬度的重力也有轻微变化。更关键的是,海上的船会晃啊!在第一次出海测试的时候,旱鸭子哈里森就被晃吐了。
                              于是,哈里森干脆取消了钟摆,用弹簧代替。这个名叫 H-1 的钟就是他的第一次冲击经度奖的参赛作品,弹簧的设计摆脱了重力的影响,让H-1能在不稳定的环境里维持振动。

                              H-1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IP属地:浙江15楼2020-01-07 11: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