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楼上诸位说了半天,都说了双反的优点和缺点。但却忽视了一个尴尬的事实。
回顾摄影发展史,在摄影术进入20世纪之后。莱卡定义了135画幅的尺寸,但请注意,此时的徕卡包括一直到现在的徕卡(抛开r系列不算,只说m系列),它都是旁轴结构。在当年。单反结构还没有被发明(就算发明了也还没有大规模的量产商用)
考虑到20世纪初的感光技术的发展的局限。135画幅相对于大中画幅相机带来便携拍摄的同时,摄影师却不得不因为幅面太小,而接受画质崩塌的现实,所以那时候135相机拍摄的片子。更多的用于新闻摄影(不是绝对)。因为报纸上刊登的照片对画质要求真不高。
那么此时,为了获得更好的画质,但又嫌大画幅座机携带和拍摄过于繁琐,于是只能在中画幅上求发展。于是,在中画幅上,只剩下了旁轴和双反这两种方式,用旁轴则离不开皮腔。而相对旁轴而言,双反结构更加的坚固,就像楼上同学说的。低头腰平取景更便捷,所见画面也更直观。所以双反和旁轴在那个时代,双足鼎立于中画幅的世界里。
到了二战结束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伴随着日系品牌的崛起。单反结构被大量且广泛的使用和推向市场。于是双反和旁轴在单反所见所得,所见即正像。并且可换镜头的优势面前,逐渐式微,并且最终被淘汰。
所以楼主说的其实没错。相对单反结构来说。双反确实有很多的缺点。但在单反结构诞生之前。它却是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取景拍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