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wwe 你说长安在大业年间不是陪都,看下文:
《隋书.地理志》河南郡(旧置洛州。大业元年移都,改曰豫州。常用都为憩息之所。
《隋书 宇文恺传》炀帝即位,迁都洛阳,以恺为营东都副监,寻迁将作大匠。
唐杜佑《通典》:隋初为洛州,炀帝之初,移都创制,复曰豫州,寻改为河南郡,置尹。
帝每巡幸,侗常留守东都…
宇文化及之弑逆也,文都等议,以侗元德太子之子,属最为近,于是乃共尊立,大赦,改元曰皇泰…
是时,内外群官,文物有序,仆御清道,车服以庸。于是贵贱士庶,较然殊异。越王侗于东都嗣位,下诏停废。自兹以后,浸以不章,以至于亡。
今百官家口并在东都,若不取之,安能动物?
再来来看一下隋炀帝的建东都诏:
“是故姬邑两周,如武王之意,殷人五徙,成汤后之业。。。然洛邑自古之都。。自古皇王,何尝不留意,所不都者盖有由焉。或以九州未一,或以困其府库,作洛之制所以未暇也。我有隋之始,便欲创兹怀、洛,日复一日,越暨于今。。。今可于伊、洛营建东京,便即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也。”
“殷人五徙,成汤后之业。”最明显不过的迁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