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30日漏签0天
中学语文吧 关注:519贴子:7,26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学语文吧
>0< 加载中...

徐宏庆:语文学科,到底有没有知识体系?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宇文
  • 榜眼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语文学科有没有知识体系?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可以明确地说,但凡一个学科,一定有知识体系,也必须有知识体系,不然就没法学、没法教,更没法研究了。


  • 宇文
  • 榜眼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概括起来就八个字: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字、词、句很好理解。篇,指的是篇章结构;语,指的是语法;修,指的是修辞;逻,指的是逻辑;文,指的是文学文化常识。
但是,学过语文的人都知道,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显然不是按照这个体系来上的,考试也不是按照这个体系来考的。
市面上有人按这个体系,整理出版了不少参考书,通常称为知识手册。更有甚者,朋友圈里,经常有人按这个体系,整理发布图文,还美其名曰“掌握这些,语文140分稳了”。
把这个体系玩到极致的,是从这八个字里面抠出“文”字,用文学史和文化常识自建一套课程体系,还号称这是素质教育的“大语文”。

语文学科,还有第二套知识体系,或者可以叫做题型体系,也颇受追捧。通常按考试题型进行划分模块,老师一个模块一个模块教,学生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练: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语言文字运用……
很多老师还为这些题型,总结出了一套一套所谓的解题套路、答题公式、作文模板,甚至还有老师用这些题型、公式的体系,创造出了所谓“自主研发”的培训课程体系。
还有些人认为语文是一门能力学科,应该按听、说、读、写来构建学科体系,于是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教小朋友说话的课程,专门教读书的课程,专门教作文的课程。
其中以作文课程最为盛行。以“××作文”为品牌的做招商加盟业务的机构,不计其数,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作文加盟产业链。

这两年,“大语文”这几个字,被炒得很火,于是以上三个体系,都摇身一变,成了“大语文”体系:
讲文化常识的,最早自称“大语文”;讲答题技巧的,开始宣称“大语文”;教说话、写字的,强行更名“大语文”;“××作文”的加盟品牌,“品牌升级”为“××大语文”……
厉害了,我的“大语文”,真的是无所不包,什么都能装进去!


2025-07-30 02:40: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宇文
  • 榜眼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以上三个体系,都不是真正的中小学语文的知识体系,如果按照这样的体系来学习语文,不仅不能把语文学“大”,反而学“小”了。
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里,开宗明义地提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课程。语文之“大”,在于其“综合”: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不可分割,听说读写不可分割。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这里的实践,不是指听说读写这几项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而是认知的实践,中小学语文的知识体系,严格上来说应该叫认知体系。
在认知心理学里,关于怎么做的实践性知识,称为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动态的、隐性的。学习和掌握程序性知识,需要在动态的练习中生成,而不是靠图表来“记忆”和“积累”。
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只是静态的陈述性知识,可以记忆,可以描述,可以用图表来进行积累。这些陈述性知识,不是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本身,却又是语文学科程序知识的基础,所以,学语文需要积累。
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
如果你看过语文考试的考试说明,你就会发现,所有的语文考试说明的开篇,都有一个这样的能力考查要求:
A 识记
B 理解
C 分析综合
D 鉴赏评价
E 表达运用
F 探究
并且,考试说明里,对每道题都会明确标识出,考查哪个能力层级。很多试题解析的资料里,每道题的答案解析中,都会写出诸如“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这样的“考点”。

没错,这就是语文考试的“考点”,也就是语文学习的“知识点”。懵圈了是不是,一头雾水有没有?其实,不光学生,很多解析试题的“专家”,都没搞懂这些“考点”的意思。
这六个层级的“考点”,其实来自于认知心理学家布鲁姆的认知目标体系:六个层级的认知目标,一层比一层高,并且每一层级,需要以前面的层级为基础。
举个简单的例子,高考语文有一道古诗文默写题,以前的考查方式是,上下句的填空,现在变成了理解性默写。
上下句填空可以用死记硬背的,考查的层级,是“A 识记”,至于你是否理解这句诗文,不管。现在用理解性默写的方式来考查,考查的层级,是“B 理解”。
所以,语文考试越来越难了,是真的!
如果你足够细心,就会发现,这六个层级的认知目标,都是动词。什么叫实践性,动词代表的就是实践。
你可能会说,光有这六个层级的认知目标,也构不成体系啊,那这个体系岂不成了摆设?
是的,我们的语文学科被认为没有知识体系,问题就出在这里。
其实认知目标体系,不仅是语文学科的学习体系,也是其他学科的。只不过,其他学科,尤其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纲来学习的学科,会把认知目标具体到知识点,比如“运用函数的单调性”。
而语文考试里,比如一道古代诗歌阅读题,只会告诉你,本题考查的能力层级是“D 鉴赏评价”,但不告诉你,你先要理解这首诗中每个字的含义,还要识别、判断和理解某些表达技巧和它们的作用。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学语文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