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吧 关注:35,287贴子:1,054,227
  • 16回复贴,共1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1-01 00:29回复
    干得漂亮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1-01 04:03
    回复
      2025-09-02 16:05: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强拆复垦下不来台,一帮傻子吹又要哭了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1-01 04:05
      回复
        都匀自回喜欢笑话独山400亿嘛,见你吗穿短短衣米见!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1-01 08:36
        回复
          罗逼嗦,,,哪样喊住唇亡齿寒,这回晓得米,惊动中央,这回一路查。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1-01 08:53
          回复
            “一部水浒传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
            曾经的大名府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鼎鼎大名的都城之一。它坐落在河北省大名县附近,自古就是河朔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在14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大名府作为一座熠熠生辉的千年古城,曾两次为国都,七次为陪都,享有北方重镇“畿辅八府”之首的殊荣,一直是历代郡、州、府、路、道治所所在地。
            (大名府)
            但如今的大名府,却只是一个小县城。那么,堂堂的大名府为什么没落成这个样子呢?
            大名府在春秋时期隶属卫国,是齐桓公所筑的五城之一,成为五鹿城。
            春秋末年,魏武侯在此设置陪都,将它划为公子元的食邑,因此叫做元城,这也是大名府作为陪都的开始。
            西汉时期,刘邦在此设魏郡。由于王莽及其姑母王政君家族就诞生于此,因此,这里也叫做“贵乡”。
            隋朝大业年间,魏州成为了武阳郡,辖10多个县。隋炀帝开凿了从洛阳到涿郡的永济渠,大名府也因此得以繁荣。隋炀帝还曾乘船到此巡游,并赐这条运河为“御河”。
            到了唐朝年间,大名府迎来了它的黄金发展期。在初唐时期,大名府成为河北道的治所。一代名臣狄仁杰曾在此抗击契丹南侵,为武周王朝北境平安,写下辉煌的篇章。在经过了唐朝中期的快速发展后,大名府已经一跃成为黄河以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取代了诸如邯郸等城市的地位。晚唐时期,大名府大规模扩建,分为大城和小城。整座城池的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这种规模在古代历史上,是少见的。
            (狄仁杰剧照)
            宋代时期,大名府渐至鼎盛。宋仁宗为阻止契丹南下入侵中原,在“庆历二年,建大名府为北京,宫城里一百九十八步,即真宗驻跸行宫,城南三门,东一门”。正是由于仁宗再次修建了陪都,契丹人才取消了南侵的念头。
            这时的大名府,被称作北京大名府,成为了宋朝的第四个京城。其繁华程度达到了鼎盛。“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就是对它的写照。
            之所以大名府在历史上赫赫有名,有两个原因。
            一是得益于它便利的交通条件。陆路上,大名府处于冀、鲁 、豫三地交界之处,是有名的交通枢纽。水路上,除了漳河、黄河两条水道外,流经此处的大运河,也为大名府提供了繁荣的条件。
            二是大名府为战略军事要地,是中原地区的军事重镇,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扼守南北通道咽喉,在地理上很容易成为政权中心。明代兵备副使侯一元说: “夫大名者,古之魏地,以其襟带两河介于山东西之间故,常为天下枢。”
            (宋仁宗剧照)
            那么,大名府从辉煌繁荣的陪都,成为现在的一个小县城,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发生了转移。
            至元朝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大幅北移,来到了河北北部地区。随之而来的国家防御,也向北推进,大名府不再具备昔日“北门锁钥”的作用,其战略地位大大降低,重要性也日趋下降。
            相反,国家的经济中心向着南方转移。整个北方在历经战乱后,经济萧条没落,农业饱受摧残,大名府也就在整个经济残破的大环境中,无法彻底恢复过来。
            明清之时,大名府失去了统治者政治上的有力支撑,经济上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土壤和条件,军事上不再是不可替代。这样的大名府,怎能不衰落呢?
            二、运河的改道也是大名府衰落的原因之一。
            忽必烈一统中原后,就开始对大运河进行改造。整个运河向东转移,不再经过大名,而经济州过临清。虽然大名府还是可以通过其他河流和运河相通,但已不复往昔喧嚣繁华的漕运码头情景。其“车水马龙喧夜市,流光溢彩飘歌声”的时代,已一去不回了。
            三、洪水泛滥也是大名府没落的重要原因。
            大名府地处漳、卫二河之间,经常被水患困扰。特别是明清时期,两河的水量随季节性变化更为显著,雨季洪灾频繁。据统计,在短短的400年间,大名府所在地就发生了大小水灾近60次。这些水患不仅冲毁了城市,淹没了大量的土地,也迫使一部分老百姓举家迁徙,这进一步加速了大名府的衰落。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宋史·地理志》等)


            IP属地:贵州7楼2020-01-01 09:27
            回复
              和则两利,斗则两败,当初有点见识,集中力量修通都独基大道,偏要拆独山的台,现在双方欠债900亿,不要把宝押在匀东身上了,靠黔东南,他们都还要跑到这边来


              IP属地:贵州8楼2020-01-01 09:29
              收起回复
                好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1-01 10:38
                回复
                  2025-09-02 15:59: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喜闻乐见看官不闲事大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0-01-04 10:37
                  回复
                    大哥说二哥,两个差不多!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1-04 17:56
                    回复
                      好的不学学乱搞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1-04 18:55
                      回复
                        黔南州绿博园建设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1-05 13:57
                        回复
                          然后呢?指挥部那栋楼州林业局在那里有驻点办公室,上面领导时不时来了解进度,违法征地要是有早就影响建设进度了,可目前园区建设还是循序渐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1-05 22:49
                          收起回复
                            省政府不是批准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0-01-08 1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