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31日漏签0天
西南大学研究生吧 关注:30,856贴子:132,87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32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西南大学研...吧
>0< 加载中...

【2021届考研必知**西南大学教育学】成功上岸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栗
  • 西僧8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届的考试已经结束了,现在又是新的征程!
📣作为一名三跨并成功上岸的学姐,真的非常知道考研这一路上遇到个各种问题,21届的小可爱们,留下你们的问题,学姐会在空余时间答疑哦,还有考研干货分享,帮助各位尽量少走弯路,争取帮助各位成为一名西大教育学部21届的学生!


  • 栗
  • 西僧8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应该怎么正确的看待经验贴
现在各个平台都有很多关于考研的人经验贴,有一些考生就属于疯狂刷经验贴,而毫无选择性。这样的做法对考研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帮助,有时候甚至会让你接收很多错误的信息。所以还是要理性的选择经验贴!
1⃣️、不要被成功的光环所迷惑
一些成功的考研经验贴,对于犹豫不决或没有信心备考的同学来说。
看到前辈们的字里行间的鼓励,无疑会带来精神上的支持,起到鞭策作用,由此可见榜样的力量还是不容小觑的。
但也不能太过盲目崇拜,沉醉在一篇篇经验帖的胜利中,把学长学姐的建议奉为金句,仿佛按照他们提供的方法,就同样能够考上。
毕竟考研还是你自己的事,要明确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身适用才是硬道理。
2⃣️、不能断章取义
各个平台上的经验贴五花八门,相信大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话:“我暑假过完了才开始复习”、“别把时间浪费在英语单词上”、“政治大题不用背”、“专业课书只要看这几章就行了”…
看到这些千万不要觉得轻松不少,话一定要听全!例如有些学长学姐是二战,有了一定的基础,八九份开始备考也不迟,有些是保研的同学,而不是参加统考的;英语单词不用怎么花时间,也有可能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专业课书只要看几章是不是已经把必看的都看完好几遍并且整理成知识点框架了?
切不可因为文中一句话,就改变自己或者盲目效仿,复习要跟着自己的节奏踏踏实实来。
3⃣️、要带有目的去看经验贴
考研经验贴通常包含两项内容,一种是给你普及考研常识,例如某某学校的招生情况,考试难度等等;另一种就是提供备考方法,有的每个阶段都会写得特别详细。我们在看经验贴的时候一定要有带着明确的目的性,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了解一些什么问题,这样才能有所得而不浪费时间。
例如你在最初择校选择专业的疑问,又或者复习开始的时候,专业课公共课复习方法和时间分配的疑问,遇到这些疑问,应当抓住重点、进行记录整理成为自己的复习计划,这样看经验帖才有意义。


2025-07-31 13:02: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栗
  • 西僧8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二、考学硕还是专硕
接下来要确定你想要考学硕还是专硕,先进行区分一下。
1、学制年限
学硕:3年;专硕:2年
2、培养目标
学硕是以学术研究为重,偏重理论和研究,专硕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培养教师人才
3、调剂
专硕不能调入到学硕。而学硕是可以调剂到专硕的
5、学费
学硕学费一般8000/年,专硕学费每年不低于8000/年
6、考试科目
学硕:政治、英语一、666教育综合
专硕:政治、英语二、333教育综合和904专业课
综上考虑,想要搞学术研究、想要读博、喜欢理论学习方面、想要进一步学习的同学可以选择学硕,而只希望拿到硕士学位,方便找工作的同学就可以选择专硕啦😊


  • 栗
  • 西僧8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四、报录比确定
图一二是西大2019年各个专业的报录比
解释一下什么是报录比
报录比是指报考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比如考研报录比5比1是五个人报名只能录取一个人
有的人可能会被教育学部的报录比给吓到,要解释一下,这是考前报录比,是指报考的人数和拟录取人数的比例。在报考后一段时间里,有很大一批人是没有参加考试的,甚至是考了一场就不再参加后续的考试,所以有这些人存在,让报录比看起来很高,很吓人。
总之,报录比只是一个参考,不要被报录比给吓退!


  • 栗
  • 西僧8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后来我们
  • 西僧6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主,教育学出来好不好找工作呀


  • 栗
  • 西僧8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21考研全程各阶段该如何复习?】
一、基础磨合阶段
1、2019年10至11月,初步确定院校
对于考研来说,有的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方向比速度更关键”。差不多从9月份开始,大家就要开始关注“考研动态、近三年考研大纲以及招生简章”。
在这一阶段,大家可以借助研招网综合对比分析,初步确定目标专业、院校,尽量不要拖的太晚。
2、2019年12月,20考研初试进行时
21考生要密切关注20考研初试,获得最新考题。还可以请教考研前辈,问一下他们在考场上的真切感受,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等等。
3、2020年2月,关注20考研初试结果
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在寒假继续备考。同时,信息搜集工作不能停,关注20考研初试查分,了解20考研国家线以及目标院校的分数线有无变动、20考研的整体结果怎么样、政英数难度如何等等。
4、2020年3至5月,继续基础复习
英语,重视词汇和基本语法;政治,将最难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模块吃透;数学,以公式和例题为线索进行覆盖式学习。考研过程中的第一轮复习,一定要重在书本,重在基本原理,切忌题海战术。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大家可以有选择地听一些网络课程,最大限度扫盲,掌握备考基本常识,全面收集考研资料,最终敲定目标专业、院校。
5、2020年6月,完成基础阶段的复习
确定专业以后,大家就要开始搜集专业课的资料,看书、做笔记了。最迟6月底,大家要对公共课的第一轮复习进行收尾,制定强化阶段的复习计划、调整自己的备考计划。顺带备考英语四、六级,以及准备期末考试。
二、强化提高阶段
强化提高阶段是考研备考的关键时期,对知识点的储备工作主要是在此阶段完成。
1、2020年7月,暑假备考黄金期
大家逐渐进入到强化复习阶段,由知识点覆盖式学习转向到考点线索式学习。考研英语复习要着力攻克阅读;数学在复习完教材的基础上,强化练习课后练习、真题;专业课的复习要结合搜集的资料对专业课的重、难点部分做重点记忆,整理为笔记。
2、2020年8月,21考研招生简章陆续发布
建议大家在这一阶段及时关注8月下旬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也称:招生公告),掌握招生计划和录取政策的新动态,对照自己的情况,适时调整专业、院校。充分利用暑期,继续进行强化阶段复习。
3、2020年9月,21考研大纲发布
9月中旬,21考研新大纲发布,我们每年都会在第一时间对新大纲做立体化的全方位解析,大家要及时关注。同时,还有根据新大纲变动内容,重新梳理考点范围,及时查漏补缺。
三、重点突破阶段
1、2020年10月,网上报名
9月的预报名,以及10月的正式报名时间一定要准确把握,避免错过报名时间,可以网上查询网报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顺利报名,安心备考。
在这一阶段,最容易出现考研瓶颈期,建议大家一定要及时调节,克服一切困扰。可以利用国庆假期,总结、梳理、查缺补漏。重点突破专业课复习,对参考资料、错题笔记一定要反复复习,直至掌握。
2、2020年11月,现场确认
考生要提前根据网报公告明确自己的确认时间。现阶段的复习是对前两个阶段复习结果的升华,大家要对知识进行专题化复习,将参考书中的知识提炼印在自己的头脑中。同时,继续练习真题,积累应试技巧类,提高解题能力和答题正确率。
四、冲刺模考阶段
1、2020年12月,冲刺模考
冲刺阶段切忌忙乱,按部就班仍是主旋律,不要被竞争者的步调带乱。这一阶段要通过多次模考,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尽最大努力在考前消灭知识空白点。
同时,建议大家要抓住记忆最佳时期,疯狂记忆,尤其是英语作文、政治时事、专业课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大家记得提前打印准考证,同时预订考点附近的食宿。
2、2020年12月下旬,走进考场
考研初试一般会安排在12月底,大家要抓住最后的几天时间,疯狂背诵、记忆知识点,尤其重视政治时政和考研英语作文。临考前抽时间去熟悉考试环境,准备考场工具,以最饱满的状态迎接考试。


  • 栗
  • 西僧8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学弟学妹有问题就留下哟


2025-07-31 12:56: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栗
  • 西僧8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栗
  • 西僧8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栗
  • 西僧8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备考时,当我们看到同为考研人的他赶超了自己的复习进度,就开始心慌意乱,择校时,别人认定的冷门专业我们就不敢轻易尝试,为何我们总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呢?
大学生属于群体性人群,无论从学习、日常生活到选择参与各种活动过程中,每个个体都要和群体中的其他人共同生活、学习,因此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关注其他人的看法和意见,尤其是对他人给自己的评价相当在意,这时候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其他人的意见以及群体的选择。
考研也同样如此,尽管现在很多同学都是迫于就业压力而选择考研的,但在整个考研过程中却多数很明显的随大流心理:看别人考研,自己也考研。
考研报名中别人报什么专业自己也报;别人上辅导班自己也上;别人买资料自己也买。很多事情都不认真思考,在整个考研过程中,我们如何避免被牵着鼻子走呢?
在复习中如何不被牵着鼻子走
考研最忌讳的就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每个人的状况都不一样,学习能力和速度也不全相同。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一样,两个人的学习方法也不会一模一样。因此,备考复习的节奏,我们要自己带。
1.要有自己的步骤和规划
把一个内容多看几遍,的确是有利于记忆,但却并不代表你真正掌握起来了。对某些内容的掌握程度和你看的遍数没有直接的比例关系。
当你复习的很吃力的时候,就要向别人请教和谈论各自进度,这样可以避免你闭门造车,偏离航线,并根据和同学的交流你可以及时的更正,但是千万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每个考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步骤和规划,而且越是到后期这种定力是越为重要的。
大家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要打听好,考上你想上的学校比较保险的分数是多少。
然后根据自己的能力给自己各科打分,你就会发现你应该在哪里努力,哪里有较大的改进可能,然后不断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就行了。不断的超越自己就是击败对手的最好武器!
2.学会利用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越到后期,你越会发现自己起床的时间会越来越早,睡觉时间越来越少。所以有效利用时间是非常关键的。要把每一分时间都抓住,都利用好。
大家要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没有计划,你很容易被外界干扰,自己也很容易**自己,形成拖沓的习惯,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
另外,计划要分成大计划和小计划。大的计划就是长远目标,或者说你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小的计划就是短期安排,比如你要看完哪些书,听完哪些磁带,以及每周每天的生活时间安排等等。
对于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我们应该分清轻重缓急。有时候什么都想抓可能到头来什么都抓不到。
3.客观评估自身实力
"你本来也很美",不要只看到别人表面进度的领先就怀疑自己,这样只会挫败自己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我们要学会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并对自己的实力进行客观的评估,找出不足,尽快查缺补漏,巩固自己的学习实力,用行动弥补心理落差。
哪怕只是今天比昨天有了进步,也值得高兴,鼓励自己,帮助自己重新树立自信心。
4.适当放松回避攀比
"张弛有度,劳逸结合",考研本身其实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再加上自身负面的攀比心理,情绪只会更加消极。在繁忙的复习中,小伙伴们可以适当给自己放个小假,逛街、睡觉、运动或者是追剧都可以,只要能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
考研考的不是你的聪明,而是你的毅力、勤奋和持之以恒。很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会有随大流的倾向,其实造成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就是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在考研复习过程中严重影响到大家的复习心态和进度,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 栗
  • 西僧8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近不少21的小小白
已经决定考研或者在决定的路上了
有些对自己不自信的同学一直很苦恼
觉得平时不是爱学习的类型
四级考了很多次都没有过
期末靠临时抱佛脚才勉强及格
经常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考研
相信这个问题不用小白说
现实中就有很多鲜活的例子会证明
20的小伙伴也有通过自己的努力
在一年的时间里完成蜕变、逆袭吧~
欢迎各位过来人言传身教
告诉21的小可爱
基础不好,可以考研吗?
(`・ω・´)


  • 栗
  • 西僧8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19年真题考情分析
🌈题型:去年题型和18年一样,简答题4个,论述题4个、材料分析题1个。
🌈题目数量:相对减少了,但这也意味着难度增大!
🌈重点:今年的考题跟往年的重点完全不同,以往那些必考点今年一个都没有出现!
ps:这要求20届的考生必须把书本融会贯通,真正的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但西大的考题类型并不稳定,你不知道它今年会出啥题型。题目更灵活了,需要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建议:后期做题时,都要把每种题型的答题技巧给掌握了,做好心理准备,然后才不会乱了一阵脚


  • 不醒梦儿
  • 西僧3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主,请问教育学以后得就业方向是哪方面?


2025-07-31 12:50: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栗
  • 西僧8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考研要关注哪些信息
⚠️计划招生人数
这条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通常认为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为了保险起见,同学们不能仅看今年的数据,最好能看看往年的数据。
⚠️报考人数
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虽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近年来该专业的报考情况。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建议三思。但比较尴尬的是很多学校也不公布报考人数,这时候大家参考招生人数。
⚠️实际录取人数
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所以要分析下目标院校有没有扩招的传统。
⚠️报录比
报录比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这反映的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真实考情。
⚠️推免人数
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比如北大学硕,去年就不对外招生了,导致很多学生备考到9月份,10月份才开始陆续换学校,换方向报考。
所以各位同学在报考之前,必须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若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就一定要慎重了。
⚠️复试分数线
要注意的是,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
所以,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如果目标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则不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
⚠️复试比例
复试比是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心理学考研人微信公众号xinlikaoyan
有的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1.5,甚至1:2,复试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说明两个问题:
1)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
2)复试竞争激烈、风险更大。
考研最终成绩计算方式
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有的学校初试分会占到总成绩的70%,有的是初试、复试各占50%,有的学校复试分只占总成绩的30%、甚至20%。
在对比不同学校考研难度的时候,还要横向考虑专业课试题难易度的差异,还有些学校不公开真题试卷,这对你的备考影响很大。所以还要多方权衡。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32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西南大学研...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