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文章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国际比较的基本原则是必须指标统一、方法统一、口径统一;否则,得不出准确的结论!
一、人均可支配收入
有专业财经人士用发达国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于可支配总收入除以平均人口,可支配总收入是四部门的,即住户、政府、企业(非金融、金融)和非盈利机构;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是一个部门的,重要的是,还有统计方法及口径问题。
可支配收入构成:
中国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国际可支配收入=雇员收入+自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家庭生产净值(家政、耐用消费品、自住房,自服务)。
中国可支配收入构成与国际组织的比较,中国有四项,国际组织多一项(家庭生产),且第一项名称和口径并不相同。涉及可支配收入主要有三个指标: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国际组织的统计口径远大于中国,按中国的统计方法1,居民可支配收入与GDP的比,中国为44%,美国为38%(美国在职员工的商业医保也是强制的,如扣除,比例更小)。按国际组织方法2统计,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与GDP的比至少增加10个百分点。
2.住户部门人均可支配收入。即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除以平均人口(国家统计局非金融资金流量表)。有学者注意到居民可支配收入小于住户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住户可支配收入的72%),但认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家庭调查时有漏、瞒、误等情况,而住户可支配收入是用大数据,统计误差小……其实,还有统计方法及口径不同。

住户包括家庭户、集体户、农户、农场、个体户、个人独资公司、合伙公司、免税合作社(免税合作社包括农业合作社、农村电力合作社、独立农村电话合作社等)。注意,住户部门财产收入不包括房租,记在住户部门营业盈余。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与GDP的比,中国为60.7%,23个发达国家(剔葡萄牙)几何平均不超过65%。
3.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这是美国普查局推出的指标,这个指标与国际组织可支配的主要区别是,美国只扣除个人缴纳的个税、财产税和车牌税,不扣除社保。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与GDP的比为75.8%。
一、人均可支配收入
有专业财经人士用发达国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于可支配总收入除以平均人口,可支配总收入是四部门的,即住户、政府、企业(非金融、金融)和非盈利机构;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是一个部门的,重要的是,还有统计方法及口径问题。
可支配收入构成:
中国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国际可支配收入=雇员收入+自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家庭生产净值(家政、耐用消费品、自住房,自服务)。
中国可支配收入构成与国际组织的比较,中国有四项,国际组织多一项(家庭生产),且第一项名称和口径并不相同。涉及可支配收入主要有三个指标: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国际组织的统计口径远大于中国,按中国的统计方法1,居民可支配收入与GDP的比,中国为44%,美国为38%(美国在职员工的商业医保也是强制的,如扣除,比例更小)。按国际组织方法2统计,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与GDP的比至少增加10个百分点。
2.住户部门人均可支配收入。即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除以平均人口(国家统计局非金融资金流量表)。有学者注意到居民可支配收入小于住户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住户可支配收入的72%),但认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家庭调查时有漏、瞒、误等情况,而住户可支配收入是用大数据,统计误差小……其实,还有统计方法及口径不同。

住户包括家庭户、集体户、农户、农场、个体户、个人独资公司、合伙公司、免税合作社(免税合作社包括农业合作社、农村电力合作社、独立农村电话合作社等)。注意,住户部门财产收入不包括房租,记在住户部门营业盈余。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与GDP的比,中国为60.7%,23个发达国家(剔葡萄牙)几何平均不超过65%。
3.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这是美国普查局推出的指标,这个指标与国际组织可支配的主要区别是,美国只扣除个人缴纳的个税、财产税和车牌税,不扣除社保。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与GDP的比为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