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字是在韩国世宗大王时期(十五世纪)所发明的,以前韩国是中国的籓属国,所以,在韩国还没发明韩文字前,虽然讲的话是用韩语,但是文字的书写,几乎是使用汉字。所以,就变成说的是一套,写的又是另外一套。
当时只有贵族和知识份子,有受教育的机会,认识汉字,平民几乎是不识字的。所以,贵族(韩国人称为两班)和庶民之间,可以用韩语做口语的沟通,但是若要用文字传递讯息,确有著一层隔阂。
在全国贵族和平民之间,产生文化断层的情况,世宗大王深深感受到拥有自己的文字的重要性,因为拥有属於他们的文字,韩国的文化才能广泛的延续下去。但是发明文字,可不是儿戏,是一件蛮浩大的工程。
结果有一天,世宗大王在千秋殿内沈思,看到阳光照射千秋殿门棂上的景象,一格格的门棂,激发了世宗大王创字的灵感,於是世宗大王立刻召集众多文官学者,一起研究发明出了韩文字,经过时代的演变,慢慢的发展成现在使用的韩文字。这就是为什麼韩文字,会看起来正正方方的原因了。..
.............................................................
补充..
汉字是韩国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早在东汉时期,韩国就开始将汉字作为书写工具,
及至李朝时代(约500年以前),
韩国才出现拼音式的谚文。
在其后的数百年间,
汉字并没有因为谚文的出现而在韩国消失,
而是“韩汉文并记,互为补充,
二战以后,才宣布废止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