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种短视频APP在健身圈的兴起,如今不仅国内的肌肉教练和大咖们天天在软件上发动态、分享各种训练方法,一些国外有知名度的肌肉达人也开始入驻了!
这不,近日一位抖音名叫 @team zero gravity 的职业健美教练因为发了一条小视频而在网上火了!他在视频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来「中国男人普遍练不大的原因」,引发网友的热议!
这位教练表示
自己之前在三亚做健美比赛评委时
亲眼见到过一些健体健美选手
每天在健身房训练4个小时
有的选手还喜欢一天练2次
每次也都练很久
但他们的肌肉维度依然很小这位老外健美教练直言不讳地说
大部分中国健身者的训练时间都太长了
但似乎大家都没怎么发觉
接着他又分析了
为什么训练太久反而肌肉会变小?
主要是因为如果训练时间过长
身体就会进入自主修复状态
而此时你还在继续损伤你的肌肉纤维
这样你就会错过肌肉增长的最佳时间
即“练后合成窗口期”
大概就是开始训练后的“1个小时”
肌肉会进入代谢分解状态
身体就会通过消耗肌肉来功能
你再练其实就是在消耗肌肉
如此一来
肌肉不仅得不到恢复
还会被持续消耗从而越来越小
我们都知道
训练时是破坏损伤原本的肌肉纤维
身体在休息恢复时才长肌肉
所以那些每天一练就是2个小时的人
肌肉很难得到很好的恢复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
练得越多越勤,肌肉反而练不大
每次练的时间太长,可能是造成中国肌肉男普遍围度偏小的原因。我们再通过视频,来听听这位健美教练是怎么说的:这位老铁的分析很快就在健身圈引发热议,小伙伴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过度训练真的不可取,真的!
重点是你得有他们每次训练的强度和效率。
偷懒的理由找到了!
保证训练容量,手机扔包里,一小时足够了。
他说的有点绝对了…他们的重量、组数、休息时间我们是达不到的。包括他们自身对肌肉的募集能力和恢复能力我们也达不到。个人觉得,注重本体感受最重要,保证重量和休息时间正确的前提下,练透、感觉肌肉很难收缩到位就可以了。
不敢苟同,我每次几乎都将近三个小时不还是变大了~
从一周七练到一周三练,代表着单次训练强度的巨大提升,以及训练完之后神经内分泌肌肉极度充分的恢复,这才是增肌。
大家别被他骗了,他是怕我们毛睿超过他。
一些小伙伴想拥有好身材的心”情十分迫切,所以往往会误入训练过度的误区,比如认为练得时间越长越好、每次练完身体越累越好、做动作的难度越大越好、每天都去锻炼更好....其实,上面这些都是不可取的,都会造成训练过度!
@Team zero gravity 通篇一直在强调恢复的重要性,教育我们不必过分延长训练时间,要做时间短、强度高、质量高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思路是十分正确的!但“训练不宜超过1小时”这句话并没有说清楚是以何种训练量和强度,背后也缺乏相关文献支持该说法,让我们难以将它作为参考。
杰夫教练也讨论过“如何安排训练量”,他的训练思路与上面这位教练不谋而合,但更容易被当作参考。即让我们不要盲目的提升训练量!因为这往往容易造成质量的下降以及带来恢复不过来的问题。
他认为提升容量的效果被过分的夸大了,导致人们对它产生了误解。因为仅靠提升容量这一个因素是不足以驱使肌肉增长的,人们还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强度。增肌的根本,其实在于提升强度!
提升容量和提升强度不是一码事,提升容量很简单,人人都能做到,只需要花更多时间,去重复更多的组数和次数。但提升强度就不简单了,它需要缩短组间休息、做到力竭并且需要重复更多的组数和次数。
所以应该让“强度”来决定训练量,可以从做到力竭甚至超越力竭以及缩短休息时间来提升强度。如果在你提升强度后,只能保质保量的完成10组训练了,那就做10组。不要再凑数做没有质量的“垃圾组”,最后影响了恢复、反而会影响增肌效果!
何为训练过度?
由于疲劳的连续积累,而导致机体出现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的训练和比赛。过度训练是一种训练与恢复、运动与运动能力、应激与应激耐受性之间的失衡状态。
根据运动疲劳的程度,过度训练可分为短期过度训练和过度训练综合症。短期过度训练经过1~2周恢复,运动能力能够恢复或超过原来水平。
而过度训练综合症则表现为持续的运动能力、免疫力下降、易感染、持续疲劳,且情绪低落、易烦躁。
很多人每次一健身就容易生病,很可能就是训练过度。所以,如果大家在训练后出现以上症状后就要格外注意了,你可能已经训练过度!
当然,肌肉围度一直长不上去,除了训练过度之外还会有其他因素,例如锻炼方式不对、蛋白质补充不足、睡眠和恢复时间不够等,大家在找原因时还是要对号入座!
这不,近日一位抖音名叫 @team zero gravity 的职业健美教练因为发了一条小视频而在网上火了!他在视频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来「中国男人普遍练不大的原因」,引发网友的热议!
这位教练表示
自己之前在三亚做健美比赛评委时
亲眼见到过一些健体健美选手
每天在健身房训练4个小时
有的选手还喜欢一天练2次
每次也都练很久
但他们的肌肉维度依然很小这位老外健美教练直言不讳地说
大部分中国健身者的训练时间都太长了
但似乎大家都没怎么发觉
接着他又分析了
为什么训练太久反而肌肉会变小?
主要是因为如果训练时间过长
身体就会进入自主修复状态
而此时你还在继续损伤你的肌肉纤维
这样你就会错过肌肉增长的最佳时间
即“练后合成窗口期”
大概就是开始训练后的“1个小时”
肌肉会进入代谢分解状态
身体就会通过消耗肌肉来功能
你再练其实就是在消耗肌肉
如此一来
肌肉不仅得不到恢复
还会被持续消耗从而越来越小
我们都知道
训练时是破坏损伤原本的肌肉纤维
身体在休息恢复时才长肌肉
所以那些每天一练就是2个小时的人
肌肉很难得到很好的恢复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
练得越多越勤,肌肉反而练不大
每次练的时间太长,可能是造成中国肌肉男普遍围度偏小的原因。我们再通过视频,来听听这位健美教练是怎么说的:这位老铁的分析很快就在健身圈引发热议,小伙伴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过度训练真的不可取,真的!
重点是你得有他们每次训练的强度和效率。
偷懒的理由找到了!
保证训练容量,手机扔包里,一小时足够了。
他说的有点绝对了…他们的重量、组数、休息时间我们是达不到的。包括他们自身对肌肉的募集能力和恢复能力我们也达不到。个人觉得,注重本体感受最重要,保证重量和休息时间正确的前提下,练透、感觉肌肉很难收缩到位就可以了。
不敢苟同,我每次几乎都将近三个小时不还是变大了~
从一周七练到一周三练,代表着单次训练强度的巨大提升,以及训练完之后神经内分泌肌肉极度充分的恢复,这才是增肌。
大家别被他骗了,他是怕我们毛睿超过他。
一些小伙伴想拥有好身材的心”情十分迫切,所以往往会误入训练过度的误区,比如认为练得时间越长越好、每次练完身体越累越好、做动作的难度越大越好、每天都去锻炼更好....其实,上面这些都是不可取的,都会造成训练过度!
@Team zero gravity 通篇一直在强调恢复的重要性,教育我们不必过分延长训练时间,要做时间短、强度高、质量高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思路是十分正确的!但“训练不宜超过1小时”这句话并没有说清楚是以何种训练量和强度,背后也缺乏相关文献支持该说法,让我们难以将它作为参考。
杰夫教练也讨论过“如何安排训练量”,他的训练思路与上面这位教练不谋而合,但更容易被当作参考。即让我们不要盲目的提升训练量!因为这往往容易造成质量的下降以及带来恢复不过来的问题。
他认为提升容量的效果被过分的夸大了,导致人们对它产生了误解。因为仅靠提升容量这一个因素是不足以驱使肌肉增长的,人们还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强度。增肌的根本,其实在于提升强度!
提升容量和提升强度不是一码事,提升容量很简单,人人都能做到,只需要花更多时间,去重复更多的组数和次数。但提升强度就不简单了,它需要缩短组间休息、做到力竭并且需要重复更多的组数和次数。
所以应该让“强度”来决定训练量,可以从做到力竭甚至超越力竭以及缩短休息时间来提升强度。如果在你提升强度后,只能保质保量的完成10组训练了,那就做10组。不要再凑数做没有质量的“垃圾组”,最后影响了恢复、反而会影响增肌效果!
何为训练过度?
由于疲劳的连续积累,而导致机体出现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的训练和比赛。过度训练是一种训练与恢复、运动与运动能力、应激与应激耐受性之间的失衡状态。
根据运动疲劳的程度,过度训练可分为短期过度训练和过度训练综合症。短期过度训练经过1~2周恢复,运动能力能够恢复或超过原来水平。
而过度训练综合症则表现为持续的运动能力、免疫力下降、易感染、持续疲劳,且情绪低落、易烦躁。
很多人每次一健身就容易生病,很可能就是训练过度。所以,如果大家在训练后出现以上症状后就要格外注意了,你可能已经训练过度!
当然,肌肉围度一直长不上去,除了训练过度之外还会有其他因素,例如锻炼方式不对、蛋白质补充不足、睡眠和恢复时间不够等,大家在找原因时还是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