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怀旧吧 关注:3,361贴子:40,756

回复:细数南京东路变化5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网络照片:上世纪80年代宝大参行、宝成银楼-信大祥绸布庄遗址情况;南京东路龙泉园路周围情形。
剪辑的网络照片:宝成银楼的字号最早于清代开设于上海老城厢,先后有大东门的“宝成”,小东门的“宝成新记”,西门的“凤记宝成”,规模较小。民国以后在南京路614号开“宝成裕记”,在法大马路(今金陵路)有“宝成公记”银楼,“公记”特别擅长制作各种类型的大小器物。
网络照片:南京东路614号信大祥绸布庄。1929年,“协大祥”孙琢璋为挤垮“宝大祥”,出资让其学生丁大富在方浜东路87—91号开设信大祥布店。开始营业没有起色。1938年8月,丁大富在丁方镇建议下,把信大祥搬到南京路614号原宝成银楼旧址。从此业务开始转盛。到上世纪40年代,信大祥的营业额已赶上了协大祥和宝大祥。“三大祥”在上海滩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1956年“信大祥”迁往兰州。原址现为上海市第一医药商店。照片为信大祥公私合营挂牌;店员谭国谟、孙振祥两人被任为该店副主任,店员们都热烈地向他们祝贺。

孔夫子网资料,信大祥绸布庄实物。
南京东路616号上海市第一医药商店(曾经列入黄浦区大特老商店)
建于1953年11月12日南京东路627号新永安大楼,原名中国医药公司上海分公司第一门市部,是上海第一家国营综合性医药商店,零售为主,批零兼营。1956年8月,改为中国医药公司上海市公司第一商店。同年至1964年,设立特种药品专柜,主要经营国外新药。还专辟外宾接待室,为外宾、侨胞服务。1957年秋,第一商店将妇幼用品柜改为避孕药具专柜。1958年8月,设“国药专柜”。1959年11月25日改今名。

网络照片:南京东路616号上海市第一医药商店(曾经列入黄浦区大特老商店)。建于1953年11月12日南京东路627号新永安大楼,原名中国医药公司上海分公司第一门市部,是上海第一家国营综合性医药商店,零售为主,批零兼营。1956年8月,改为中国医药公司上海市公司第一商店。同年至1964年,设立特种药品专柜,主要经营国外新药。还专辟外宾接待室,为外宾、侨胞服务。1957年秋,第一商店将妇幼用品柜改为避孕药具专柜。1958年8月,设“国药专柜”。1959年11月25日改今名。

7788网:南京东路627号上海市第一医药商店时实物。那时。人称其是医药公司。

1978年9月3日,第一医药商店由南京东路627号迁南京东路616号,即由左大楼迁到右大楼。1991年,右大楼拆屋重建,新楼于1992年11月8日营业。


IP属地:上海21楼2019-12-05 19:03
回复

    南京东路630号三阳南货店/南京东路636号沈大成糕团点心店(曾经列入黄浦区大特老商店)
    三阳南货店,1860年由唐姓老板在老西门之内开设,主要经营宁、绍地区和浙江一带的土特产食品,很快就发展成八位股东的大店铺。1870年迁南京路。根据宁波人的风俗,“春酥、夏糕、秋饼、冬糖”四季食品轮番应市,蜚声四方。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原“三阳”的老板迁徙香港,在港岛的铜锣湾也开了一家三阳南货店。
    沈大成由沈阿金于1880年创办(取《上海地方志》的记载),在湖北路福州路口建沈大成粥店,1924年迁今址,改今名。意为集点心与风味小吃之大成,故名为沈大成。其糕团享有盛名。饮食部的宴席点心,口碑甚佳。是上海少有的排队购买的商店之一。

    网络照片:1935年之三阳南货店和沈大成糕团点心店
    “三阳”处于洋快餐包围中
    沈大成二楼饮食部

    南京东路龙泉园路俯瞰:上海绸缎商店、上海市第一医药商店和对面的605号上海玻璃仪器商店。
    -------- 第五集完 -------


    IP属地:上海22楼2019-12-05 20: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