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学(学科教学)考研经验详谈
我参加的是2017年12月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的是北师大的学科教学思政。最后结果请看下图吧!
333学科教学要考的内容有4本书:《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 其中《教育学》有400+页,《中国教育史》有500+页,《外国教育史》400+页,《教育心理学》600+页。
以上就是333教育学考研的官方参考书(考333的院校几乎要求的都是这些内容,当然个别有例外)。大家看到后是不是头很大?其实,在图片上是体会不到感觉得!当你把书买回来后,亲自背一个星期的时候,你就会放弃考研的,你会觉得这是哪个**写的书。大家不要怕,这四本书是不需要的买的,当然更不要看啦!!!就问问大家,这四本书你能看完吗?就算你看完了,那该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啊!重点是你看完后你能记住么?要知道考研比高考更讲究方法、更讲究应试技巧。
其实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写了一本《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这本书。这本书净化了,对就是净化了以上四本书,它只有一元硬币的一半的厚度。 但是问题又来了当大家把这本书买回来之后,静下心来背的时候,又会发现也不太适合应试。因为书里面的废话也是太多,毕竟这个本书是高校的老学究编写的,没错就是以上四本书的作者。简言之,就是不适合我们复习背诵记忆。
市面上发有徐影编写的一本应试解析《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这本书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使用,符合考研应试需要。当然我在备考333的过程中也是买了这本书。这本书的厚度和一元的硬币差不多。 然而我在使用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还是太厚,有些知识点不考,有些知识点总结的琐碎,也不容易背诵。
在我边复习边背书的时候,我自己总结了一本笔记,克服了以上资料的弊端(此处恰饭了),背起来更容易。(有需要的话QQ联系我:230 4165 219)
下面和大家介绍一下我是怎么备考333的,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问问我是如何备考其他三科的。
我是从3月份开始复习的。拿到笔记后一定要做好背诵计划。我的自己的计划是这样的:
第一轮的复习方法:该本笔记大约40章。按照顺序背,每天背2章,如第一天上午背了《教育学原理》的第一、二章,下午要进行复习回顾;第二天上午被《教育学原理》的第三、四章,下午复习回顾。一本笔记按照这样的顺序过一遍大概需要20—25天。这大概是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完后,进入第二轮复习,我采用了新的背诵方法:
第一天上午:背《教育学原理》的第1章、《中国教育史》的第1章、《外国教育史》的第1章、《教育心理学的》的第1章。第二天上午:背《教育学原理》的第2章、《中国教育史》的第2章、《外国教育史》的第2章、《教育心理学的》的第2章;下午回顾背诵:《教育学原理》的第1章、《中国教育史》的第1章、《外国教育史》的第1章、《教育心理学的》的第1章。第三天上午:背背《教育学原理》的第3章、《中国教育史》的第3章、《外国教育史》的第3章、《教育心理学的》的第3章;下午回顾背诵背《教育学原理》的第2章、《中国教育史》的第2章、《外国教育史》的第2章、《教育心理学的》的第2章。按照这样的节奏和规律,对该笔记进行“轮番轰炸”,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0—15天。
第二轮复习结束后,进入第三轮复习:第三轮复习继续重复第二轮复习的步骤。此时要采用以下方法——“正字法”。具体看下图呀!
把该本笔记的每一单元的单元名称写到A4纸上,一共40个单元标题。以“画正字”的技巧来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自己在心里明白自己背了多少遍了,而且看到A4纸上的“正”字越来越多,会有一种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对自己接下来的复习帮助很大。按照“画正字”的方法背诵,当你发现每个单元后面有2个半“正”字的时候(也就是每个单元背诵了10+遍以上,整本书背诵了10+遍以上)你就会发现,“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发生在你身上了。按照一个周期大概10—15天,那么背10+遍,就需要150天左右。所以大家一定坚持住啊。
注:这只是我的复习背诵方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大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出自己的一套背诵方法,当然也并不一定每个人都需要背10+遍的。特别提醒大家,当大家一定养成在闭目回忆的习惯,试图回忆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法,刚刚使用的时候很痛图,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坚持一个多星期,甚至更久,你会养成这个习惯的。不要问我本科是哪里的,我本科很普通的,都不好意思说。大家要相信自己呀!





我参加的是2017年12月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的是北师大的学科教学思政。最后结果请看下图吧!
333学科教学要考的内容有4本书:《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 其中《教育学》有400+页,《中国教育史》有500+页,《外国教育史》400+页,《教育心理学》600+页。
以上就是333教育学考研的官方参考书(考333的院校几乎要求的都是这些内容,当然个别有例外)。大家看到后是不是头很大?其实,在图片上是体会不到感觉得!当你把书买回来后,亲自背一个星期的时候,你就会放弃考研的,你会觉得这是哪个**写的书。大家不要怕,这四本书是不需要的买的,当然更不要看啦!!!就问问大家,这四本书你能看完吗?就算你看完了,那该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啊!重点是你看完后你能记住么?要知道考研比高考更讲究方法、更讲究应试技巧。
其实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写了一本《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这本书。这本书净化了,对就是净化了以上四本书,它只有一元硬币的一半的厚度。 但是问题又来了当大家把这本书买回来之后,静下心来背的时候,又会发现也不太适合应试。因为书里面的废话也是太多,毕竟这个本书是高校的老学究编写的,没错就是以上四本书的作者。简言之,就是不适合我们复习背诵记忆。
市面上发有徐影编写的一本应试解析《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这本书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使用,符合考研应试需要。当然我在备考333的过程中也是买了这本书。这本书的厚度和一元的硬币差不多。 然而我在使用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还是太厚,有些知识点不考,有些知识点总结的琐碎,也不容易背诵。
在我边复习边背书的时候,我自己总结了一本笔记,克服了以上资料的弊端(此处恰饭了),背起来更容易。(有需要的话QQ联系我:230 4165 219)
下面和大家介绍一下我是怎么备考333的,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问问我是如何备考其他三科的。
我是从3月份开始复习的。拿到笔记后一定要做好背诵计划。我的自己的计划是这样的:
第一轮的复习方法:该本笔记大约40章。按照顺序背,每天背2章,如第一天上午背了《教育学原理》的第一、二章,下午要进行复习回顾;第二天上午被《教育学原理》的第三、四章,下午复习回顾。一本笔记按照这样的顺序过一遍大概需要20—25天。这大概是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完后,进入第二轮复习,我采用了新的背诵方法:
第一天上午:背《教育学原理》的第1章、《中国教育史》的第1章、《外国教育史》的第1章、《教育心理学的》的第1章。第二天上午:背《教育学原理》的第2章、《中国教育史》的第2章、《外国教育史》的第2章、《教育心理学的》的第2章;下午回顾背诵:《教育学原理》的第1章、《中国教育史》的第1章、《外国教育史》的第1章、《教育心理学的》的第1章。第三天上午:背背《教育学原理》的第3章、《中国教育史》的第3章、《外国教育史》的第3章、《教育心理学的》的第3章;下午回顾背诵背《教育学原理》的第2章、《中国教育史》的第2章、《外国教育史》的第2章、《教育心理学的》的第2章。按照这样的节奏和规律,对该笔记进行“轮番轰炸”,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0—15天。
第二轮复习结束后,进入第三轮复习:第三轮复习继续重复第二轮复习的步骤。此时要采用以下方法——“正字法”。具体看下图呀!
把该本笔记的每一单元的单元名称写到A4纸上,一共40个单元标题。以“画正字”的技巧来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自己在心里明白自己背了多少遍了,而且看到A4纸上的“正”字越来越多,会有一种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对自己接下来的复习帮助很大。按照“画正字”的方法背诵,当你发现每个单元后面有2个半“正”字的时候(也就是每个单元背诵了10+遍以上,整本书背诵了10+遍以上)你就会发现,“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发生在你身上了。按照一个周期大概10—15天,那么背10+遍,就需要150天左右。所以大家一定坚持住啊。
注:这只是我的复习背诵方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大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出自己的一套背诵方法,当然也并不一定每个人都需要背10+遍的。特别提醒大家,当大家一定养成在闭目回忆的习惯,试图回忆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法,刚刚使用的时候很痛图,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坚持一个多星期,甚至更久,你会养成这个习惯的。不要问我本科是哪里的,我本科很普通的,都不好意思说。大家要相信自己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