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吧 关注:1,407,090贴子:22,910,290
  • 5回复贴,共1
什么是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的投机商人“发明”的金融诈骗。承诺高额的投资回报,吸引投资者入局,用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去兑现前一个投资者的高额投资回报,因为眼见为实的高额回报,越来越多人投资者投入进来,等到足够多人入局的时候,携款潜逃,千万人倾家荡产。
为什么说房价从一场庞氏骗局开始?
自2016年以来,全国各地的房价疯狂上涨,短短两年时间有部分地区的房价甚至翻了好几番。可以用数字量化以下,购买100平的房子,房价6000元/m2,总价60万,后房价上涨到2万元/m2,总价上涨到200万,短短1年时间,房价上涨140万,投资回报率超200%。银行存款利率不超过5%,投资理财收益率超20%已经是相对很好的投资了,投资房产无可厚非的成为了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产品。你身边一定有很多人因为房价的上涨,积累了很多财富,看到身边的人尝到了投资房产的甜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了进来,就这样新进来的投资者一个个成为上一轮投资者的接盘侠,看到上一轮投资者享受到了高额的回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庞氏骗局开始
庞氏骗局的中间发生了什么?
拍卖场上的较量
庞氏骗局开始,越来越多的入局者此时进入了一个巨大的拍卖场,标的物是房子,A出30万,B出40万,C出50万,经过n轮叫价,aaa出100万...,拍卖还在持续。假设当天最终成交价是120万。第二天新一轮拍卖开始,同样经过n轮叫价,这次成交价是200万,旁观者发现越等房价涨的越高,也纷纷加入了进来,叫价越来越高,房价越涨越猛,这时候买房已经不在是为了住,而是为了卖掉,房价一度被拍出了500万。
故事的结尾:同样从庞氏骗局结束?
拍卖场下的动荡
投资者A 最终花了500万买了一栋房子,回来发现筹集不到足够的欠款付钱,降价别处的房子筹款,房价开始从当前的水准价下跌,房价下跌的信号释放,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房价下跌了,纷纷抛售房产,房价进一步下跌。
投资者B 同样最终花了500万买了一栋房子回家,朋友告诉他,现在市场又新来了一家开发商卖的房子很低,相同地段300万就能买一栋房子,物美价廉,刚需的住房者都去买300万的房子了,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发现这里市场好,纷纷投资这里,房价变成200万,150万,投资者B的房子无人问津。
投资者C 同样花了500万买了一栋房子,回到家里,朋友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你别当你今天去买了个房子,把拍卖的标的物换成一只猪,在拍卖的时候,大家不断出价,最终你500万买下,大家一哄而散,只给你留下了一只500万的猪,此刻你觉得你买的值么?
就这样,房价开始下跌,泡沫破裂
这就是为什么房价始于一场庞氏骗局、终于一场庞氏骗局。


1楼2019-11-14 15:14回复
    举个例子,1990-2000年,广义货币M2增加了8倍,用CPI衡量的物价,上涨了101%。
    从2001年至2018年末,18年的时间里,M2增加了11.5倍,但CPI上涨不足50%。
    为什么这18年里,M2增速又提高了不少,我们却感受不到物价有多大变化呢?即便包含人力成本的餐饮、维修、家政之类的工作更值钱了,但电子产品、规模化生产的流水线产品,反而实实在在的降价了。
    原因在于,住房市场化后,多出来的钱,都流入到了房地产当中,不动产的“估值”持续上升。
    但是,这种长期且大力度的流入是不可能持续的。
    一方面是货币增速在变慢,最近两年M2增速已经低于8%,连以前的零头都赶不上。
    另一方面是房地产金融体系大幅收紧,10月份的房贷利率政策变化,直接把1年期LPR和5年期LPR隔离开来,短期LPR利率下降,引导资金往实体经济流入,代表长期房贷的5年期LPR依然高企,货币流入楼市的意愿和速度都会大打折扣。
    关于这个问题,有经济学家为刚需族指明了方向。

    11月11日,中泰证券经济学家李迅雷发文指出,所谓“房价走平即亏钱”,大意是考虑到资金成本、物业费、税费等持有成本,如果未来房价涨幅较小或者走平的话,持有房产都是亏钱的。
    李迅雷认为,过去涨价多的时候,大家都去买房,但房价涨得慢、涨得少了呢?今年以来房价走平甚至下跌的城市越来越多,这种情况持续久了以后,大家的预期会发生变化,需求也会起变化。
    笔者觉得,对首套房刚需来说,要了解未来10年“持有房产可能亏钱”的事实之后,再考虑2020年是否买房,只要是基于自住、工作需要,家庭财力也完全能承担得起,买房当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买房会不会后悔,董明珠此前也用一句话说清。
    她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表示,“其实现在年轻人他要结婚,要生孩子嘛,你说他本来就想搞个科研,但是找了个对象愁死了,房子也没有,他的精力首先就拿掉了一半,他不可能用心去做科研。一人一套房,我逐步做到每个工人都有一人一套房。尤其是住房问题,这不只是基本的民生,更是在社会上的一种尊严”。

    董明珠这句“一人一套房,社会上的一种尊严”,道出了房地产市场的本质:居者有其屋。
    从集体土地入市扫清障碍,到北京共有产权房大规模试点,从租赁市场体量大幅增加,到深圳推出年涨幅不超5%的精装修公寓,从租售并举到多渠道的土地供应,从房贷利率参考LPR到房地产融资体系收紧,现在房地产市场正在做的事,就是要实现董明珠所说的“一人一套房”,让每个人都能住有所居。
    也许这套房子的产权不是你的,但你在这里居住,在这个城市扎根,可以享受稳定的居住环境,以及与有房族完全一致的教育、医疗条件,未来10年,我们都是见证者。


    3楼2019-11-14 15:35
    回复
      2025-11-10 16:28: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经常挨打和从未挨打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时间:2019-11-08 22:46:53来源:小鱼奶爸日记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所有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是将来能出人头地、过上好生活。
      但往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不听话的时候。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家长,会选择暴力方式惩罚孩子,而有些家长则完全不提倡体罚,认为教育孩子需要爱和包容心。
      棍棒底下出孝子or讲道理
      老李因为这事没少和老婆吵架,他6岁的儿子小唯简直就是个“混世魔王”。用老李的话来说,叫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比如把衣柜里的衣服全搬出来扔得满地都是,把洗衣粉倒进鱼缸里喂鱼,甚至还把妈妈给他做的早餐吐在楼下的花坛里。
      件件桩桩,每次都让老李气不打一处来。但妻子一直告诉他不能打孩子,即便有什么不满也要讲道理。
      就这样,对孩子那些不算太严重的错误,老李都只是睁只眼闭只眼,假装没看见。只有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才会大声批评几句。

      可昨天老李发现,自己从古玩市场淘的一个陶瓷瓶子,本来好好地陈列在客厅的柜子上,竟然被小唯给打碎了。当时他就怒火中烧,直接抄起旁边的晾衣架,就狠狠地抽了几下孩子。
      哭声瞬间就把正在厨房做饭的妻子引过来了,着急地上去就抱着孩子,冲老李大喊:“不管怎么样,你也不应该动粗啊!”
      老李是既生气又委屈,想自己从小犯错就被打,才不至于长歪。怎么现在的孩子,连揍都不能揍一下呢?妻子这样真让他担心慈母多败儿。
      其实,关于该不该打孩子这个话题一直存在争议。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就该打才能让他知道什么是底线。也有很多家长认为,打孩子是最无能的一种表现,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让孩子受伤。
      实际上,经常挨打的孩子和从未挨打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真的不是一般大。
      这两类孩子差在什么地方?
      1)承受能力
      社会给家长们带来的沉重压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馈到孩子身上。
      为了让孩子以后拥有更好的生活,学习上真是一刻也松懈不得,周末放假还要在各个补课班、兴趣班之间轮轴转。因而,如今孩子选择自杀的消息也越来越多。

      相对来说,在承受压力方面,经常挨打的孩子要比那些从未被打过的孩子更好一些。
      由于从小一直生活在父母温和的教育里,因而长大后,一旦碰见不公平对待,就容易一蹶不振。
      2)性格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将会持续一生,并埋藏在他们的潜意识中。
      如果孩子一犯错,父母就习惯性用暴力解决,这种方式也会深深烙印在孩子心里。当他长大后组建自己的家庭,遇见孩子犯错或不顺心的事情,也会下意识采用暴力方式。
      而那些从未挨过打的孩子,在性格方面会更加平和一些,因而今后的家庭生活也可能更幸福。
      究竟能不能打孩子?
      这一直是个争议不下的话题。实际上,每个孩子天生的性格气质不一样,不能用同样的教育方式对待。
      对于那些天生就比较调皮,做事总是触犯底线和原则,而且屡教不听的孩子,父母可以适当采取棍棒教育。但事后一定要告诉孩子他究竟错在哪里,以及父母希望他如何改正。
      也就是说,打孩子只是一种方式,根本目的还是用爱和教育去引导。

      当然,棍棒教育要尽量少用,在孩子犯的错不那么严重的情况下,父母还是要采用耐心+共情的教育方式。
      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也要逐渐减少棍棒教育。尤其到青春期,就要以和孩子耐心沟通为主,不要再动粗,以免招致逆反心理。
      还是那句话,对待什么样的孩子就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不提倡棍棒教育,但在孩子犯大错时可以适当使用。
      毕竟世界上没有某一种完全正确的教育方式,只有适不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4楼2019-11-14 15:54
      回复
        现在的房价已经和市场没有关系了,不是你想降就 能降的


        5楼2019-11-14 16:04
        回复
          你的见解让人很容易接受,你很棒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11-14 18:31
          回复
            把全部身家投到房子上,不去如投到孩子的教育上…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11-15 08: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