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吧 关注:726,461贴子:9,665,780
  • 2回复贴,共1

传统文化之“大数据”生态圈(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象数
作者丨极炁
在远古时代,古人的劳动生产力低下,农事耕作及劳役之类都需要借助一种经过驯化的动物——大象。大象成为了古人生活的一部分,并逐渐延伸到作为符号或图腾被古人用于观象、制器、祭祀与崇拜。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异,大象逐渐减少,但古人只要看到大象的残骸都不由自主地“想”起大“象”的“形”。
至此,传统文化之“象”思维应时而生。
古人的劳动生产离不开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为了记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一昼一夜,古人通过数自己双手的10个手指,再临摹某些动植物、自然现象或生产工具的“形”,创造出十个象形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为了记录每次月相的圆缺晦明变化周期对地面物候产生的影响,又创造出另外十二个象形符号: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由于记录“日”数的十天干与记录“月”序的十二地支经常出现混用,古人遂将标记数列的“天干”与标记数序的“地支”依次两两搭配,循环反复,组成了“六十甲子”数集。
至此,传统文化之“数”思维应时而起。


1楼2019-11-12 17:09回复
    大数据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1-17 12:12
    回复
      2025-08-01 16:48: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象”可以生“数”,“数”的变化也可以产生“象”,象数互藏。如果说象思维是根据观“象“而产生的思维关联,可以使人通过“象”了解到其背后更加丰富的内容,那么”数“思维的运用则使得这些丰富的内容得以引申及更方便的记录和传播。


      3楼2019-11-17 18:41
      回复